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治酒渣鼻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8-01-05孔婧妍夏庆梅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辨证论治中医学

孔婧妍 夏庆梅

[摘要]现代医学对酒渣鼻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长期反复治疗,会诱发诸多全身不良反应,中医疗法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现阶段对酒渣鼻证治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临床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详细阐述中医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酒渣鼻

[中图分类号]R758.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10-0164-03

Abstract: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modern medicine on rosacea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long-term repeated treatment will induce many 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s favored by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because of its high safety.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on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rosace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this stage, so there i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efficacy. In this study,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clinical research status of the dialectic treatment of rosacea by TCM, we will elaborate on i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rosacea

酒渣鼻是一種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皮肤病,包括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各个分期之间无明显界限,多合并出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1]。在酒渣鼻患者中,多为中年女性,但是酒渣鼻病情严重者则多为男性。现阶段临床上对酒渣鼻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有学者指出,其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患者受到感染、冷热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发生失调,毛细血管扩张,进而诱发皮损[2]。现代医学对这一类疾病的治疗包括:调整内分泌、纠正胃肠功能、去除病灶、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避免精神刺激,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保证规律的饮食起居,做到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日照,同时对患者实施内服、外用药物及激光治疗等[3-6]。但现代医学对酒渣鼻的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中医疗法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得到了患者的青睐。本文就中医辨证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总结,从酒渣鼻的中医证型辨证及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1 酒渣鼻的中医辨证

酒渣鼻好发于面中部,尤其是鼻部,皮损特点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鼻赘为主要表现。因患者鼻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关于本病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中指出“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有:“劳汗当风,寒薄为渣,郁乃痤”的记载。根据其症状特点,中医又有“鼻赤”、“齇鼻疮”、“肺风”等病名,相当于西医的“酒渣鼻”、“玫瑰痤疮”。临床多数情况下,酒渣鼻轻度红斑期为肺胃有热或热盛生风,疾病发病较急;重度酒渣鼻患者多存在固定性红斑片,中医证候为肝热血瘀;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是鼻赘、皮肤肥厚,这是气滞血瘀、毒邪积盛所致[7]。

1.1 诊断标准:①鼻头或者是鼻两侧呈现红斑丘疹,临床分期共三期,分别为红斑期、丘疹期及鼻赘期,红斑期多呈现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期患者多在潮红的基础上,出现散在米粒大小丘疹或者是掺杂小脓疱,无明显粉刺。鼻赘期为酒渣鼻的晚期,在鼻尖会呈现出结节、肥大增生,表面存在凹凸不平;②在面部,酒渣鼻多出现在鼻尖、两颊部、两眉间、下颌部、鼻唇沟;③面部油脂分泌较多,存在便秘习惯的人群为高发人群;④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呈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增生,或是可以观察到结缔组织、皮脂腺增殖肥大[8]。

1.2 证候分类:①肺胃热盛:肺经阳气偏颇,郁而化热,热与血相搏,入肺窍,鼻会发红。如果患者脾胃有积热,食用辛辣制品,会导生热化火,火热循经熏蒸,使患者出现鼻部潮红,脉络充盈症状。红斑多在鼻尖或者是两翼发生,压之会褪色。治疗多采取清泄肺胃积热的方式;②热毒蕴肤:患者体内湿热内蕴,热毒内蕴,复感毒邪,进而诱发出现热毒蕴肤的症状。热毒蕴肤证多出现在脓疱型患者中,在红斑上存在明显的痤疮样丘疹、脓疱毛细血管发生扩张,有强烈的局部灼热感,患者有便秘、口感症状,多在丘疹期出现。治疗多采取清热解毒凉血治疗;③气滞血瘀:这一症候多因肺胃热盛、热毒蕴肤证发展后期出现,病程迁延,病情久病入络,迁延不愈,造成瘀症出现,或者是风寒客于肌肤,寒凝血瘀,鼻部组织存在明显增生,结节状,舌质略红,毛孔扩大,脉络沉缓,多在鼻赘期出现。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散结的方法。

2 中医辨证论治酒渣鼻

中医治疗酒渣鼻临床报道颇多,就其治疗方法而言可分为中药内服,中药局部外用及针灸治疗几大类。

2.1 中药内服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点,目前普遍认为酒渣鼻的发病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有关,故中药内服治疗多采用清肺泄热、凉血化湿、解毒化痰等治则,组方中运用大量清热解毒、凉血化湿的中药。

葛某[9]曾采用清热祛脂法治疗酒渣鼻,组方为:山栀、黄芩、桑白皮、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半枝莲、生石膏、生山楂、决明子、丹皮、橘叶、葛根、生甘草,以上组方经水煎服,每日1剂,鼻部存在瘙痒的患者,则增加白鲜皮、蝉蜕;若患者存在大便秘结,增加大黄;若皮损浸润肥厚呈现紫红色,则加用红花、桃仁、归尾。酒渣鼻为胃火熏肺,因风寒外束,血瘀凝结造成。患者早期会出现血热症状,晚期会呈现出血瘀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有侧重。在组方中,重用桑白皮、黄芩、山栀、生石膏,达到清肺胃热的效果,辅助应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丹皮、丹参的应用,则是达到清热活血凉血的效果[10]。

