APP下载

寰枢关节间隙在颈性眩晕预测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26蔡耿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5期

蔡耿辉

【摘要】 目的:对寰枢关节间隙在颈性眩晕症状预测评估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存在颈性眩晕症状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三维CT对两组患者的寰枢关节间隙进行测量,并评估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对两组患者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寰齿前间隙与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寰枢关节间隙和颈性眩晕症状的相关性,并作相应的功能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寰齿前间隙与对照组患者寰齿前间隙对比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寰齿前间隙为(1.98±0.41)、(1.03±0.39)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8,P=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分别为(0.97±0.03)、(0.66±0.02)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1,P=0.000);经相关性分析得出,寰齿前间隙、双侧齿突侧块间隙差值与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各指标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颈性眩晕症状所有发病因素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患者的寰枢关节病变,其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存在,可作为预测指标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与治疗。

【关键词】 寰枢关节间隙; 颈性眩晕; 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 寰齿前间隙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5.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5-0031-02

眩晕、平衡失调及颈部疼痛是颈源性眩晕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1-3]。这是因为患者的颈部出现异常传入神经活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空间定位及共济失调等非特异性感觉障碍[4-8]。现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存在颈性眩晕症状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利用64排CT对颈性眩晕患者的双侧寰枢关节间隙进行平面重建与研究,分析寰枢关节间隙和颈性眩晕症状的相关性,并作相应的功能评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存在颈性眩晕症状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35岁,平均(44.51±4.29)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最大的

55岁,最小的35岁,平均(45.01±3.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颈肩痛、眩晕、头痛症状及生活心理、工作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定,测量患者寰枢关节间隙。具体方法为:患者采取平卧位,使患者的头部矢状面垂直于扫描床,患者的两外眦线平行于扫描平面,患者的齿状突垂直于扫描线,利用64排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连续扫描,层厚的具体设置为0.6 mm,并对CT平扫的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在经重建后得到的寰枢关节矢状面图像、冠状面图像与横断面图像上同时确定寰枢关节面中点的位置;在矢状面图像上对患者寰齿前间隙进行测量,在横断面上对患者的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进行测量,计算出患者双侧齿突侧块间隙的差值。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3周的血供改善治疗,具体方式为5 mg的盐酸氟桂利嗪片口服,1次/d。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寰齿前间隙、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与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进行对比;(2)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寰齿前间隙与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变化进行对比;(3)根据30分钟法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9],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有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于SPSS 19.0进行总汇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寰齿前间隙、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与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寰齿前间隙与对照组患者寰齿前间隙对比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差异经计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寰齿前间隙与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变化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寰齿前间隙为(1.98±0.41)、(1.03±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8,P=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分别为(0.97±0.03)、(0.66±0.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1,P=0.000)。

2.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颈肩痛、头痛症状与生活工作心理、转颈试验阳性及社会适应能力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顯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寰齿前间隙、双侧齿突侧块间隙差值与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得出,寰齿前间隙、双侧齿突侧块间隙差值与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各指标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455、0.828、0.577、0.455,P<0.05)。endprint

3 讨论

寰枢关节处是患者椎动脉闭塞状况发生的常见位置[10]。曾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改变其寰枢关节位置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颈肩痛与疼痛等临床症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超过90%[11]。当正常人头部旋转时,寰枢椎两侧的横突孔间距应呈非对称性增加[12]。当寰枕段椎动脉穿行部位的软组织发生头大、小直肌现象时,头上斜肌和下斜肌围成的枕下三角及寰枕后膜等会因为无菌性炎症出现水肿、痉挛、粘连等并发症,促使椎动脉受到刺激,进而发生反射性痉挛;或者当寰枢椎出现移位导致一侧椎动脉受到挤压、扭曲,这时该侧血流量会有所减少,当患者头部向健侧旋转时,代偿会有所不足,这些都是导致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的主要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寰齿前间隙为(1.98±0.41)mm,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为(0.97±0.03)mm,对照组患者寰齿前间隙(1.67±0.39)mm,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为(0.61±0.05)m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颈肩痛、头痛症状与生活工作心理、转颈试验阳性及社会适应能力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寰齿前间隙与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t=0.544,P=0.589;t=0.250,P=0.804);经过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患者寰齿前间隙、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和颈性眩晕及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这说明颈性眩晕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如眩晕、颈肩痛与头痛等与患者寰枢关节间隙的异常关系密切,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为其寰枢关节的局部退变与生物力学改变。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与寰齿前间隙是作为判断寰枢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曾有学者做出研究,对正常人的寰齿前间隙进行放射学测量,测量的结果发现正常人寰齿前间隙通常<3 mm,但仍有部分人在3~4 mm,并提出当成人寰齿前间隙在2 mm以上为寰横韧带损伤但完整,当寰齿前间隙在3 mm以上时可能为寰枢关节不稳,但是也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确诊。根据此次研究发现,颈性眩晕患者发生眩晕、颈肩痛、头痛等与寰枢关节间隙的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导致患者发生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寰枢关节局部的退变及生物力学的改变。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症状所有发病因素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患者的寰枢关节病变,其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存在,可作为预测指标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与治疗。

参考文献

[1]范志勇,田宁,张志坚,等.辨证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120例[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0):66-67.

[2]范德辉,林锦坤,张振宁,等.腹针疗法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J].中医正骨,2014,17(4):19-22.

[3]李里,谭朝坚,黄艾,等.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2013,28(2):134-135.

[4]吴锐彬,王伟,林镇树,等.手法整复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23(1):40-43.

[5]卢群,张成,刘松林,等.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149-150.

[6]谢增华,谢朝艳,陈强,等.寰枢关节间隙在颈性眩晕预测评估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9):2927-2930.

[7]马宵宵,杜奋飞,卢惠芳,等.麦肯基疗法结合PNF技术治疗寰枢关节错乱所致颈性眩晕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02-103.

[8]王永虎,魏永康.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7(10):95-96.

[9]李永超,彭宝淦.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3):250-253.

[10]范炳华,许丽,林敏,等.椎基底动脉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椎动脉寰枕段形态学改变的观察[J].中国骨伤,2015,28(1):39-42.

[11]左金良,韩建龙,邱思强,等.颈性眩晕的临床分型及治疗[J].山东医药,2016,56(2):后插2.

[12]何阿祥,谢栋,蔡晓敏,等.伴颈性眩晕颈椎病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1):1927-1931.

(收稿日期:2017-08-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