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2017-10-17舒向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高校培养

舒向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发展学生职业价值观已成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关注的重点。结合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还处于初步摸索层面上,但面对时代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高校生的职业价值观已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职业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34-01

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下的重要教学目标。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学生职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寻求相应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促进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内涵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涵,一直以来都是意见不一,不少的笔者在自己的论文或书中都对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本文仅从词源上进行分析,与素养一词有着紧密联系的,就是素质一词,素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而素养多指后天的修习涵养,所以就这一点来说,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说是学生在对待本职工作上拥有和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意的基础上,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认同,它是在学生具有的生理、心理方面先天条件和一般的道德品行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育所获得的。

二、影响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学生专业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已经不仅局限在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其知识结构的分类更加复杂且多样化,如今,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还应与实践相结合,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高校学生專业能力

高校学生在有着充足的理论知识为支撑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知识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工作技巧。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最大体现在于学科的专业性和对工作的不懈努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接受更多的知识,并且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三)高校学生专业情意

高校学生专业情意是指高校学生对自身工作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高校学生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奔赴在工作第一线的核心动力,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工作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挥。通常,高校学生专业情意分为四个方面:专业信念、专业理想、专业性向以及专业自我。

三、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较差所折射出的就业创业教育问题

(一)高校学生知识领域

第一,对于新晋教师而言,由于缺乏经验和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不充分,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丰富的工作经验又会固化他们的工作模式,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今,理论与知识相结合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知识素养的重要指导思想,但仍有大部分高校学生无法将教育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工作进行思考,缺乏理论层面指导,这都是由于教师无法摆脱旧日“教书匠”的角色,从而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在知识领域中的提高,也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过程。

(二)高校学生能力领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自己把控课堂的一切,因此通常采用的教学策略是“行为主义教学策略”,这一策略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也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出现各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例如课程行为的机械、死板,教师创新能力的缺失,教师自我“舒适地带”的长期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使得高校学生无法切实的提高自身能力,也会对自身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高校学生情意领域

影响高校学生情意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教师缺乏坚定的信念、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第二,教师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将学生的发展等同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测定,认为学生的成绩是考核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以上2个原因,都严重影响了教师对自身工作境况的满意度,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消极怠工。以上这些影响虽然是对教师的直接影响,但都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学生工作情意会随着教师工作热情的减退而逐渐消失殆尽,有的学生甚至会认为自己的专业并没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从而出现频繁“换专业”的情况。

四、通过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一)培养统整的知能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第一,将学科专业课程与就业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将相关学科知识与真实的课堂情境相融合。第二,教育专业课程要加强其内部的整合,培养学生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渗透进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第三,培养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以期达到能够在实践中驾驭理论方法的效果。

(二)突出实践性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显性知识与发掘隐性知识的过程,在其中,教师对教学实践的独特理解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实践性知识,而只有具备了实践性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实践的专业性知识,从而再利用专业性知识去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问题,教师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会在此过程中慢慢的得到提升。

(三)推进情意型师范教育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工作情意

长期以来,认知性的师范教育一直都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部分。认知性的师范教育侧重教学知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教师情意的发展。一个真正成功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大量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秉持人文的情怀,对学生的情感和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因此,重视教师情意发展的师范教育,强调教师的情感、道德、自我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使之能够真正成为新课改下具备专业素养的优秀教师。

五、结束语

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教师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养成,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的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下通过提高教师素养来提升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当然,学校、企业、社会的作用也仍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匡增明.校企合作创新高校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方式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4(8):199-199.

[2]许会明.校企合作办学中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4):56-57.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高校培养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