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背篼”群体生存现状调查

2017-04-17杨宪国余凤云李国和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群体

杨宪国+余凤云+李国和

[摘 要]“背篼”是贵阳市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典型代表,他们为了生计而离开农村涌进城市来寻找发展的出路。本研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贵阳“背篼”群体在人口特征、工作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等维度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背篼”群体;生存现状;推拉理论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94 — 02

“背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兜,然而贵阳“背篼”是指出现在贵阳市内街头巷尾的一群以“背篼”作为主要劳动工具揽活干的农民,他们为了生计离开农村到城市靠出卖自己体力挣钱,用以养家糊口。

一、研究背景

随着贵州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贵阳市存在着数量庞大、无固定工作场所的“背篼”群体。他们在城市中做着重、累、脏、苦的活,作为城市底层默默地耕耘者,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他们自身的生存现状却与此形成极大的反差,让人十分担忧,引起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从社会学和人口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观察法、问卷法、个案访谈法的方式,对贵阳市内160名“背篼”群体的人口特征、工作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等多维度进行调查,以客观真实了解贵阳“背篼”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其生存困境和发展问题提出政策支持。

二、貴阳“背篼”群体生存现状调查结果

(一)贵阳“背篼”群体的人口特征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能直接反映这一群体的结构特征,是深入了解贵阳“背篼”群体生存现状的基础。就调查对象160名“背篼”群体来看,在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民族、地域分布以及家庭情况方面其明显的特征。

在性别结构上,男女均有,以男性为主,但女性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男性占63.7%,女性占36.3%。

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25岁以下占8.1%,25-35岁占28.1%,35-45岁占36.9%,45-55岁占21.3%,55岁以上占5.6%,可见25—55岁这个年龄段是构成“背篼”主体。

在身体健康状况上,“背篼”群体总体上是身体状况较好,由于做“背篼”的工作是个体力活,需要健康的身体来支撑。

在文化程度上,95.6%的人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学文化,初中占16.9%,文盲占21.2%,可见,贵阳“背篼”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在民族构成上,其中汉族占56.3%,少数民族占43.7%,而在少数民族中又以苗族、布依族、彝族为主。

在地域分布上,其中毕节地区是“背篼”的主要输出地,占54.3%,其次黔南州、安顺市、六盘水市也是“背篼”的重要输出地。

在家庭情况方面,“背篼”群体中者已婚居多,占72.5%(包括离异与丧偶),未婚占27.5%,而在已婚“背篼”中夫妻双方均在贵阳的占57.8%,分居两地的占42.2%,在未婚的“背篼”中大多数人都有结婚的渴望。

(二)贵阳“背篼”群体的工作状况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工作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该维度对“背篼”群体的描述主要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长、工作收入情况、工作的周期性以及维权方式。

工作内容方面:“背篼”群体从事的工作不固定,根据雇主的需求,工作内容比较多样,主要从事街头临时搬运的体力劳动,如在街头帮人背运物品,在工地背砖、背沙土,帮人搬家、打扫卫生、清理杂物等一些城里人不愿意干的粗活、脏活、重活、累活。

工作时长方面:从每天工作时间来看,超时工作现象明显,其中每天工作8小时以下的占16.9%,超过8小时的占83.1%,“背篼”群体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为11.3小时;在从事“背篼”年限上,有刚从事“背篼”几个月的,也有“背篼”3-5年的,甚至更长的。

工作收入情况方面:由于工作的不稳定,导致每月收入也及不稳定,工作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收入低的一月只有几百块,收入高的有4000元左右,大多数人都在2000元左右,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背篼”群体平均收入在2300元左右。

工作的周期性方面:关于“背篼”群体工作的周期性,王明黔先生对此分为“兼职背篼”与“职业背篼”〔1〕, “兼职背篼”是指农忙季节时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到城市背背篼,具有兼职性质的、以获取一定货币收入为目的的流动性非正式就业人员;“职业背篼”是指一年四季之中,不管是农忙季节或非农忙季节,基本上不回家,除非特殊情况才回家,以从事背篼职业为唯一生活来源的流动性非正规就业人员。兼职背篼占73.1%,职业背篼占26.9%,这主要是由于很多“背篼”来自农村,他们农忙时在家干农活,农闲时来到贵阳做“背篼”挣钱补贴家用。

