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11-25钱丽平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泪管泪囊造口术

钱丽平

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钱丽平

目的:观察和分析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32例(38眼)的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改良组(16例20眼)和传统组(16例18眼)。给予改良组患者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给予传统组患者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改良组中治愈率90%,总有效率为95%;传统组中治愈率44.44%,总有效率为66.67%。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造口术治疗优于传统形式治疗,改良式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具有效果佳、创口小、恢复快的特点。

鼻内镜 改良 鼻腔造口术

微创技术的成熟发展使得鼻内镜下鼻腔造口术得到广泛引用,改良式鼻内镜泪囊造口术更加优于传统鼻腔造口术,其原因是创口更小,恢复更快,具有不损伤外观的特点[1]。我院选取了收治的32例38眼的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32例38眼的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的患者中分为两组做观察治疗。分别做如下安排:改良组有16例20眼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4±3.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10.4±1.8)年,双眼存在病灶有3例;传统组有16例18眼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4.1±3.5)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11.1±1.7)年,双眼存在病灶有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双眼存在病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体位实施局部麻醉。通过鼻内窥镜观察,确定泪囊位置,找到中鼻甲前端大概8mm处定为泪囊上界,中鼻甲腋前部下方约4mm的位置定为泪囊的下界,将钩突前缘部位定为泪囊的后界,定好位后,用手术刀在其上做一个小半圆的切口,直接切至骨壁处,将黏骨膜向后方剥离,鼻腔外侧骨壁处暴露出了上颌骨额突和泪骨,上边与中鼻甲根部附着位置的上方齐平,后方到达钩突前缘位置,使用下鼻甲剪小心剪开钩突前缘处的黏骨膜,将鼻腔外侧壁的黏骨膜瓣变成了基地处在其上部的位置,并将其向上翻转到嗅裂部位后进行简单固定,通过钩突前缘处找出位于上颌骨额突出处和泪骨处之间的骨缝,使用咬骨钳小心探入到骨缝处,咬住鼻腔外侧壁骨质并去除侧壁骨质,使得鼻泪管显露出来,逐渐将方向向前上方处小心拉扯以扩大骨窗,使泪囊完全显露出来,在此处应注意按照患者泪囊的大小来进行骨窗大小的扩大定位,通过骨窗所造的大小使得医生能充分观察患者泪囊及其位置上端的鼻泪管,上端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约为1.1cm或者需要达到患者实际泪总管的高度,其横径长度需按照患者泪囊直径的一半取值。咬骨钳未咬除的部分骨质需要用手术电钻彻底清理干净,在使用探针通过泪小点和泪总管探入到达泪囊后,用镰状手术刀切开泪囊作“工”字型切口,形成蒂在后方的黏膜瓣,并向后翻起带蒂的黏骨膜瓣,让带蒂黏骨膜瓣轻覆粘连在鼻腔外侧的骨壁上,再将浸润了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至饱和状态的明胶海绵轻贴使其轻压鼻腔黏膜瓣,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医师可选择将患者的鼻腔黏膜与明胶海绵稍微缝线固定,将修剪后的黏膜瓣轻贴在鼻腔骨口前处部位的鼻腔侧骨壁表面。再为患者作造口术结尾清理。

1.3 术后处理 将少量明胶海绵轻覆在鼻腔造口的位置,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4d,以此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术后反应,并每天4次给患者做眼部护理,使用含有抗生素激素的滴眼液替患者滴眼,在术后1d后开始为患者冲洗泪道,每4mL生理盐水配5mg的地塞米松,为期为5d的护理每天进行1次冲洗。患者出院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建议患者1~2周回医院做泪道冲洗1次,直至1个月后根据复查情况再行诊断。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照卫生部对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①治愈:患者表面症状溢泪完全控制,泪道通过冲洗畅通,通过内窥镜检查中鼻甲前端的鼻腔外侧有形成清晰的泪囊造口,内部无黏脓性液体发生及上皮化完全控制。②好转:患者表面症状溢泪控制有明显减轻,泪道通过冲洗或者进行加压的方式冲洗后可以基本达到畅通的效果,通过内窥镜检查中鼻甲前端的鼻腔外侧有形成造口,上皮化、黏脓性液体等症状有所减轻。③无效:患者表面依旧溢泪严重,泪道通过冲洗或者进行加压式充气依旧无法畅通,鼻内镜下观察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造口闭锁,上皮化、黏脓性液体等症状并无任何缓解。

