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践活动课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

2017-03-30王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作用意义

王翠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数学实践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数学实践课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理解和把握这个新的领域,对于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数学实践;数学学习;意义;作用

实践与创新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大力倡导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在倡导创新教育,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活动课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数学实践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事物,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四种运算后,我安排了实践课“花店里的数学”,先是让学生到周围的花店里了解各种花的价格,然后,在课堂上模拟购买.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数学实践课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以后,我安排了“铺地面”的数学实践课.先是安排学生到建材市场了解各种瓷砖的大小、花色、价格,然后,小组合作制订出自己的装修方案.通过制订装修方案,学生们了解到铺地砖并不是仅仅算房间和瓷砖的面积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需不需要破砖,可不可以拼接,还有图案的组合,价位的高低等等因素.在这次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们不仅进一步地练习了面积的计算,而且感受到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区别,从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生活和现实生活有时会有些“矛盾”,这样的“矛盾”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铺路石,能够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为其指出探究的方向.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三、数学实践课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将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应用的思想方法,学生就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问题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数学實践课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能更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数学实践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教师要从生活中捕捉到的数学现象,在实践课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新鲜的成果.开放小教室,把周围社会生活广阔的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教学中,“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将数学实践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学识主动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让课内知识和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亲近数学,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我设计了“七巧板”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五、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得到强化.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周边的数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数学实践活动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参考文献】

[1]陈增保.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26-27.

[2]齐峰.对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的几点认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66.

[3]李美蓉.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越性[J].安徽教育,2005(03):15-16.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作用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