维权方式方面:在工作中,由于与雇主没有任何合同的保障,基本都是口头商定的,他们会遇到一些不公的待遇,如克扣和拖欠工资等,他们有的选择忍气吞声,大部分人会寻找同村人或其他一起工作的“背篼”的帮助,极少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求助。

(三)贵阳“背篼”群体的生活状况

生活状况是衡量一个人辛福感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体现贵阳“背篼”群体生存现状的重要维度。该维度对“背篼”群体的描述主要包括住宿情况、饮食条件、休闲娱乐三个方面。

住宿情况方面:“背篼”群体住房条件总体较差,表现为居住空间狭小拥挤,周边环境脏乱差。他们主要是选择在城市边缘地区和城中村里租住比较便宜的房子或工棚。其中个人或家庭单独租住、或与同村和经常工作在一起的几个人共同合租的占86.9%,借宿在亲戚家占5.6%,甚至有些“背篼”无固定住所,流浪露宿在街头得占4.4%,住自己家的占3.1%。

饮食条件方面:“背篼”群体解决一日三餐的方式各异:其中早餐和晚餐以自己做为主,分别占66.9%和80.6%,午餐在外面小餐馆吃的人较多,占65%。由于他们大多来自贵州的农村,习惯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规律,早上就在家随便做一点早餐吃就出门去揽活儿,中午为了节约时间揽活儿,他们多选择在外边小餐馆吃,晚饭他们大多回家自己做来吃;对于自己饮食条件的评价,58.1%的人认为自己的一般,认为较好和较差的人分别占22.5%和13.1%,认为自己饮食条件很好或很差的人较少,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并不是太高,很大程度上就是能满足三餐温饱,不饿肚子就行。

休闲娱乐方面:由于“背篼”群体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上比较灵活、自由,他们揽活期间和晚上回家后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用在摆龙门阵(即聊天)、打牌、打瞌睡、看电视上,其中女性更多的是绣十字绣,也少部分人表示基本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总体来说“背篼”群体的休闲娱乐生活比较匮乏。

(四)贵阳“背篼”群体的社会状况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可见人不仅是生物性人,更是社会性的人,人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该维度对贵阳“背篼”群体的社会状况的描述主要从与市民的关系、交往对象、社会保障这三方面。

在与市民的关系上,他们与市民的关系除了临时的雇佣关系外,基本上很难建立其他的关系,呈现出被边缘化趋势。在对市民进行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市民对“背篼”群体的一些看法,总体市民“背篼”群体有比较客观的评价,肯定他们在城市中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劳动为城市和人们提供服务,对他们抱有同情的心态,其中也有不乏表现出对“背篼”群体的负面评价,比如歧视、厌恶和偏见;在对“背篼”的访谈中也感受到他们觉得自己是城市中的底层人士,时常遭到歧视和欺负,表示很难与城市中的人有较好的交往关系,很难融入城市。

在交往对象上,“背篼”群体主要与自己的家人、亲戚、老乡、朋友、工作中认识的其他“背篼”、房东、雇主等有交往,较少与市民间交往。如同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谈到的“差序格局”〔3〕社会关系模式,认为“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社会保障方面,从调查的情况来看,70.6%的人參加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47.5%人参加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少数人在农村人享有低保,此外,他们虽然在城市中工作,却极少没有像城镇职工那样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险。可见“背篼”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严重缺失。

三、贵阳“背篼”群体存在的原因

在研究人口流动的原因方面,人口学“推拉理论”有很好的启发。巴格内(D.J.Bagne)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4〕本研究从“推”、“拉”两个因素来具体分析贵阳“背篼”群体存在的原因。

(一)“推力”因素

(1)农村土地稀缺和贫瘠,农业生产受阻,社会经济贫穷落后,人们生活条件差。贵州的地貌多以山地为主,地形较复杂,山峦沟壑随处可见,可耕种面积小,加之贵州的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部分地区不适宜农业生产。此外农业生产成本增高,收益相对较低,造成农村经济贫穷落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但对部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效果甚微。为了养家糊口,提高生活条件,贵州的一些农民不得不在农闲时选择到贵阳做“背篼”来挣钱。

