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2017-08-24钱丽

化学教与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钱丽

摘要:基于智慧课堂,以“再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创设生活情境、设置有效问题、设计探究实验、归纳拓展知识四个方面设计本节课程,真正贯彻智慧课堂的“趣”、“活”、“智”、“实”,有效实现情境、问题、活动、教师行为四者有机结合。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8-003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8.012

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智慧课堂应该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活跃学生思维为关键,以唤醒师生智慧为保障的真实课堂。在智慧课堂中,学生智慧地学,教师智慧地教,学生得到智慧,教师智慧成长。本文根据笔者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再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打造初中化学智慧课堂。

一、 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氢氧化钠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化工原料。在“渤化”牌工业用氢氧化钠(片状)包装袋上有如下标签: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可能来源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设计意图: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反应,但上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中并未用实验来探究该反应的发生,所以这节课显得很有必要。但如果直接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入手,会显得比较空洞,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工业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这个事实引入本节课,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是生活真实存在的,化学来源于生活。智慧的课堂需要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让学生在与生活的沟通中体验。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学生既增长了智慧,也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有效问题,贯穿课堂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 若将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那么你能从哪几个视角证明2NaOH+CO2Na2CO3+H2O这个反应的发生?

2. 你可以选择哪些试剂检验碳酸钠的生成?

3. 你有哪些办法证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减少?

4. 如果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产物还是碳酸钠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手段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上述四個问题层层递进,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通过对前三个问题的思考、交流、评价,不仅知道了从生成物的产生和反应物的减少这两个视角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还初步掌握了证明碳酸钠生成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减少的方法。第四个问题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整节课虽然主要是围绕2NaOH+CO2Na2CO3+H2O展开,但当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产物并不是碳酸钠,而是碳酸氢钠。该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定性化上升到定量化。

三、 探究实验,点亮课堂

围绕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个主题,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检验一瓶未知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学生分组实验)。

2. 检验反应物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减少(教师演示实验,如图1、图2、图3、图4)。

设计意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的课堂是缺乏探究的课堂。课堂中恰到好处的实验设计不仅会将难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还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甚至有些精彩的探究实验还能点亮整个课堂。本节课设计的分组实验除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从反应物减少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外,还帮助学生巩固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而真正充满探究味道的是接下来的四个演示实验。前三个实验(图1、2、3)是探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减少,其中前两个(图1、2)是传统的化学实验,第三个(图3)是用数字化实验来测定,克服了传统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实验失败及操作复杂的困难,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最后一个实验(图4)用pH计测定该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pH值的变化, 从而证明反应的发生。较之从二氧化碳减少的角度来证明该反应的发生,用pH计来做实验显得更有智慧,让学生眼前一亮。这四组实验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定性走向定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这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得到智慧,也增长了教师的见识,使教师的智慧得到成长。

四、归纳拓展,小结课堂

检验生成物的产生

检验反应物的减少

若反应物是气体,则根据反应过程压强的减小。

若反应物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则根据该反应物

浓度的减小。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课堂小结并不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粗略的概括,而是要将其系统化,将属于同一范畴的知识点组织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本节课采用框架式结构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有利于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另外该小结在对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对其适当的拓展归纳,实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智慧课堂应该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活跃学生思维为关键,以唤醒师生智慧为保障的真实课堂。本节课教学设计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贯穿课堂,用充满探究意味的化学实验点亮课堂,用恰当的方式小结提升课堂,真正贯彻落实了智慧课堂的“趣”、“活”、“实”、“智”,实现了将情境、问题、活动、教师行为四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邱晓霞.浅谈智慧型化学课堂的创建 [J].试题与研究,2010(16)

[2] 陈荣洲.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J].化学教与学,2010(9)

[3] 吴建国.谈谈中学化学的课堂小结[J].化学教育,1990(4)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