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动机理论在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7-01-05闫昱

关键词:翻转课堂

闫昱

摘 要:ARCS理论中注意、相关、自信和满足4个要素是一个整体,没有主次之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可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系统考虑这4个要素的设计,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教学实施的无效或失败。基于ARCS理论设计的翻转课堂,将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着眼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强化维持学习者的兴趣,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关键词:ARCS动机理论;音乐教学法;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68-03

ARCS动机理论是一种启发性的模式,是教师通过了解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分析学生的动机状况,确定动机的重点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

一、理解ARCS理论四要素

ARCS理论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M·凯勒(John.M.Kell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动机设计模型。它的理论基础是Keller的动机-成绩-教学影响理论。Keller将动机理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研究以及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解释教学活动。因此,这个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理论,而不是微观的理论。Keller整合了许多动机研究的成果,将动机理论、动机策略与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机激励的四要素,并阐述了动机设计的流程。

所谓ARCS四要素,是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4个英文的首字母组成。

在凯勒看来,上述4个要素代表了4类主要的动机策略,在教学中围绕这4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动机状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动机策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1.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激发动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必须被激起并维持,这是进行个体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常常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例如幽默的话题、新闻热点、精彩视频等,这个阶段属于知觉唤醒,是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做好准备,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二个阶段激发探究的效果。教学设计中,要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从学生初步的好奇心引发到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完成注意的第三个阶段:注意的维持阶段。注意的维持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关联,是让学生发现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是与他们有关联的。或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或是新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经常会问,我们所学的内容对我们今后就业是否有用、对我们继续学习深造有什么作用等。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和继续求学等现实问题的直接困扰,学生对于所学课程以及所学内容是否与个体相关联,是影响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关联的建立,不仅要使用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的语句、事例或概念,达到熟悉化。同时还要进行目标定向,向学生说明教学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价值、是否具有实用性。此外,通过谈话、问卷、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将教学与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进行动机匹配,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3.自信,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教学中的不同阶段,要给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产生自信。自信来自于有意义的成功,有意义的成功来自于战胜困难后的心理感受。教师在设定目标时,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要难易适中,要有层级性。目标设定太高只有个别学生能够达到,而大多数学生努力也不能完成,就会造成即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也很实用,但也没有信心去完成,甚至会产生放弃的想法。相反,目标设定太低,无需太多努力就能轻易完成,学生缺少对学习的挑战性,也会削减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对成功的期望。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持续的关注学生,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感受到努力后获得成功的过程带来的自信心。

4.满足,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每个个体对于学习结果都有一定的期望,当学习结果达到学习者的期望时,学习者心理上就会获得满足,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对于学生每一步努力所获得的成果给予公平的评价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甚至是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获得进一步成功,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赞扬。

二、ARCS理论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音乐教学法》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密切的一门课程。由于教材的侧重点和培养方向的差异在高师音乐专业中通常也被称为“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该课程的重要任务旨在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指导。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从学习者向教育者转变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学生日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必备的职业技能,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而言,ARCS理论具有双重的意义和作用。

1.直接影响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对于《音乐教学法》课程的认识就存在各种差异,在学习之前,有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的错误认识,一种学生错误的理解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考试的时候背一背书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还有一种学生觉得日后给中小学生上课是很容易的事情,无非是弹、唱、舞等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者多看一些中小学教学录像,照着样子学下来就可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ARCS动机理论,每次上课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在相关的书本和视频中找出其理论依据,并以小组的方式,提供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和设计方案,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思考,并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要知道怎样设计课程,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来设计,是否有更多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得到激励和满足。

2.间接作用于日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音乐教学法》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理论和技能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将一些教学思想、设计理念、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所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ARCS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不仅会对学生本门课程当前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日后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ARCS理论,从学生学习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日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三、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ARCS动机理论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动机状况的了解,分析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从而确定动机激励的策略,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否能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并有效发挥作用,关键还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指导学生的动机。

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为了能够使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岗位的要求,各个学校对于学生的音乐师范技能也更加重视。因此,对《音乐教学法》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也不断的加强。就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音乐教学法》的课程性质而言,结合ARCS理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突出“关联”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当代大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各个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会紧密联系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具有实用性的相关课程。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是否对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就业“关联”,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首要问题。而《音乐教学法》课程是结合演唱、演奏、伴奏、弹唱、舞蹈、乐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系列课程,进行综合运用的一门课程,本身具备新知识与原知识、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特点。为此,在《音乐教学法》的第一节课,我和学生讨论交流诸如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情况有何了解?对毕业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有什么规划?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顺利就业还有哪些差距等一系列与每个学生都有“关联”的话题。在讨论中,当然有的问题学生不能马上阐述清楚,那就作为一个课后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法》与其个体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整体设计,吸引维持学生的“注意”。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整体构思,精心设计。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力争做到与时俱进。为了能够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结合《音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一部分章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另一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该课程现有在线课程资源较少,因此可采用分享其他高校课程和本校教学团队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在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制作时,要内容精炼,形式新颖,讲解生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部分多采用设计音乐游戏、经典教学视频评议、热点话题讨论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安排在不同教学时段进行,层层递进,以维持学生的“注意”。

3.强调实践,在团队合作中树立“自信”。《音乐教学法》中有大量的音乐活动、合作练习以及课堂模拟教学练习等实践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音乐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在实践环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内化、理解和应用。这与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和应用的过程放在教室内,具有极高的结合度。因此,可将学生划分(或者学生自由组合)为多个小组,各小组在课前进行设计、学习、讨论、角色划分,在课堂内进行实践和展示。这种方式有利于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合作和交流。同学在团队合作中,不仅培养了合作、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此外还在课堂的展示过程中树立了自信。

4.多元评价,在成果对比中获得“满足”。基于ARCS理论的要素,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总的课程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本门课程不同阶段的目标、知识点、重点、难点。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翻转课堂的需要提前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把教学知识点、目标、重点、难点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记忆和掌握新知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易于查找学生知识漏洞的问题紧密相连。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就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基础差异等因素,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的程度和学习目标达成的程度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积极鼓励和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使学生获得“满足”,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理论中注意、相关、自信和满足4个要素是一个整体,没有主要次要之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可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系统考虑这4个要素的设计,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教学实施的无效或失败。基于ARCS理论设计的翻转课堂,将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着眼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强化维持学习者的兴趣,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

〔2〕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3〕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4).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给予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5〕任娜,王梅,庞娇.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2).

〔6〕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7〕赵呈领,徐晶晶,刘清堂.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

〔8〕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
扬翻转之风帆,激课堂之精彩
备考史密斯玩转“翻转课堂”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关于“翻转课堂式教学”的探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