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生活元素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2017-10-21范胜荣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

范胜荣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堂与其说是教书,倒不如说是育人,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念。那么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更生动,更有效呢?就要吸纳生活元素,捕捉生活中的德育素材,让课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生活元素;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

小学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就是为了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更融洽地生活、更积极地工作。而这种培养不能靠枯燥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必须根植于学生们的生活之中,生活才是养育学生高尚品格的沃土,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品德教育才能深入内心,才能震撼心灵。

创设生活情境

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就需要老师创造一种引而不发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的状态,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小学品德和生活课堂也在其中,依据这个学科的特点,老师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教材内容生活化,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学习做人。

在《在公共汽车上》一节的教学中,上课,老师导入“大家都坐过公共汽车吗?”简单的生活化的问题,学生们马上回答“坐过。”老师:“同学们知道怎样文明乘车吗,在乘车的过程中,你身上发生过什么事情吗?”学生们积极踊跃,老师一一点名让学生讲述自己乘车中的故事。这个课题导入完全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可以这样说,这不是课堂,这就是学生的生活,有了生活化的情景铺垫,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教材图片,然后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教材中的人物,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做呢?”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每组选派发言同学阐述本小组的看法和想法。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问题,但是如果老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教法不当,把活生生的生活硬要严肃成枯燥的理论说教,那么学生对课堂就会失去兴趣,就达不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形成学生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和行为习惯。

寻找生活素材

品德与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有知识有文化的同时,有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德,爱国、爱家、爱和平。那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很多时候不在教材内容上,而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历史上的重大纪念日,老师一定抓住这些生活素材,挖掘这些素材中的德育内容,贴近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在《李奶奶身上的伤痕》的教学中,老师板书标题,引导学生“李奶奶身上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一处,两处,整整37处,这些刀伤触目惊心,每一条都像一条丑陋的虫子爬在李奶奶的身上,可是大家知道这37处刀伤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们被李奶奶的故事吸引,这时老师播放李奶奶的视频录音,让李奶奶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了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杀戮的同胞,也为了让后世的人们牢记这段历史,国家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接下来老师播放公祭日的视频,渲染气氛,触动学生的心灵。

这段灾难深重的岁月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感觉非常遥远,抓住纪念日的契机,在纪念日的气氛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勿忘国耻教育要比平常更深刻、更有效。

满足生活需求

德育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水中花镜中月,不是虚无缥缈的思想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需求,在小学德育中生活永远是第一性的,老师要把德育内容融合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这些东西就存在于他们的身边,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就会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课堂效率就会相应提高。

在《法律护我成长》的教学中,“同学们谁来保护我们长大,除了爸妈、老师,还有就是我们想不到的法律,法律可不是儿戏,有时爸妈、老师都无能为力了,但是法律却能给你强大的支持与保护,下面我们就给同学们播放一个小故事,看看这个小故事是如何运用法律保护我们的。”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法律原来就在他们身边,就是为了他们服务的,有了这样的思想意识,再引导他们阅读《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都有哪些法律、法規等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了。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谈到法律仿佛就是我们大人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太抽象、太遥远,那么这节课就从学生们的视角出发,让学生们觉得法律时时刻刻都在为他们服务,从而培养学生们知法、懂法、用法的习惯。

吸纳生活元素,就是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置于生动、鲜活的生活之中,让学生们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之中,把无形的品德思想化为有形的自觉行为,并形成长期的、稳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我们的德育教学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黄瑞腾.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J].学园(教育科研).2012(01)

[2]张莉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02)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
试论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微笑着走向语文
让学生微笑着走向语文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生活元素,促进作文共生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解析舞蹈创编中生活元素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