(2)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在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出现严重的人地矛盾,一部分人呆在家里没事做,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外出寻找谋生出路,一些没有其他谋生技能的农民,便选择来到贵阳做“背篼”。

此外,贵州偏远农村地区就业机会少、经济收入少等也是形成“推力”因素的重要原因。

(二)“拉力”因素

(1)城市高收入的吸引。贵州省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以2006年与2015年贵州省农村和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2006年贵州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17元贵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222元,同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元;到了2015年贵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80元,贵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21元,同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7元①,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市高收入对“背篼”群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对城市高收入的向往是“背篼”群体流入城市的最主要拉力。

(2)城市中有较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背篼”群体除了对高收入的渴望,他们还渴望向上流动,他们认为在城市拥有比农村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不愿意永远只能留在农村,希望在城市中谋求发展,试图改变自己的个人发展和生活环境。

(3)示范作用。看到那些有过城市务工经历的“背篼”在经济和生活水平上比以前有所改善,在这些人的示范作用下,有的人也效仿他们,希望像他们一样获得经济和生活上改善而从事“背篼”工作。此外,贵阳城市中的生活条件、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也构成“背篼”向城市流动的“拉力”因素。

四、贵阳“背篼”群体的发展对策

贵阳“背篼”群体为贵州省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为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便利,然而由于政府、社会、自身等多方面原因,“背篼”群体在生活、工作与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生存困境,不利于“背篼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提出了以下几项关于贵阳“背篼”群体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背篼”群体的规范管理,按区域指定待工地点

贵阳“背篼”群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呈现无组织松散状态。他们散落在贵阳市的各个街角路口,他们通常沿街游荡揽活干,或在街头打牌赌博、睡觉、烧柴烤火等,给贵阳的城市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着贵阳的城市形象,不利于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同时也不利于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强省战略的实施。为此,政府应该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对贵阳“背篼”群体的待工地点进行按区管理,在各个区域设置特定的待工地点;对“背篼”群体进行城市管理规范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贵阳市的城市形象。

(二)对“背篼”群体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臺,实现劳动力合理转移

贵阳“背篼”群体大多来自贵州省偏远地区的农民,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来到城市只能靠出卖自己体力来养家糊口。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与社会团体、企业机构的合作,对“背篼”群体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拓展服务范围;引进市场机制,利用现代企业化运营模式,成立“背篼”公司,开发“背篼”市场;积极搭建合理就业平台,加强“背篼”群体与建筑、家政、物流等行业的合作;实现“背篼”群体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促进“背篼”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关于贵阳“背篼”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城市居民,农村的农民很难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实际效益,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背篼”群体社会保障方面更是严重缺失,为此,政府应该满足“背篼”群体在社会保障上的基本需求。首先要保障“背篼”群体的社会合法权益,出台关于贵阳“背篼”群体社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就业、居住、医疗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贵阳“背篼”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制度,在“背篼”群体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

(四)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质性地解决贵阳“背篼”群体生存与发展困境

贵阳“背篼”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关注和解决,而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宗旨下,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务层面解决“背篼”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而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借助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来解决“背篼”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如在个人层面,建立背篼群体服务点,为“背篼”群体提供个人咨询,协助其解决个人问题;在团体层面,引导“背篼”群体形成互助团体,形成团体规范和契约,促使他们之间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自我约束管理,相互帮扶;在社区、社会层面,在贵阳市各区域设置“背篼”群体社区服务站或“背篼”之家,提供较低费用的住房,协助他们向外寻求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背篼”群体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此外结合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提供相关社会政策倡导和建议,来系统的解决贵阳“背篼”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增强其生存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拥有更多“获得感”②。

〔参 考 文 献〕

〔1〕王明黔:《边缘·守望》〔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8页。

〔4〕李国和、郑晓茹?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调查——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南方论刊.2009年第9期?

〔5〕汤兆云:《人口社会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00页。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群体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转化核心人物 消除消极影响
调查
中间群体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