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头市普通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实践研究

2017-06-11张静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

张静

摘要:体育选项课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在高中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及理念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本文运用了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针对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旨在使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选项课;教学;课程改革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①

2003年上半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也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同步颁布,于同年的9月份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实施,并陆续在全国推广。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体现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调查显示,“反映儿童青少年素质状况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爆发力水平有所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②

学生体质下降,学校体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高中阶段实施选项课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亮点。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迎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但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的體育教学相比较,选项课教学组织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要求更加精深了,所以说也是一个难点。

一、目前包头市普通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项课的内容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需要

由于包头市各区各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场地器材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实行选项课教学的学校,普遍根据各自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体育师资情况,开设体育选项课。那么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的项目,或者新兴项目就很难开设。因此,一些学生的兴趣就难以得到满足。个别学校由于场地器材以及体育师资的严重匮乏,所开设的项目也受到了制约。因此,学生的兴趣难以得到满足。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使各项目发展不均衡

高中生体育认知水平较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生初中没有上过体育课,不会做广播操,这就给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增加了难度,在上课之前需要先补课。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但是也有学生有从众心理,跟同伴选择同一个项目,在选择项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是因为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喜欢该项目且有一定的了解,例如,高中男生课余时间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的较多,因此,他们对篮球和足球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所以男生选篮球和足球的较多。虽然女生课余时间不经常打篮球和踢足球,但是她们经常看到男生打篮球、踢足球多少也会对篮球和足球项目有所了解,使她们对篮球和足球项目也会有一定的认知。在上选项课之前很少在校园里开展的一些项目或者学生之前比较陌生的项目,学生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会有较少的人选择。因此,出现了有些项目人数爆满,有些项目人数比较冷清的不均衡现象。

(三)场地器材、师资匮乏,使所开设项目受到限制

目前开设选项课的高中基本上以开设传统项目为主,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羽毛球、网球、游泳等项目由于场地器材的制约以及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很少有学校开设,这样就难免使学生在选择项目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场地器材以及体育师资是高中体育选项课良性有序开展的保障。

(四)成绩评定、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过于注重用运动成绩指标来衡量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竞技化倾向,它更多的是一种终结性、甄别性的评价,对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促进作用不大。③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选项课教学,但是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及考核依然延用以往的技能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虽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比较熟悉且操作简便,但是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却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可能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使学生从此在体育方面对自己失去信心。

(五)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高中体育选项课,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实行合班上课,大部分学校采用同年级合班上课,个别学校采用不同年级合班上课,也有学校采用班内选项课。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选项课教学都比以往的行政班教学在组织管理上加大了难度。目前选项课教学方法基本还是延用以往的教师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再进行练习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二、对策

(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和“一言堂” 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注重角色转变,变“主体”为“主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讲的少一点,学生练的多一点使学生在练习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合理引导学生选项

在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尽量使学生多了解一些体育项目,特别是体育选项课开设的项目,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学生在下一次选项的时候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避免由于不了解项目,从众跟风的选择不适合自己,或者选择不喜欢的项目。在每次选项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使学生初步了解不熟悉的项目,然后再进行选项,同时也避免了各个项目之间发展不均衡的弊端。

(三)分层次、分组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体育选项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给学自主学习空间,使其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进行学习。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对一些运动技术与方法的原理或者练习方法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加深对技术要领以及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努力并最终实现目标,培养团队精神。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采用动态分组,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相结合,分层次进行教学。对于水平较低的同质组,教师多辅导且基础性的练习多做;对于水平较高的同质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异质分组练习时,每组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最终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同时也使同学关系更加融洽了,最终实现学生的三维健康观和谐发展。

(四)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式方面比以往的评价方式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在选项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改变以往仅凭借技能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方面,既包括对学生体能、运动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同时,在选项课教学中还应让学生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面有一定的选择权,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以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④

三、结论

(一)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比较低,而且体育基础都不是很好,且参差不齐,选项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在同一项目的学生人数不均衡且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起不到督促和鼓励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利于挖掘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更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使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并很好地实行素质教育,这是选项教学评价中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四)场地器材匮乏,体育师资不足,制约了体育选项课的发展,使体育选项课不能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建议

(一)各个学段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做好各自的工作,特别要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从而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背景下,教学方法也需要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做出相应的改革。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重角色转变,变“主体”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四)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多关注学校体育工作,特别要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场地器材以及体育师资,以便高中体育选项课能够良性有序的开展。

注释:

①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②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③季浏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

④季浏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

參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3.

[3]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4]季浏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Board of Studies of Victoria.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hea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1995.

[6]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魏青.对中学体育选项课设置与实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8]刘军.郴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9]于素梅.中学体育健康课教学指导[M].北京体育人学出版社,2004.9.

[10]曲宗湖.体育课程导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

(作者单位:包头铁路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