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小学生积极心理引导

2018-01-19王明晶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引导小学

王明晶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较多的共性交叉,比如以情为导引,比如以境为载体,比如以情节为渠道——所以,在教学中渗透对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教育,语文学科有着先天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必然就是语文教师教学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语文 小学 积极心理 引导

积极心理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素养,对它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落实到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身上——其中,因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着心理教育的天然优势,比如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生特征,比如它的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理念,以及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情感思想,都是既可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又同时发展其精神品质的内容。此外,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情感引导、情境构建、交流思想、情绪抒发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潜在的影响也是自然会发生的——所以说,语文教学是渗透积极心理引导的优质平台——但,也需要注意,要想实现对小学生积极心理的有效引导,并不能随机、随意操作,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策略,并有意、有质地落实。

一、围绕教学内容渗透积极心理引导

教材、阅读文本是语文教学最便利的施教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到处去挖掘心理教育的资源——立足于教学本身,从教材中、从学生课外阅读的本文中找到心理引导的发力点,要比其他途径要方便得多。而且结合了教学内容的渗透,与语文教学的节奏合拍,不影响学科教学进度,是一举两得的策略。

比如学习《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这首“离别”的伤感诗歌中,挖掘出积极的、阳光的心理基因来引导学生建立开放的视野和豁达的胸怀。在讲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两个朋友一旦分开,有时候就是一生的别离,但作者却说:只要有你这个朋友在,无论多远,我们的心还是像邻居一样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豁达”“乐观”“珍惜友情”……“对,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是应该这样,面对不如意,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放开视角,用开阔的胸怀去包容它,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呢?”

二、灵活捕捉契机实现积极心理渗透

现在的语文教学与以往不同,大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使用较开放的、灵动的教学形态。学生们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得到了更多体现自我、个性发挥的空间。比如在课堂上师生或生生间的互动,比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探究式学习,比如情境表演、游戏等学习形式,这些开放的学习形式,与传统的模板式教学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教师课前预设不同的现象——这也正是教师所要追求的学习情态。

在学生自由发挥的时候,总会有些“意外”的思想、观点、行为出现在课堂上,这些“意外”有一些就可能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契机,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即时捕捉这些契机并适时加以利用,实现积极心理渗透教育。比如,在学习《窃读记》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讨论,听到有位学生对同学说“要是我,就把这本书藏到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里,就卖不出去,成了‘我的了”。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一个新的话题讨论,“你们说,花池中有一朵花,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摘回家去看?”“不行,老师,那花就死了,而且别人也看不到了,如果大家都摘花,那春天就没了。”“那我们对待一本书,是不是也应该这样——与大家共享知识,才会有满园春色?”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积极心理

语文教学可以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放性、趣味性、自主性和体验性,它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们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平台。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我們很容易将积极心理引导的内容融入其中。教师要重视语文活动对积极引导的渗透价值,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

利用语文活动见缝插针地渗透积极心理引导,形式活泼、针对性强,学生喜闻乐见,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一些语文比赛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要注意团队合作精神、做什么事情都要全身心投入等思想理念。当比赛结束后,总会有一些“失败”的小组变得垂头丧气——这时候,教师又可以借机引导学生们:胜利的一方如何去理智地品尝成功、如何去分享自己的成功,失败的一方又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树立信心——引导胜利的学生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去帮助别人;引导失利的学生奋起直追,去追求进步——比如给学生讲“圯桥三进履”的故事。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引导有着先天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抓住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中可以渗透心理教育的每个契机和着力点,在教学中积极地、有意识地、有策略地去渗透心理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信忠义.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4):41-42.

[2] 农金梅.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教育[J]. 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4).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彪小学)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引导小学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