1.5 统计学方法 观察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愈率=(治愈眼数)/总眼数×100%;总有效率=(治愈眼数+好转眼数)/总眼数×100%。本研究数据采用SPP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改良组16例20眼,无效1眼,治愈率达90%,总有效率为95%;传统组16例18眼,无效6眼,治愈率为44.44%,总有效率66.67%。见表1。

表1 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 (例)

3 讨 论

通过手术行眼睑部位切开进行鼻腔泪囊的吻合术是传统的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最为重要的一步,其主要操作方式是将鼻黏膜与泪囊黏膜两部分分开进行吻合手术操作。大致步骤是先全部切开患者眼部从眼睑处的皮肤到鼻腔黏膜处,将内毗韧带行切断操作,此种手术给患者造成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创伤面大,且在行此手术时,医师因为视距变小且操作空间只能局限在泪囊鼻腔处,且其后瓣造口过小,导致了实际操作中只能放弃吻合后瓣。

改良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是基于传统鼻腔吻合术的基础上研究发展起来的,其治疗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的病症有显著疗效且较之前的吻合术更加安全[2]。改良式鼻腔内镜泪囊造口术相较于传统的吻合术的主要优点有:改良式造口术对患者面部不需行大面积的切口,在患者术后也不会遗留瘢痕等影响美观的问题;改良式造口术不要切开患者面部肌肤,分离眼轮匝肌、切断内毗韧带等复杂的手术操作,只需要从鼻腔黏膜到泪囊内侧壁切开造口即可,使得手术造成的创伤面小、出血量少;改良式造口术不需要顾及术后患者面部出现瘫痕而造小而深的孔使得光线不易射入,吻合时操作较困难,改良式造口术就减少了手术后吻合的操作;改良造口术使患者不需担心眼睑肿胀的问题,也不会使得患者疼痛难忍,还可以在鼻内镜下彻底检查患者鼻腔内状况;传统吻合术一旦失败无法再次进行二次手术,而改良式造口术如果失败可以再次进行手术,仍旧有可能使患者泪道再次畅通,且针对复发性慢性泪囊炎也同样适应。

总之,鼻内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造口术是基于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下研发的一种新型式鼻腔内窥手术,其改良了创口面积、手术方法等方面,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简单、安全、视野相对清晰,方便医生实施手术操作,让患者面部再无瘢痕,术后也不再担心因眼睑肿胀而导致的疼痛,改良式鼻腔泪囊造口术是一种治疗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明显的手术方式。

[1] 吴陆敬,何利兴,姜万富,等.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1):84~85.

[2] 李瑞恒,王丽英,孙煦.明胶海绵在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8,22(4):381~382.

(编审:马 涛)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modified lacrimal sac under nasal endoscope

Department of facial features, Xiny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nyu 338000,Jiangxi
QIAN Li-ping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asal endoscopic modified lacrimal sac. Methods:32 cases (38 ey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improved group (20 cases,16 eyes) and traditional group (18 eyes of 16 cases). The improv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modified lacrimal sac, and traditiona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nasal cavity and lacrimal sac anastomosis were given. And i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Results: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all cases. The cure rate was 9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 in the improved group. The cure rate was 44.44%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6.67%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Conclusion:endoscopic modified lacrimal sac marsupialization treatment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d 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with good effect, small wound, restore fast.

Nasal endoscopic;Modified;Nasal surgery

R779.6

A

1671-8054(2016)05-0041-02

新余市中医院五官科 江西新余 338000

新余市科技项目

2016-07-23收稿,2016-09-11修回

猜你喜欢

泪管泪囊造口术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风险增高
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