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羽毛球公体课中吊球技术的有效教学方法探析

2017-06-11徐静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有效教学高校

徐静

摘要: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公共体育课中的羽毛球吊球技术的学习更容易掌握。但从羽毛球运动本身的基本特征出发,其具备一定的对抗性与运动魅力,对于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的学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以高校羽毛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吊球技术有效教学方法为研究核心,从而为高校羽毛球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运动;公体课;吊球技术;有效教学

羽毛球运动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多变性与对抗性,能够展现出体育的魅力与运动价值,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当中羽毛球运动受到广泛的欢迎与推崇。吊球技术作为运动场中一项关键的技术类型,在羽毛球比赛场上能够经常见到,吊球技术的掌握情况通常也会决定着比赛的基本走向。作为羽毛球击高远球技术的补充,该技术是在掌握一定的击高远球基础之后进行,其技术原理与击高远球技术有较强的关联性,想要做好吊球技术的有效教学,则需要从多层面着手。

一、高校羽毛球公体课中吊球技术基本概念有效教学方法

高校羽毛球公共体育课吊球技术的基本理论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能够让参与到公共体育课当中的大学生更加了解羽毛球吊球技术原理,在理论的支撑作用下从而更好地去参与到实践当中,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吊球技术的基本原理

吊球技术对运动员的手感、球感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羽毛球公体课中想要学好吊球技术,需要全面掌握吊球技术的基本原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找到学习方向。从而加深主观认知,并节省授课时间。吊球技术是在羽毛球高球挥拍、发力以及击球点技术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实际上是对高球技术的延伸过程,从而保持技术动作的连贯性要求。但吊球技术与高球技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击球瞬间手腕上的发力方式不一样、击球时拍面仰角存在区别、击球点的位置存在差异。吊球技术是将对方击向本方后场来的球在自己的头部上方将球以向下的飞行弧度还击打到对方近网区域的技术方法[1]。

(二)吊球技术原理有效教学方法

羽毛球公共体育课中吊球技术的讲解,需要从吊球技术的作用性以及实效性两个层面着手,去系统的探索吊球技术原理的有效教学方法。其一,吊球技术的作用性方面。对于羽毛球运动而言,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性,但进行吊球技术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还需要通过示范的方式来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与理解吊球技术的作用性[2]。吊球技术要配合高球技术结合使用,从而来调动对手的跑动距离,为我方打开局面提供保障,从而增加对方的防守以及进攻难度,寻求对方在跑动中的失误与漏洞,从而取得胜利。当然,吊球技术的掌握也能够有效控制网前。网前出色的选手通常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这也是吊球技术掌握较为全面的直观体现。为满足该技术的教学要求,可以在公体课教学当中选择一名同学与教师进行配合与示范,教师通过高远球以及吊球技术的交替使用,迫使对方失误和出现漏洞,从而展现出吊球技术的作用性与价值,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吊球技术的理论学习当中,掌握基本的原理与技巧;其二,吊球技术的实效性方面。通过理论以及实践的方式已经全面验证吊球技术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去验证吊球技术实效性,进一步加深对吊球技术的理解。该过程主要是强调吊球技术的注意事项,具体包括控制好吊球质量的高低密度、挥拍动作要具有隐蔽性、善于通过网前进攻性技术和后场突击技术的连贯组合,最终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总的来说,高校羽毛球公体课吊球技术的教学,要做好理论内容的有效教学,具体包括明确吊球技术的基本原理、吊球技术的作用性以及实效性,从而辅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对理论内容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当然,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运用到多媒体教学法,让理论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以更具体的内容向学生呈现出吊球技术的基本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对羽毛球吊球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知[3]。

二、高校羽毛球公体课中吊球技术分阶段有效教学方法

(一)吊球动作基础巩固阶段

高校羽毛球公共体育课当中大部分学生初次了解与学习吊球技术,由于是初学者,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吊球动作基础巩固。教学侧重点与教学目标放在基础层面,并不需要追求击球的准确性与击球质量。基于此,教学过程中在理论以及基础吊球动作演示完成之后,让学生投入到具体实践当中,采取无球挥拍的方式练习吊球的基础动作,在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基础之上,实现肌肉记忆,保持自身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在完成无球挥拍练习之后进入到对球练习阶段,在练习过程中击打相对固定的球,再循环往复当中找到击球要点以及力量控制方法,最终满足动作练习的基本要求。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能够确保学生在参与到练习与实践当中,感受到羽毛球触拍时的拍形变化、力度以及出球线路,从而全面提高落点的质量。这一整套训练方法之后,能够满足学生吊球动作技术巩固的要求[4]。

