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素质通选课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研究

2017-06-19韩风毅施维赵麒马爽王丹

大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韩风毅 施维 赵麒 马爽 王丹

[摘 要]BIM素质通选课的开设不同于传统的必修课程的开设,它的课程体系有其自身特点。高校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建筑行业对BIM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BIM素质通选课在高校的选修情况,并对选课人数、选课专业、选课院系进行综合分析,对高校建筑工程类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培养BIM人才,使BIM教学工作在高校真正落地。

[關键词]BIM;素质通选课;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36-03

一、BIM以及BIM素质通选课简介

(一)BIM的概念及由来

BIM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参数为基础,对建筑物的建筑模型进行三维立体的建立。建筑模型的数据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存在是以多种数字技术为依托[1],通过建筑物本身的各项信息参数来仿真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它涵盖了一个建筑工程当中各个专业的所有信息和功能要求,并且能把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全部整合到一个建筑模型当中。与传统的2D-CAD技术相比,BIM具有协作性、模拟性、可视化、优化性及可出图五大优点。[2]其以三维立体可视化的方式对项目进行直观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运营维护,使建筑的所有信息在其全生命周期中进行共享和传递,让技术人员对建筑的各种信息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施工交流。

BIM技术的最先出现于20世纪末的美国,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学术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目前70%的学校已经将BIM融入课程中,并且那些目前没有设置BIM课程的学校,也有97%即将把BIM纳入其课程中。[3]BIM技术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一些的工程项目逐渐也开始把BIM技术应用于大型的综合建筑当中。同时BIM技术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BIM技术的应用[4]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响应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为绿色建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BIM素质通选课程教育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类学校开展BIM素质通选课的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必修课教育。首先BIM通选课课程教育讲求的不仅仅是要掌握各自专业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其他相关专业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绘图软件绘制并设计其专业需求的图形,如通风管线的设计和建筑电气线路的设计等。其次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其表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这就对BIM师资力量要求很高。一方面教师必须掌握BIM相关理论知识和行业标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BIM项目实践能力,如BIM 建模、BIM模型应用数据分析等。教学环境方面,BIM教师在教学的初期就应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可以共同交流和学习的环境,这也正是BIM技术应用和学习的最关键的一步,即“协同”的工作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交流和互相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协作使各个专业知识相互交融,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交流碰撞,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相互提升。

将BIM素质教育通选课程引入建筑工程类高校当中,不仅迎合了建筑工程类专业市场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专业技能的人才,改善就业难现状,减少了当下企业需重新培养毕业生的经济以及时间成本,更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使高校培养出高素质并具有极强专业能力的人才,学校推出了本科的BIM素质通选课的课程。该通选课的开通不仅打通了原有学科和专业的分界, 而且把现有的BIM技术与建筑行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相结合,以多学科相交叉综合的形式, 构建出一个跨专业基础的课程新体系。BIM技术也是建筑领域中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在学校中由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引以及带领,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以及工作过程当中跟上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进行相关改革尝试。[5]

二、BIM素质通选课设置

(一)BIM素质通选课程的设置

学校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分别开设了BIM建模基础素质通选课以及BIM中级MEP设备系统建模素质通选课。每个学期分别是24学时,1.5学分。该课程的开设不分专业学科,在长春工程学院东、西两个校区同时开设,全院理科学生都可以进行选择。

春季的课程选修前,不对学生的自身专业能力有特殊的要求,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建模考试,大部分学生均基本掌握了小别墅的3D建筑建模及渲染流程,对BIM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秋季课程选修中,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建模基础,因此,大四的学生才能选择该门BIM课程。

课程主要教会学生BIM主流软件Revit MEP和Navisworks设备系统操作,使学生了解BIM技术最新动态,掌握BIM相关管理、技术、法规的知识,给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专业建模。但是春秋两季的课程所教会学生的也仅仅是BIM技术应用到实际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流程,在实际的工程实践当中学生还远远达不到BIM技术运用的水平,课程的课时也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课后自主学习和反复训练的能力。

(二)BIM素质通选课程选修情况分析

2016年,在学校开设BIM素质通选课的两学期当中,各个学院的学生均有选修BIM通选课程的情况,这也反映出BIM技术涉及多个专业学科的广泛性。从各个学院选修的情况来看,能动学院和土木学院以及建设学院的学生选修的人数居多,学生学习BIM的热情较高。能动学院、土木学院以及建设学院的考试通过率达到80%以上。学生能够通过春季BIM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BIM的建模基础本领,达到熟练地绘制一些建筑中基本的结构,小别墅以及一些小型的办公楼等项目。同时对自己的毕业设计也有一定的帮助,从往年的就业情况来讲,大部分掌握BIM技术的学生也都能找到一份更加适合自己职业道路发展的工作。

2016年秋季学期,在9月份开设BIM中级MEP设备系统建模课程,Autodesk Revit MEP是一款BIM软件[6],Revit MEP软件是一款智能的设计和制图工具。[7]在第二学期,水环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选修人数也有所提升,更加说明了BIM技术在各个工程领域当中覆盖面之广,有11个学院229人选修了BIM课程。

选课人数较多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造价、给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学等与土木建筑相关专业,对BIM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专业也不限制在土木建筑相关专业。例如,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也有很多学生在学习BIM课程,未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学习BIM课程。

(三)BIM素质通选课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BIM素质通选课的开设不同于传统的必修课程的开设,它的课程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方面,把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才来培养,也就是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本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全面了解一个工程项目中所需要的全部相关信息。學生在做一个本专业工程项目的同时,要能理解整个项目的运行情况,并且能和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第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为学生未来不论是学术或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打下了一个更坚固的基础。第三,通选课的设置让学生在其思维思考方式的培养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让学生透过基本的通选课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出学生自身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人。

学生是建筑行业全面进入BIM时代的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只有在大学课程中及时学习到BIM的先进技术,接受正规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实现与社会和当今建筑行业的完美对接,才能够真正进入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时代。因此,研究BIM通选课的设置对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BIM素质通选课的设立,可以培养各专业学生对BIM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对于BIM技术具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要鼓励对BIM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BIM技能培训。这不仅仅能对学生的自身能力带来提升,还对缓解就业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不断更新,建筑体的施工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建筑类的人才越来越多,知道BIM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能够真正去深入了解的人却很少。随着不同建筑的出现,人们会发现现有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诸多复杂结构的建筑要求,BIM技术会很快地在中国这片建筑活跃的土地成长起来。随着理论教学的开展,未来高校还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一大批BIM人才也在崛起。只有将BIM从通选课逐渐过渡到必修课,学生才能提前学习到这门技能。在这一点上,我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我校充分地了解到现在国内建筑行业的需求,果断地开展了BIM通选课课程,为有兴趣、有志向成为BIM人才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同时,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共同探讨BIM的深入发展,使很多学生实现了从零了解到能灵活运用的突破,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提供了更加踏实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Stuart Porter, Terence Tanb, Tele Tanc, Geoff West. Breaking into BIM: Performing static and dynamic security analysis with the aid of BIM[J]. Automation in Construc?鄄tion,2014(40):84-95.

[2] 陈永贵,王桂尧,黄生文,张军,梁斌.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9(3):104-107.

[3] 刘小燕,陈历强,张建仁.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2009(5):64-65.

[4] 赵鸣.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8):81-83.

[5] 李孔清.BIM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教学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67-70.

[6] Autodesk Asia Pte Ltd.Autodesk Rviet MEP技巧精选[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7] Autodesk ,Inc.Autodesk Rviet MEP2014管线综合设计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