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2017-07-23庞京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庞京霞

(山东省临沂第七中学高一数学组 山东临沂 276000)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个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才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文结合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加强思维训练等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引言

《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创新,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转变观念,力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主动钻研,从而更好掌握新知识。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1]

一、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地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们只是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就要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去发现,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只要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都与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真诚和鼓励、尊重和信赖离不开的。[3]

二、关爱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自信、自尊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动力。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一个人只有自信,才有上进心。我们老师重在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从而产生自信心,自愿参与学习,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自信心、自尊心是在真诚的关怀下产生的。“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经常被训斥、责备的学生,其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也随之丧失。因此,教师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孩子,要有宽容心;对经常不做作业的孩子,要有耐心。教師的“博爱”,对学生既要真诚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在学生需要时要给予相应的关心和帮助,但他们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必须要他们自己做。这样,才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主动地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创设情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但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拓展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教学中可以经常选取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这些情景新颖的应用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创设人文化的情境。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比较注重算、练等方面的思维训练,形成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模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部分学生害怕数学,甚至厌恶数学。有的认为数学学习没有意义,排斥数学学习。

3.创设趣味性的情境。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学生会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如:在《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圆锥体的积体计算》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进行测量,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

四、鼓励质疑,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进入新世纪,时代的发展对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但能坚持自觉和课前预习,迅速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而且会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反之,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弱,学习情绪低落,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感受不到,进步缓慢,学习效率很低。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五种好习惯,即预习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独立作业习惯,探索研讨习惯,积累资料习惯。

六、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自我评价,调整改进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还表现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自我反馈,并对学习行为做出调整。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写数学心得,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学习体会,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则随时了解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高夫立 - 《科教导刊》2015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裴学豹 -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5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金立亚 - 《现代阅读:教育版》 - 2013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