(二)定点多球练习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练习之后,学生对于羽毛球吊球技术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需要进入到基础提升阶段。该阶段采用的吊球技术的教学方法为定点多球练习,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高远球定点喂球的方式来配合,这种教学方法相对简单,落点也相对固定,学生可以站在固定点进行吊球技术动作的练习,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与影响,更容易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挥拍、击球以及手腕用力上面,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挥拍空间,实现上下肢的有效配合。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吊球技术的充分认知,保证用力过程得到重视,从而做出相对科学、系统的挥拍击球动作[5]。

(三)吊球技术配合脚步练习阶段

吊球技术在完成第二阶段的教学之后,学生已经掌握吊球技术的上肢动作与挥拍动作等,进入到第三阶段则需要配合脚步进行系统的练习。由于羽毛球运动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在击球的过程中力度以及线路的不同,都会使得羽毛球的落点出现偏差,为更好地展现出吊球技术特点,则需要通过脚步的移动来配合吊球练习。该阶段强调学生上下肢的协调性,从而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加深学生对于吊球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吊球的稳定性,尽量减少失误。该阶段已经进入到高校羽毛球公體课吊球技术教学的关键阶段,在经过基础阶段、基础提升阶段之后,进入到提高阶段。该阶段教学完成之后,学生已经能够基本掌握羽毛球吊球技术,并可以在赛场上使用该技术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四)吊球质量提升阶段

吊球质量提升阶段为吊球技术教学的成熟阶段,也是最后阶段。该阶段学生的吊球技术无论是手法还是脚步都非常灵活,可以实现对吊球技术的有效应用。但在吊球质量的提升阶段,还需要学生去更好地感受自身控球的能力,保持手上的稳定性,最终为吊球技术的有效发挥奠定坚实基础,尽量做到没有失误。当然,在该阶段教师还需要做到强化,掌握多点出球的落点情况,不断强化自身的肌肉记忆,从而更好的展现出吊球技术的掌握情况。为更好地展现出教学效果,该阶段要充分结合实战的方式来做到系统练习,在实战以及战术的变化之中去感受吊球技术的不同应用方法,感受羽毛球吊球技术的魅力,提高对羽毛球的运动自信[6]。

三、高校羽毛球公体课中吊球技术层次分班有效教学方法

高校羽毛球公体课中吊球技术的分阶段教学是以吊球技术为核心,将其分为不同的训练阶段,从而来展现出良好的吊球技术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的应用是以吊球技术的不同阶段为核心,为寻求高校羽毛球公体课教学的多元教学方法,开展吊球教学还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即以学生作为分层的核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进行吊球技术的教学。在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个体价值逐渐得到高度关注。但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以分层分班教学法为吊球技术的有效教学方法。

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与技术掌握情况。体育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分层分班教学。对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基础、认知、参与情况以及掌握情况等多方面作为调查的内容,得出调查与数据之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所得出的结果作为分层分班依据,更好地开展教学。

其次,做好分层分班。根据调查的结果,将大学生划分为两至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为羽毛球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将其编号为A班;第二层次为羽毛球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将其编号为B班;第三层次为羽毛球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将其编号为C班。在分层分班设置中还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人数,如果C班的人数过少,可以考虑将其并入到B班当中,避免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完成分班划分之后,教师开展吊球技术的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教学内容可以直接进入到吊球技术的提升阶段,越过基础吊球技术的教学过程,这样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于B班而言则可以适度的压缩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强调实践过程,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对于C班则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教学,一步一步来提高该层次学生的吊球技术。整个过程还可以做好对三个层次的协调工作,A班学生可以适当地辅导C班,B班通过努力也可以晋升到A班,在相互协调与互帮互助中全面的提升自我[7]。

最后,制定不同的成绩评定标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分层分班的教学方式针对性更强,所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制定不同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对高校羽毛球公体课展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发挥出高校公体课的开设价值,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雷云艳,吴卓红.羽毛球正手吊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J].运动,2017(16):51-52.

[2]郭巍.表象训练在羽毛球正手吊球训练中的运用[J].焦作大学学报,2016,30(03):92-93.

[3]唐阳阳,何郭辉.对羽毛球反手吊球教学方法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9):119-120.

[4]胡芝兰.羽毛球女子单打吊球运用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01):35-36+39.

[5]陆旭东,王福田.羽毛球吊球技术在单打比赛中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09):172-173+176.

[6]洪平.羽毛球吊球时球的旋转对落点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2):151-152.

[7]石荣群.高校公共体育课羽毛球吊球技術的教学研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03):117-118.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羽毛球运动有效教学高校
美国东北部高校羽毛球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