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17-10-18王田涛张德刚卢丙越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王田涛+张德刚+卢丙越等

摘 要:为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该文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红河学院为例,阐述了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当前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时间、革新教学过程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提高《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实验;自主体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31-03

Reform of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rop Production Experiment in Agronomy Specialty

Wang Tiantao1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ong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

Abstract:To cultivate the applied talents,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crop cultivation in cultivating the agronomy students' theory and practice,and improving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rontier minority areas,taking Hongh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study on crop cultivation curriculum for teaching reform,starting from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on cultivation experimen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time,teaching reform and adjustment process and improvement assessment methods,in order to improve crop cultiv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Key words:Crop production experiment;Independent experience;Reform of teaching

作物栽培学实验是既与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门实验课程。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连接作物栽培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桥梁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通过学习本课程,加深学生理解并掌握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提高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外界影响因子的关系,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红河学院农学专业从200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已培养5届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0%以上,肩负着为红河乃至云南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学校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2]。因此为契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仍以传统的“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学生课前提交预习报告—教师实验室内讲解—学生实验室实验—学生课后提交实验报告—教师评阅”的教学模式[3]。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与热情很难被激发,其综合素质也很难得到提高,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走向生产一线后融入缓慢[4]。为提高学生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是先在校内实践基地或校外采集课程所需实验材料,然后在实验室内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实验内容,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因此课程内容主要还是在实验室内完成。这种“拿来主义”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土壤耕作、播种及作物在田间的生长情况、栽培技术、田间管理过程等认识尚浅,造成学生很难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得不到锻炼,容易造成“眼高手低”,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实验课程目的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5]。原有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及学生自身特点,有必要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有1hm2的校内和23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理论及相应实验课程分别独立成一门课程等。同时学校给予一定实践教学改革经费支持,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主讲教师学历高、作物种植经验比较丰富,实施教学改革具備一定条件。endprint

2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校于每学期的第11周组织学生对下一学期课程进行网上选课。因此可以提前知道选课情况(班级及人数等)。根据红河学院农学专业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如表1所示。

表1 红河学院农学专业2013版《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型 基础性 综合性 设计性 1 农作物的生长分析 6 √ 2 玉米田间测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9 √ 3 水稻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6 √ 4 玉米幼穗分化过程观察及不同类型识别 6 √ 5 小麦幼穗分化过程观察 6 √ 6 水稻的植株形态特征及籼、粳、糯稻的识别 3 √ 7 马铃薯植株形态特征及块茎内部构造观察 3 √ 8 烟草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3 √ 9 甘蔗植株形态特征及主要种的观察 3 √ 10 栽培措施对农作物群体质量的影响 9 √ 合 计 54 24 21 9 ]

本课程共计10个实验,每周3学时,共计54学時,1.5个学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对选课的学生进行分组,4~5人1组,划分责任地,设计种植计划,如:实验1,每组选择农作物种类及品种;对实验2、4、10,每组采用不同的栽培措施如密度、覆膜、宽窄行、起垄、间套作等处理,划分小区种植不同作物;其他实验平均分配给各组按照教学内容去种植和管理,由每小组组长负责,安排各组员进行每人1d轮流交替管理。教师对各组选定的作物、栽培方式、田间管理等进行分别指导,尤其对于田间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他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去解决。

2.2 教学时间调整 红河学院地处滇东南,云南省红河州州府蒙自市,作物种植区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生长季较长,多一年两熟的特点。作物生长季主要集中在4—11月,跨2个学期,尤其是暑假(7—8月)正值雨季,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田间管理最繁忙。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应当与当地气候条件、作物及其生长发育特点相符合。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只安排在每学年秋季学期的9—12月,部分作物虽能播种、营养生长,但不能开花结果。造成部分课程内容缺乏实验材料,影响课程教学。因此,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应该安排在每学年春、秋季2个学期来进行。课程的教学顺序根据各作物在当地适宜的种植时间及生长发育过程来确定,3—4月完成种子准备及播种的相关实验内容,5月完成苗期相关的实验内容,6—7月完成花期相关的实验内容,8月以后完成成熟期等相关的实验内容。对于实验4和实验5涉及到玉米和小麦幼穗分化过程的观察和类型识别,则需要分期播种,每期播种间隔10d左右,共分6期,这样就能保证在同一时间观察到各幼穗分化时期。将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安排在2个学期完成,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一个完整生育期的实验,实验内容充实、实验效果比在1个学期完成整个实验的效果有明显提高。

