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复习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2017-05-16王德强

化学教与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情境创设思维导图

王德强

摘要:以“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课为例,提出了实验探究式、情境引导式、思维导图式、物质简介式四种教学设计。复习课要以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为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从知识积累到相应的转化,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探究;情境创设;思维导图;物质简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8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5.027

复习课是以整合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它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提高过程。有人说新课教学是 “栽好一棵树”,那么复习就是“育好一片林”,是很有道理的。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师生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通常是以识记为主,鉴于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特点,很多知识点不便于去综合、拓展与延伸。但是,化学教学又不能停留于“肤浅”知识的表面,否则,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也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思维。要想真正地去发现学生,发掘学生,发展学生,复习课的优化设计自然就承担了这个重要任务。复习课是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真正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有老师认为,复习课无非就是把新授课中学过的知识简单罗列,让学生大量背诵与默写,且不知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到茫无头绪;有老师认为,顺次复习,重复旧课或许可以加深理解,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浪费时间,又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还有老师认为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来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而事实上,这样下来学生会做的题目反复做,不会做的题目教师也没有时间分析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无所得,降低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样上复习课,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会得不偿失。

那么,究竟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呢?下面笔者就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为例,谈谈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一、实验探究式复习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课程性质的阐述是:“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本理念中提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到“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因此,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建立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化学教学要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更要在育人方面发挥化学学科的学科优势。对于实验设计中的操作、现象以及结论的归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在复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这一课题时,我采用“问题引导——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归纳总结——成果汇报”的基本授课方式,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来进行复习。對学生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根据所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组内交流完善,分工协作实验,成果展示汇报。

(1)实验一:实验台上有两种金属,已知它们分别是铜丝、铁丝,怎样将它们区分出来?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汇报如下:

①先观察颜色,亮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的是铁丝。

②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是铁丝,不能被吸引的是铜丝。

③将两种金属分别放入适量的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铁丝;无明显现象的是铜丝。

④绕成螺旋状,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引燃,能燃烧的是铁丝,否则是铜丝。

(2)实验二: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活动性,你能否进一步设计出比较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大小的实验方案呢?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汇报如下:

(1)分别取同样形状的两种金属,放在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将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3)将铜丝放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而设计的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却能达成教学预设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注意学生思考后的充分交流,从而完善实验方案。在根据方案进行操作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醒操作时注意事项(如分工协作、安全事项等),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与预期目标不符的情况时来提出质疑,分析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初步复习还是要注重“双基”的夯实,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问题时,要将自己置于学生当前水平与能力的基础上,以学生基本上能够达成教师的预期目标来设计问题,决不能跨度太大,综合性太强。唯有这样,才能巩固已学知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情境引导式复习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的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基本理念中提到:“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等。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好的情境创设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能促使学生较持久地投入到学习中,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境的创设不是为打造一个热闹的课堂,为创设而创设。其创设要有始有终,要有连贯性,要与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紧密结合,要在复习主线或知识主线上起到引领作用。在设置上必须体现出对重要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即情境中要包含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结合情境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属的性质在该章节中属于一个重点内容,如何通过创设合理情境抓住重点内容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例一:史料记载引入: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一次,葛洪之妻鲍菇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葛洪把“铜勺”放在火上烤,“铜勺”逐渐变黑。

简单的史料,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你支持“点铁成金”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2)你认为“铜勺”灼烧后变黑,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3)你是如何看待“铁勺变成‘铜勺”这一现象的呢?

问题的设置,复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铜在空气中灼烧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等知识。此类情境引导复习方式,利用了史料记载,问题活泼而不呆板,不仅能让学生体悟到前人在化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还能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释相关问题,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成就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例二: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但是,社会上往往有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揭露骗子骗术,辨别真伪,有同学给出了以下几种鉴别方法:

A.观察颜色;B.测量密度;C.用磁铁吸引;D.放入稀盐酸中。

请谈谈你对上述几种鉴别方法的看法。如果是你参与骗术揭露的活动,你还有没有其它鉴别方法?请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从以下内容作答:

(1)因外观都为金黄色,故A不可行;因二者密度不同,故B可行;因黄铜与黄金都不能被磁铁吸引,故C不可行;因黄铜中含有活泼金属锌,放稀盐酸中会有气泡,而黄金不和稀盐酸反应,故D可行。

