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渗透

2017-04-21朱敏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朱敏

摘要: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带头人,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此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紧抓孩子们心理、身体成长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形势下,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渗透应该着重把握几个关键点,希望能对相关老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渗透式教育

所谓渗透式教育,具体来讲就是以一种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下做具体研究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对于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而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笔者通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师,必须按照《小学生守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小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管理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教育工作方法上必须将宏观把握与微观指导紧密结合志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家长”般的人文情怀,既要严格要求小学生又要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主任要在一言一行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应成为好的典范,用自身良好言行影响学生,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体要求班主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班主任要用自身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拥有健康心理素质和人格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二是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正面评价及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有效促进学生行为的完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给予学生不同形式的肯定和表扬,以此换取他们的自尊和加倍努力;三是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很多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地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少数表现优异的学生身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普通学生和所谓的学困生,教师的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和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未来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不良做法,积极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周记交流

实践证明,学生周记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沟通师生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周记反映了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学习困难以及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是真实反映近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极其宝贵的资料。利用周记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途径。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和倾诉苦闷的愿望,小学生在周记里会涉及一些在父母朋友中难以启齿的话题,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周记成为学生倾吐心声、师生互动的载体,进而疏导心理健康问题。

(四)教师要注意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和谐的班级环境更有助于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和谐班级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时刻处在舒适优雅的集体气氛之中,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首先教师要做好对教室硬环境的美化和装饰,所谓教室硬环境简而言之教室内部的摆设,如学习园地、黑板报的布置等,在开展这方面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请大家建言献策,提供自己好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教室墙壁挂几幅名言警句,在窗台放一盆茂盛的绿色植物,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清新宜人的班级环境的形成,同时由于教室环境是学生共同努力打造出来的,更促使他们格外注意保护,身处这样洁净的环境之中,有助于保持学生身心愉悦。其次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软环境,所谓班级软环境具体来讲就是一个班级的班风,一个充满浓郁学习氛围,处处和谐的班集体会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此教师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三、结语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的渗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对实践的探索和总结,争取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6):116-118.

[2]许达卡.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北方文学(下旬),2013(11):181.

[3]赵恩珍.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246-247.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