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眼科护理管理理念的提升及重要意义

2017-01-20黄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眼科科室护理人员

黄冉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408200

新形势下眼科护理管理理念的提升及重要意义

黄冉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408200

眼科是临床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科室,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要护理管理人员以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全面的做好护理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基于此,该研究探讨了新形式下眼科护理管理理念提升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旨在为眼科护理管理措施的制定及理念的提升提供参考。

新形式;眼科;护理管理理念;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不断提高专科设备及技术水平,是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新形式下,医护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越来越高,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并科学进行管理工作。对于眼科来说,其护理管理工作具有比较强的特殊性,要想达到理想的护理管理效果,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护理管理理念。

1 眼科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跌倒、坠床、暗室碰伤

不同程度视力障碍为眼科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地面清洁时,水迹未能及时清理干净,残留在地面中;未合理摆放病房内的各种物品、设施,导致在病室内形成障碍;患者长时间卧床后,起床或站立时容易发生眩晕等,上述因素的存在导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暗室碰伤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提高。此外,部分患者年龄比较大,而护理人员未能及时设置床挡措施,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1.2 用药隐患

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使用比较多的药物,如扩瞳药物、缩瞳药物、备用药物等,摆放时,如果未能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导致摆放混乱,存在用错药物的风险;护理人员不熟悉药物的剂量、剂型时,可能出现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的问题,降低患者用药安全;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药物配伍禁忌意识、告知注意事项意识时,也会使用药中的安全隐患风险增加[1]。

1.3 护士缺乏充足的业务知识

眼科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强度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护理效果,并影响护理人员秉持的护理管理理念,当护理人员缺乏充足的业务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及责任心意识较差时,会使护理管理管理工作中存在风险隐患,如青光眼患者主诉疼痛时,护理人员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及时报告医生,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2]。

1.4 健康教育不到位

未能良好地掌握疾病康复的知识,导致健康宣教内容缺乏全面性,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如视网膜脱落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与惰性气体注入方式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不要乘坐飞机。如果健康教育过程中并未告知,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 眼科护理管理理念提升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引导科室内的护理人员树立全局意识,全员出谋划策,以科室特点为依据,制定适合的护理管理计划及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明确所有护理人员的分工及责任,以保证工作效果。除本院科室中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外,眼科还应放眼国内外各家医院,充分的借鉴成功的工作经验,促使本科室的护理管理理念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局面,通过科学护理管理措施的提升,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于日常护理中融入管理,形成全员管理的局面,以提升管理效果[3]。培养护理人员的协作精神及奉献精神,积极、热情地投身于护理工作中,创一流服务。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并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薪酬、奖励等挂钩,激发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及战略意识,认真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此外,还应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将患者放置在服务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关心、爱护患者,解决患者的各种困难,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2 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在科室内部,以重点工作得到保障为基础,构建科学的“管理链”,主线为护士长、护理骨干,分层级管理,对各层级中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的配置,以最大化的人力资源的合力,提升护理效果。以护理中心环节为圆心,辐射至外围,形成环环相扣的护理小组,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中,对重点人才的任用格外重视,并营造良好发挥及创造空间,充分运用其能力及思维,保证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4]。此外,管理者在管理护理人员资源时,还应注重开展思想沟通及心理疏导工作,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管理者应对此形成充分的认识,双向沟通,有针对性的指导,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2.3 广泛开展培训工作

眼科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引进各种新技术、新项目,以形成专科特色。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因此,科室应广泛的开展培训工作,以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不断的提升,适应科室的发展速度。目前,培训护理人员的方法主要有3种:①个人学习法:经集体培训之后,将培训内容整理成学习资料,发放给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丰富理论知识;②集体学习:新的项目或理论引进后,先培训护士长,待护士长掌握后,在科室内部以集体学习的方式传授掌握的技术及理论,具体形式包含专题讲座及讨论、实际操作等;③互相学习:采取帮带的形式,并结合轮转,由护理骨干人员帮助其他的护理人员,共同进步,共同提升,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5]。

2.4 做好物品及设备管理工作

物品摆放不整齐为导致眼科患者不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提升护理管理理念过程中,还应认真做好物品管理工作。针对眼科中常用的物品设施,按照相关的规定,明确摆放各种物品,并认真开展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另外,眼科中有比较多的贵重设备,管理这些设备时,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如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设备、维护设备等,非操作人员不允许随意使用贵重设备等,避免设备频繁的出现故障,以便顺利开展各种诊治及医疗活动。

3 提升眼科护理管理理念的重要意义

3.1 提升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尤其特殊性极高的眼科,因此,护理管理作为保障护理质量的主要措施,受到医院及科室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理念为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理念得到提升后,有利于管理者更为有效地开展护理管理工作,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有序的开展。同时,在护理管理理念指导下,整个眼科内部的护理人员均参与到护理管理中,使管理渗入到每个工作环节中,切实提升了整体的护理质量,减少了风险事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6]。据研究显示,眼科临床中,未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护理理念之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在89~93分之间,而采取提升措施,使护理人员在以人文本理念指导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上升至之95~98.5分之间,效果明显。

3.2 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与其他科室相比,眼科患者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受到视力障碍的影响,日常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加之患者缺乏对疾病、治疗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患者心理处于不良状态中,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风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遵医嘱程度,不利于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开展,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而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后,护理人员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将患者放置在护理的中心位置,尊重、爱护、关爱患者,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7]。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通过相应措施提升护理管理理念后,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黄思建,吴素虹,卢素芬.创建眼科专科特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J].齐鲁护理杂志,2013,26(4):104-106.

[2]高伟,汪芳,游晓伟.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8(22):181.

[3]张婷婷,刘素平,白昊.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9(20):227.

[4]郝廷静.JCI标准下眼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5,28(1):112-113.

[5]李艳春,宋梅娟.解析护士长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对工作人员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3): 179,183.

[6]郑伟玉.“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1(23):190-191.

[7]徐群.护理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8(5):49,68-69.

R47

A

1672-5654(2017)05(a)-0137-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137

2017-02-07)

黄冉(1981-),男,重庆合川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科护理。

猜你喜欢

眼科科室护理人员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爱紧张的猫大夫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