2.3 教学过程的革新 红河学院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设计,让申请校内自主专业实习的高年级同学(不仅是农学专业学生)于暑假(7—8月)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翻地、实验材料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工作。在秋季学期(9—12月)开课时,上课同学在室外校内基地内采集实验材料,在实验室内完成观测、测定等实验内容。学生被动学习,疲于应付,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在对实验材料的来源,作物生长地的气候、土壤,耕作方式、种植方式、大田生长情况及田间管理水平等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是虚谈,难以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与要求。因此,应当以实验基地为基础、学生亲自自主体验参与种植实验材料,教师正确指导、实验室与种植基地相结合,完成实验内容。根据以上想法,结合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专业2013级1班和2班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如何加强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改进并提高实验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师的责任[6]。主讲教师与实验准备技术人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社会需求、云南种植业现状及学校客观教学条件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地点、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教改设计,以开设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农学专业2013级1、2班为教改主体,实施实验教学如图1所示。

在实验小区设计布置、土壤翻耕、种子选择、肥料选择与施用、灌溉、起垄覆膜等耕地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等主要操作之前,教师讲解与各环节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注意事项等,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和不正确田间操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参与,教师分别指导,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劳动体验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积极创造条件让各小组设计小实验[7],如密度试验、播期试验、肥料试验、耕作措施、栽培方式、品种试验等,让学生将本组感兴趣的作物作为试验材料。这样既充分利用植物生长的季节完成了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专业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更锻炼了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

2.4 考核方式改进 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考核成绩主要是预习报告与实验报告的成绩共占50%,考勤占10%,期末成绩占40%,但是这种考核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抄袭严重,应付了事。成绩的高低更难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为了能够综合判断学生的实验动手与应用能力,经过改革,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平时成绩占75%(其中实验地的小区规划设计占5%,实验报告占30%,实验记录(观察日记和田间管理)占30%,考勤占10%),另一块是期末考试占25%。通过改革,加大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其成为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至关重要。endprint

3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在完成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主要表现在:通过查阅文献把握了专业关于作物栽培方面的学科前沿,并进行实验设计,使得学生懂得利用文献解决问题;通过底肥和追肥施用量设计与实施,结合播前整地等操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类作物播种前的整地、施肥等环节,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应用;通过地膜覆盖,了解黑色地膜与白色地膜的区别(透光率、杂草防除、增温效果等),并掌握了地膜覆盖的技术要点。通过播种,使学生了解主要作物播种时的种肥、播种期、播种量、播深、播种方式等环节,并掌握确定适宜播种期时应考虑的因素。通过种子准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所需数量;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参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农业的艰辛和科学种田的重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农学专业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形势下,为适应农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农业院校应在大众教育理念下培养同时具有应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8]。通过《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学生自主体验参与种植实验材料及其它自己感兴趣的作物,从种植材料的准备到收获能够做到主人翁式的全程体验参与,极大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完成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任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巩固理论知识,也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将紧扣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科前沿,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和教学平台,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农业生产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9-10]。

参考文献

[1]穆红梅,程霜,杜秀菊,等.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14(2):11-13.

[2]陳永明.十八大精神引领下对红河学院国门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13,11(1):1-5.

[3]李飞飞,何少海,丰宇凯.增强学生对“作物栽培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08):150-151.

[4]丁锦峰,郭文善,朱新开,等.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作物栽培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13-114.

[5]王世锋,郭丽君,王玉涛.边疆高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4):103-105,186.

[6]毕建杰,叶宝兴,王建华.作物栽培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42-44.

[7]刘章勇,秦亚平,李定国,等.农学专业全程体验型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7(11):61-62.

[8]丁锦峰,郭文善,朱新开,等.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作物栽培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13-114.

[9]张新慧,张彩芳.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22):89-90.

[10]田丰,马正华,马辉.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70-15071.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