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构建

2017-04-10顾秉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顾秉琪

摘要:本文讨论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现代数学教育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转变教学形式和观念,重点探讨了现代数学教学中新课堂的构建以及新的学生评价方式和学习指导方法,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现代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0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下,数学只强调数学的学科性,而没有把它作为一门兼容工具性、艺术性、探索性和应用性的知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跟练,泡在题海里,被动地、机械地学习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学生的天性受到摧残。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学校成了儿童心灵的屠宰场”,其严重的后果是使学生只会“应试”,不会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主要场所。“变革学习方式,促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单纯给予的思想,确立引导主动探索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构建自主性学习策略,就成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内容

自主性学习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導,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以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它是一种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是对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理解、一种假设,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过程,一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进行构建,另一方面对自己原有的经验加以改造、重组,从而达到理解与消化,形成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新体系。因此,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认识、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能够激发自我内部的学习动机,主动地选择组织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及环境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理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它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主动参与学习,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认真探讨、总结创造的场所。师生之间只有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责任心。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自主性学习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建构自主性学习所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养成爱探究、爱思考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设计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可以激起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经过学生的主动分析、探索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有难度,但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2)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3)要简洁明确,有针对、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4)要注意时机,情景设置的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5)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的质疑多且深。

2. 加强问题的变式,引申推广,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例:(1-x)(1+x)=1-x2

推广1:(1-x)(1+x+x2)=1-x3

推广2:(1-x)(1+x+x2+x3)=1-x4

在注重问题变式,引申和推广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于激发起好奇的欲望,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所以他们就积极地探索、研究,获取材料、信息,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类比、实验和猜想、一般化和特殊化等一系列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操作”。而每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产品”,而且学生在活动中由于自发的努力不断地探索、推广结论,久之就会自然养成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进而也会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3. 注重引导学生解题后主动回顾、反思,优化学生自主思维的品质,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可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使零星的知识结构成为完善的知识结构。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解数学题这一心理活动中包括输入阶段——同化阶段——运用阶段。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反思是自主性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1)这个题我是怎么解出来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关键之处何在?(2)已经给出的解法是不是最佳选择,是不是有另一条路可走?(3)所有的不同的思路有无共性,这种共性意味着什么?(4)通过解这个题目我有什么收获(在知识上,技巧上,思维策略上等)有什么教训。(5)这个问题可不可以进行变式、引申或推广等。

4. 建议,建议的目的在于唤起、引导、帮助、鼓励和赏识学生创造性、探索性的活动,激励学生产生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发现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指导他们。让他去观察思考,探索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发现数学结论,学习数学知识。

最后,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构建,一定会有许多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成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 730600)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