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7-03-18杨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工作社区教育

杨娟

[摘 要]社区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改革开放的新事物,它区别于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做好社区教育工作,要拟规划强调抓早,做工作重视抓实,新理念突出抓效。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育责任;创新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85-02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伴侣或共同关系和感情,希腊语中指友谊或团聚(伙伴关系)。社区教育的概念是大教育概念,教育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成员;教育目标是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要求,培养和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教育内容是多元化、多层次、求实效。

由于社区教育没有可复制的经验作借鉴,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探索。

一、拟规划强调抓早

我们的社区教育在每年岁末年初总结工作的基础上,着手来年的工作计划,新年刚开始就制定工作目標,明确工作任务,并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做到早明确、早落实。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更新工作内容时做到早修正,从而使社区教育事业井然有序。

二、做工作重视抓实

社区教育工作总体来说,承担着替地方政府教育分忧,为社区全体居民排忧解难的责任,这就是社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全体社区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各街道、社区,了解社区需要什么,能为他们做什么,学校领导及时进行市场调研,听取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建议,认真抓实几方面教育。

1.精心组织全民学习周活动

每年10月份,“全民学习周”的系列活动,让社区领导和居民了解了社区教育中心所做的工作,形成了广泛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了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了社区教育中心全体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密切了社区教育中心与各社区的联系,增强了社区教育中心工作的凝聚力,提升了社区教育中心的整体形象。

2.彰显学校老年教育特色

我们有定期定日的社区教育中心老年教育活动日,学校对每次活动的策划都紧紧围绕“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学理念,定期组织开展老年电脑班、舞蹈班、音乐班的培训。教育中心艺术团参加第三、第四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录制,参加省市全民学习周开幕式、广场舞大赛等,开展健康知识、法律法规等讲座活动。

3.青少年假日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制定了立足本土,有针对性、教育性、实践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的活动方案。社区各所居民学校中小学生参与了演讲、科普体验、征文、趣味运动会、参观农科教基地等多项活动。

4.抓好有利时机,开展法制教育校园行活动

学校组织社区法制志愿者精心创作、编排适合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法制类节目,于每年秋季分赴全市各教育集团演出。通过志愿者活跃普法的内容和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师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出社区教育特色。

5.搭建多种活动载体,让社区教育之花争奇斗艳

学校利用科普宣传周制订实施计划,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把丰富多彩的科普文化带给社区居民;利用全民阅读日开展社区居民阅读竞赛,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利用法治宣传日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让社区居民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

三、新理念突出抓效

社区教育帮地方政府“解压”,替老百姓“润滑”,是服务性工作。所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必须突出抓实效。这个“效”字体现工作效率,看实际效果。我们的每项工作除了周密的计划外,还加强培训活动结束后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加强总结并做好台账资料。例如,我们在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上充分利用科技、农技、文化等部门现有的资源,每年多次组织专家赴各村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受训人数达万人以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取外培和内培相结合、基地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我们在社区教育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各大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进行相关报道,学校先后获得市、省、国家级荣誉。下面经验体会可供大家参考。

经验一:注重统筹协调,完善组织体系

(1)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学校联合社区充实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组成强大的社区教育领导班子,召开由社区教育中心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社区(居民学校)负责人参与的专题会议,明确工作职责,部署本年度社区教育工作,做到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2)社区教育中心每季度召集各专兼职人员召开工作会议,研讨活动开展情况,并建立了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社区居民学校为培训点的基地,做到培训有阵地,学习有内容,教学有教师。辖区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调发展,借势发展,相互配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

经验二:实施精致管理,创新日常工作

(1)完善机制促规范。为积极有效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学校每年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每月工作安排、各项工作目标要求及建立教师考勤、考核细则,并与当年绩效挂钩。

(2)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个性及能力特长,细化人员分工。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每月初,召开工作例会,组织教师对上月工作情况进行交流总结,对当月工作安排进行布置落实,不断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与主动作为的意识。

经验三:建设优质队伍,提升工作水平

社区教育工作量大面广,社区教育中心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分别建立了3支队伍。一是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学校8名专职教师分别承担社区教育的策划、组织、协调、指导、培训等工作。二是配实兼职教师。组建由机关、企事业骨干等组成一支兼职教师队伍,结合他们个人专长为社区教育提供专业教育培训。三是扩大志愿者队伍。社区教育中心志愿者队伍每年都在壮大,他们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社区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全力以赴为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教育服务工作提供帮助做出指导,以努力推动兼职教师和志愿者进一步做好社区的教育服务工作。

社区教育中心给每个居民学校配备了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建立和完善社区专兼职教师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整体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社区教育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经验四:树立品牌意识,追求最佳实效

(1)积极参与,提升社区教育影响力。学校艺术团参加了市“五一”劳动者之歌晚会、全民学习周开幕式、首届广场舞大赛,连续两届参加了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等,扩大了社区教育在更大范围的影响力。

(2)整合资源,精诚合作。学校每年联合社区举办社区“邻里节”,为社区居民架起了一座互相沟通、增进理解、联络感情的桥梁。

(3)拓展服务领域,树立学校品牌。作为教育人,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两年来,学校艺术团分赴市区和各乡镇学校开展巡演活动达30多场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打造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校特色品牌。

经验五:重视信息载体功能,提高学校知名度

围绕学校所做工作,始终坚持有活动、有总结、有报道。通过信息载体的传媒途径,让每位教师教育实践的经验成果得以宣传,不同时期、不同要求的实践内容有所创新。近年来,我们社区教育的经验报道被中国社区网、江苏学习在线等网络媒体录用数百篇,学校科普经验介绍登上了省级报刊。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创新工作社区教育
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供电企业建立群众的党建工作
创新基层党建 实现有效覆盖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创新工作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