郭某[11]将酒渣鼻分成三種证型进行论治:肝胆湿热型:患者多出现心烦多梦、急躁易怒、体态偏胖、大便不畅等临床症状,在饮食上,嗜食辛辣油腻,患者的舌苔红、厚,并且脉弦数。这类患者中的男性多吸烟、喝酒,而女性则多有带下黄稠的临床表现。男性患者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而女性则是中年期的发病率较高。治疗原则:清利肝胆湿热。常用药物有:黄芩、茵陈、败酱草、栀子、生薏苡仁、赤芍药、郁金、川芎、当归、苦参、连翘、桃仁、蒲公英、野菊花、生枇杷叶、土茯苓、蜂房等,需要注意的是,女性不适合长时间应用苦寒清热制品,合并妇科疾病患者,需要增加补肾益气制品,如黄芪、菟丝子、续断、狗脊等;肺胃积热型:该型患者多出现口唇干燥、大便干燥,鼻尖两翼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且毛孔打开,油腻性粉汁可以挤出,面颊散在红色丘疹,患者的舌苔薄黄,舌尖有红刺,并且脉弦细数。患者进食热饮、情绪激动,因此加重红色丘疹,并且丘疹结节突出。治疗原则:养阴清热通腑。常用药物包括:黄芩、生石膏、桑白皮、牡丹皮、制大黄、地骨皮、生地黄、紫花地丁、赤芍药、白花蛇舌草等;阳明火旺,瘀血凝结型:该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鼻尖或者是鼻旁暗红紫色,皮肤肥厚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发生丘疹结节,舌苔厚腻,舌紫黯,脉弦数。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治疗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红花、苍耳子、七叶一枝花、墨旱莲、五灵脂、白茅根、延胡索等,如果患者合并出现乳房胀痛,可增加穿山甲、王不留行、瓜蒌等治疗,合并痛经,加地鳖虫、三棱及莪术。宫某等[12]指出,酒渣鼻是痰热郁肺引起的,在治疗时应当以清泻肺热、祛湿化痰为主,并自拟“凉血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白茅根30g,生石膏30g,车前草30g,生地15g,槐花15g,银花15g,茵陈15g,玄参15g,桑叶10g,黄芩10g,栀子10g,玫瑰花10g,赤芍10g,黄连6g,甘草5g。药物浸泡2~4h,煎熬30min后,取药汁400ml,每天1剂,饭后分两次服用。针对存在脓疮、丘疹的患者,可取药汁外敷患处治疗,连续15d。此类患者喜欢食用辛辣、肥甘厚味,因此造成胃肠内生湿热,阳明与太阴为表里二经,阳明湿热传导至太阴。湿热内伏日久,化为痰热。湿热犯肺,内蕴日久化为痰热。

2.2 中药外治法:该方法多采用具有脱脂、消炎、抗菌、杀虫功效的药物,制成各种外用剂型直接作用于皮损局部,具有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的特点。

林某[13]将30g百部浸泡在20%~70%酒精内,剂量为100ml,持续1~2周,并配制百部醇浸液,采用棉签蘸取百部醇浸液,涂抹在鼻部患处,连续用药15d。研究证实,一般在3~6个疗程后,患者鼻部以及面部皮肤便能够恢复常色。敖某等[14]采用清热燥湿杀虫法对酒渣鼻患者实施治疗,组方为:白矾6g,大黄6g,虎杖6g,雄黄6g,氯霉素1g,芫花1g,甲硝唑1g。首先将四味中药磨成粗粉,加入75%的乙醇,剂量为60ml,浸渍1周后,取上清液,过滤,取药液,加入10ml甘油,加入1g甲硝唑和1g氯霉素,适量蒸馏水,将酒精浓度稀释至50%,每日2~3次外用治疗,这一药物多用于治疗增生患者,外用药物后,局部按摩15~30min,每天2~3次,结果证实该法可显著改善患者局部皮肤状态。

陈某等[15]指出,酒渣鼻的发病病机为肺胃湿热、外感虫毒。湿盛会引起皮脂溢出,热毒虫毒炽盛,炎性丘疹、脓疱,虫毒血瘀凝结会出现肥大增生。芫花、白矾、大黄、虎杖可清热解毒、杀虫敛脂,雄黄可以达到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获得祛脂敛油的作用,能够对皮脂腺分泌进行有效抑制和减轻。雄黄、芫花、白矾能够燥湿杀虫,可对蠕形螨产生较强的杀伤力。大黄具有破瘀滞、泻毒热的效果,可有效收缩血管、抗菌消炎、减轻毛细血管扩张、抑制肥大、软化增生的作用。

