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

2017-12-21王清云

速读·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使得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试图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并吸取同行经验,进行审计基础与实务信息化教学研究并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审计基础与实务;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以惊人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了迎合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已呈现出不可逆挡之势,信息化教学模式更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因为学生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审计理论晦涩难懂、传统教学模式呆板等原因,课堂教学常常陷入“难教、难学”的困境,各类课程教学效果评比中,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往往排名靠后。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风险评估、控制测试等能力,而现行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此目标,借助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东风,进行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审计人才的培养,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

二、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工具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存储介质、核算形式及系统内部控制制度随之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由人、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数据与程序等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交互的智能型系统,更有,会计机器人的出现,使会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会计工作所发生的这些变化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审计工作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线索等基本的审计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及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介入审计业务。然而,多数高职院校仍然讲授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这对学生的培养极为不利,也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与审计工作发展对审计人员的需求。因此,改变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就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而言,目前普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技能。因为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通过国家审计部门评审的商品化审计软件,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使用,那么课堂教学内容就是指导学生怎样操作使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编制程序上,要培养学生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开发软件的能力。而实际工作中,学生毕业之后,也极少从事软件编程开发工作,仅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编程的技术和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应定位于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通用审计软件的使用、维护,能通过软件的预留接口对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三、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堂教学基本上没有改变传统的做法,授课方式依然很单一,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很少安排审计信息化案例教学。教师讲课无新意、学生听课无兴趣,更不用谈互动交流了,“教”与“学”严重分离。教学方法和手段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仅是最简单的PPT应用情形,如此教学方法与审计信息化本身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教师应改变单一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寓教于乐的多媒体手段,比如蓝墨云班课等教学平台,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首先对实例作一些启发式的引导提问,然后鼓励学生对报表进行积极的检查,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并尽可能地找出一些错漏弊,形成审计工作底搞;最后教师作总结性指导,使学生得到审计方面实质性的训练。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实计审计的能力。

四、审计基础与实务教师教学能力改革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大多数审计基础与实务的教师目前只是在观念上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不能很好掌握信息技术與课程整合中的新方法,或者不能恰当运用。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在不影响教师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形成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系统培养与长期支持。尤其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使用计算机这个超级强大的工具的能力,比如利用网上强大的文字和计算机软件,编制各类审计工作底搞,收集有关审计综合信息、网上处理数据、网络收发审计资料、远程提取审计对象的数据等,从而做好对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多争取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机会,提高信息化使用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审计基础与实务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不断更新积累,不限于埋头教书搞科研,所以每学期应安排一定时间让教师参与到审计实践中,比如可以参与学校的审计项目,也可以与校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同志一起研究或实践,在实践中积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经验,熟悉审计软件,从而更加有效地驾驭信息课堂。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审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审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拓宽视野,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师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学习,积极营造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招燕.大数据时代高职审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6(12).

[2]王永生.高校审计信息化教学分析与创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2).

[3]刘婷婷.高职《审计基础与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初探[J].管理观察,2017(5).

作者简介:

王清云(1983—),女,湖北襄阳人,硕士,长江职业学院讲师,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2016年度一般项目(2016GB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