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司法警官院校警体课中的德育教育

2017-06-11高兴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

高兴

摘要:伴随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司法体制改革对司法警官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警体课对培养学员意志坚强、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警体课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在警体课教学训练过程,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警体课;德育教育;警体训练

司法警官院校作為培养预备警官的主阵地,也是培养未来司法警察的摇篮,一名合格的司法警察除了应具备的熟练的职业技能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如何加强司法警官院校在校生德育教育工作,为我国司法系统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警体课中德育教育入手,就如何加强司法警官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谈一谈粗浅认识。

一、警体课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司法警官院校,警体课是一项必修的基础的课程,为培养出政治法律素质高、组织纪律作风优、警务实战技能强、岗位业务技能精、社会公众形象好的实用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警体课堂上应不断加强学员的德育教育,塑造学员意志坚强、纪律严明、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等优秀品质。笔者认为,在警体课教学中,进行德育课程教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察意识教育

在警体课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警察意识的教育。新时代有新目标,新目标要有新作为。要加强警察意识,牢记树立打击敌人、保护人民、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宗旨,并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提高警察队伍战斗力,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司法警官院校是培养学生警察意识的重要场所,在警体课德育教育中要有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二)组织纪律性教育

在日常警体课教学和警务化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作风教育等训练活动。严格训练纪律,严格管理一视同仁,以坚持科学警务化管理,注重实效。通过强化作风养成、规范执法值勤,严格管理训练,达到令行禁止、凝心聚力、正规有序的目标,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执行力。

(三)吃苦耐劳教育

军训期间以及在警体课教学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纪律,磨炼学员意志,增强学生吃苦的毅力。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加强对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在日常警务化管理中,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激励学生应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塑造一个学生肯于吃苦,乐于吃苦的氛围。自觉地向学习中、生活中、劳动中、警体训练中的困难作斗争,勇于自我挑战,使学生敢于吃苦,乐于吃苦。

二、在警体课教学训练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建设高水平警体教师队伍

警体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的阵地,警体教师又是课堂开展的主导。因此,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必须要建设高水平警体教师队伍。

一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警体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内容和组织管理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如制定《警体课德育目标》、《警体课德育考评方法》等。教研室定期开展学员德育研讨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德育方面的讲座、论文竞赛等,激发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积极性。

二是警体课教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身教胜于言教。警体教师自己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警体教师要品德高尚、仪表端庄,教态严肃认真,示范熟练优美,口令清晰无误。

(二)将德育教育全面渗透到具体的警体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当中

警察体育(警体课)是全国司法警官院校的通课程,主要包括队列队形、体能、徒手防卫及控制、查缉战术、警用枪械等内容。该课程培养学员的警务技能、规范的执法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警察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等德育教育内容。

1.在开展队列教学训练活动时,要恰当的把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训练活动当中。学生在开展集合训练的过程中、在进行整队训练的过程中,都能够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另外,在安排单人进行队列动作训练时,也可以进行德育教育,这些训练内容的开展和进行,能够在无形中塑造学员对命令的服从性、听从指挥、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组织纪律性,学员的精神面貌发生质的改变。队列训练还能够使学员具备严整的仪容、守时的观念,并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

2.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在警体体能训练当中。体能训练是警体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官在开展体能教学时,要力求实现以下教学任务:其一,警体教师详尽的讲解各个动作,并作出标准的示范动作,学员按照示范动作进行体能学习和训练;其二,教师将不同的体能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和安排,增加体能训练的难度和训练量,以此来培养学员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当学员在体能训练中出现惰性思想或行为时,要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要帮助学员端正态度。同时,利用好榜样的教育作用,激发学员心中的爱国热情,引导学员的心理发生积极的变化,进而培养学员良好的意志品质。

3.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徒手防卫及控制技能教学、查缉战术、警用枪械学习中。如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当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但一旦发生警械装备无法使用或者不方便使用的情况时,民警就不得不放弃使用武器,反而通过踢、打、摔、拿等徒手技能,以此来实现制服或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目的。警体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应通过这项技能学习培养学员遇事不慌、勇敢顽强、敢打敢拼、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在培养学员学习警务技能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实战,通过实战训练,来培养学员形成良好的警务实战意识,提高学员的实战意识水平,具备较强的敌情观念。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员个人的单警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在警组与警员协同作战过程中,学员具备较高的意识和较强的观念,也能够确保协战能力的有效提升。警务查缉战术,更加注重和强调培养学员之间的合作精神,警组与各警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相互协作、相互信任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在教学训练中通过这项技能学习培养学员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

(三)立足学员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与其他的高等院校相同,司法警官院校的主要生源高中毕业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基于其年龄特点,是三观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常状况下,刚入学的学生心理特点如下:第一是自我意识较强,听不进别人的建议,组织纪律观念较淡薄。第二是兴趣广泛,缺少耐性,自控力差,难以做到持之以恒。第三在性格方面比较注重自己的个体性,对于困难和压力的承受能力比较薄弱,也欠缺担当精神。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研究学生心理需要、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体察学生心理变化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立足学员的心理特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用热心耐心细心帮助和教育,加强与学生的中队长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在日常警务化管理中始终贯穿德育教育,强化学员的集体意识,提高德育实效。

三、结语

建设高水平的司法警察队伍,必须加强司法警官院校在校生的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好警体教学,将德育教育全面渗透到具体警体课教学当中。培养学员成为政治法律素质高、组织纪律作风优、警务实战技能强当代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岳磊.司法警官院校“以德育警”培育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J].法制与社会,2014 (26):181-182.

[2]蒋建光,朱东彬.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司法警官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司法警官院校理论与实践),2015,25(4):77-81.

[3]陈卓,翁孙哲.思想·道德·修养:高校德育课程性质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101-107.

(作者单位: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
国学浸染下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