2.3 针灸治疗:董某等[16]采用火针配合毫针对酒渣鼻患者实施治疗,取双侧迎香穴、合谷穴、足三里、曲池穴、外关穴、丰隆穴、太冲穴,实施平补平泻手法,取背俞穴及局部阿是穴行火针点刺治疗,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李某等[17]指出,酒渣鼻为肺胃炽热上攻于鼻引起的一种疾病,肺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均会巡行于鼻。因此,采取针刺治疗可疏泄三经郁热,进而达到清热通络的效果。而火针作用于皮损局部,可以借助火力强开外门,以热引热,使郁结之火毒直接外泄,同时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共奏治疗之功。崔某等[18]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酒渣鼻,取患者双侧穴位曲池、列缺、外关、合谷、足三里、太冲、迎香,行毫针泻法,每次留针30min。同时取双侧曲池、足三里,每穴各注射自身静脉血1.5ml,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d,共治疗2个疗程。自身血液注入穴位后,一方面对血液产生特异性刺激,另一方面血液中含有的大量抗体及微量元素等可以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促进局部微循环,增强皮肤营养状态,从而达到治疗酒渣鼻的目的。石某等[19]采用放血疗法对38例气滞血瘀型酒渣鼻患者进行治疗,用三棱针散刺鼻赘区,以皮损局部出现筛状出血点为度,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d,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仅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7.4%。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具有泻热解毒的效果,同时局部取穴,可疏通局部经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皮损局部微循环以达治疗目的。

3 小结

酒渣鼻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等,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中医辨证治疗在酒渣鼻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诸多优势,一般红斑期和部分丘疹脓疱期的损害,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基本消退或明显改善,受到患者的青睐,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足够重视并推广使用。

关于酒渣鼻的病因病机,现阶段尚未明确,可能与精神因素、嗜酒、辛辣食物、内分泌失调、高温以及寒冷刺激、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失调、毛囊蠕形螨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20]。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亦与酒渣鼻的发病具有一定关系。酒渣鼻患者常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且具有与消化性溃疡相似的季节性,可将其看成是内部消化性溃疡的外部皮肤表现。有研究表明酒渣鼻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可达78%,且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及十二指肠的异常改变,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阳性的酒渣鼻患者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1]。这为中医从脾胃论治酒渣鼻提供了新的研究突破口,可据此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此外,本病发生在鼻、面中部区域,破环皮肤正常的色泽与光滑度,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尤其是鼻赘期患者,常会有比较重的精神负担。因此本病除常规治疗外还应考虑患者的情绪,多给予关心,及时开导安慰,使患者尽量保持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刘宁.美容中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38-339.

[2]杨桂兰,郑家润.酒渣鼻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学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38(3):135.

[3]Muto Y,Wang Z,Vanderberghe M,et al.Mast cells are key mediators of cathelicidin-initiated skin inflammation in rosacea[J].J Invest Dermatol,2014,134(11):2728-2736.

[4]Elewski BE,Draelos Z,Dreno B,et al.Rosacea global diversity and optimized outcome: propose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from the Rosacea International Expert Group[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1,25(2):188-200.

[5]何淵民,杨艳,廖勇梅.沙利度胺联合多西环素治疗Ⅰ,Ⅱ期酒渣鼻32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8):877-879.

[6]李佳旺.吡美莫司软膏治疗酒渣鼻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1):71-72.

[7]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5-166.

[8]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7-178.

[9]葛雁.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酒渣鼻83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9-20.

[10]王召昆,张学斌.中医药治疗酒糟鼻5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2):25-26.

[11]郭海涛.酒渣鼻的分型辨治[J].河北中医,2009,31(7):1038.

[12]宫宇红,宫艳.中药治疗酒渣鼻69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33.

[13]林云祥.百部醇浸液外用治酒糟鼻2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3):21.

[14]敖绍勇,吴正平.清热燥湿杀虫法治疗酒渣鼻84例[J].四川中医,2008,26(7):98-99.

[15]陈富祺,李雪莲,郭祖安,等.当归苦参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45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4):325-327.

[16]董玉喜,彭冬青,王秋红.火针配合毫针针刺治疗酒渣鼻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157-158.

[17]李冬梅,赵吉平.浅析曲池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 (6):41-43.

[18]崔春苗,李永峰.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酒渣鼻60例[J].现代中医药,2018,38(1):44-45.

[19]石新荣,原方,史爱华.三棱针刺血疗法治疗鼻赘期酒渣鼻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1,26(5):631-632.

[20]高启发,陈向东.酒渣鼻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783-785.

[21]陈刚,韩海成,李晓莉,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酒渣鼻相关性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0):1366-1367.

[收稿日期]2018-06-08 [修回日期]2018-07-30

编辑/李阳利

猜你喜欢

辨证论治中医学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太极拳预防脑卒中风的效果观察与体会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
语言,当代社会理解和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