(2)此外,还有可行方案:

①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或硝酸汞溶液或硝酸银溶液),若试样表面有红色物质(或银白色物质)析出,则样品为黄铜;无变化的是黄金。

②取少量试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成黑色的为黄铜,不变色的是黄金。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③取少量试样,比较它们的硬度,硬度大的是黄铜,硬度小的是黄金。

问题的设置能很好地考查铜、金和锌的性质方面的知识。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来利用已学知识“揭露骗术”的热情,也强化了化学是有用的意识。

三、思维导图式复习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被称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像神经细胞一样由一个点散发出多条线。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在复习课上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综合归纳所学知识,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主要到次要,由骨干到细枝末节的引领,观察起来一目了然,能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的设计可以是针对章节的知识总结,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教师在复习课上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归纳知识,在这里,需要声明的是,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的思维导图的设计不仅仅是将知识网络化的过程操作,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能体现出学段考查的知识点,使思维导图具有训练学生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功能。同时也要求教师能依托设计的思维导图来进一步设计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练习。

在此,以常见金属“铁”为代表,来设计出有关铁的知识链接思维导图。

课堂上,教师据此图可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比如:

(1)能体现出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反应有哪些?写出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反应时的实验现象。

(2)反应④中,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预防该反应的發生?

(3)反应⑤中,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实验现象?

(4)写出反应⑤⑥的化学方程式。

按照这样的图示来复习,既能让学生有新鲜感,也能激发学生模仿设计的欲望。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就本章内容选片段或整体来设计出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展示、点评。从而达到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构建知识网络。

四、物质简介式复习

复习的目的在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深化、完善、提高,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学习”来实现,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才能完成。决不能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用教师的问题设置代替学生的问题暴露,应该由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存在的薄弱问题,通过互动探究,实现温故而知新。问题暴露的方式无非就是在自我总结时与他人相比是否遗漏或者是在知识考查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一定要结合得恰到好处。

我们知道,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故而,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可以改变一下常规思路,采取类似于“语文”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来针对我们要复习的这种物质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描述。这样,不仅训练学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能训练书写表达素养,也会让同学们感到化学的“好玩”之处。

在复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这节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尝试着布置了一个“化学写作”作业,就是以“铁”为例,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个自我介绍,要求能体现出铁的性质、用途、存在、获得、保存等方面综合要素。对于这一要求,学生们倍感新鲜,积极性很高。(要求:个人写作,组内交流,融合修改成一篇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客观评价,择出优秀作品打印贴在教室“文化角”展示。)现将集学生之长融合成的一篇关于“铁的自我介绍”内容摘抄如下:

我是铁,化学符号是Fe,在自然界中我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铁矿石中,如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我的含量在地壳所有元素中位于第四位,在金属元素排序中仅次于铝。工业上,我诞生于高炉,是富有还原性的一氧化碳让我脱离了氧的束缚,把我从铁矿石中解救出来。我通常是银白色固态(细颗粒粉末状时为黑色),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延展性,还可以被磁铁吸引。人体缺乏我这种微量元素会患有贫血症,因此,用我做成的锅被推广使用。

若把我拉成细丝绕成螺旋状,放在氧气中灼烧,我会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把我放进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我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形成氢气,自身也会因失去电子而变成亚铁离子;《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说将我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我可以置换出铜,这体现了我的活动性比铜要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日常生活中或生产中,我也不是绝对的纯净,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生活,我通常以生铁(含碳量4.3%~2%)或钢(含碳量2%~0.03%)的形式存在。我的用途比较广泛,可是在潮湿的空气中我容易被锈蚀,特别是酸碱盐的环境下更是难以自保。所以给大家一个提醒:为了保证我的使用寿命更长,请保持我表面的干燥与洁净,最好能给我披上一层外衣,如:刷漆、涂油或镀金等。当然,如果我真的被锈蚀了,也请不要将我随意丢弃,因为我想“在烈火中重生”。

这种以物质自我介绍的复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基于理性思维的感性认识。针对初中化学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都可使用这种方式,相信学生们会饶有兴趣的創作出一篇篇“化学美文”。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中复习课的目的,就是让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只要老师能在明确课标要求、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更新理念,以生为本,抓住复习课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能从根本上创新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情境创设思维导图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