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2016-11-11朱琳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慕课

朱琳

摘 要: 针对当今高校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现状,首先分别给出传统教学和慕课教学的特点及优缺点,然后通过比较,提出慕课结合传统教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最后给出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评估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慕课 传统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

引言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一是教育质量,二是教育公平,三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欠缺。上述问题源于我国传统教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创新体制僵化、大学质量评估和管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研究显示,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掌握课堂内容的5%,效率甚至低于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和视听结合模式;小组讨论的模式下,学生可掌握50%的学习内容;通过实践练习或采用向别人教授等方式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效率可达到75%甚至90%。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其必要性。因此,结合网络技术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改革模式研究和发展的新趋势。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其实早在1962年,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Douglas Engelbart在《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概念框架》的研究计划中就强调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增进智慧的协作工具加以应用的可能性。但受当时计算机水平限制,慕课发展缓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放在互联网上,吸引了世界各地16万名学生,正式开启慕课教学模式。2012年,麻省理工和哈佛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网络在线教学计划。2013年9月,北大首推七门慕课,10月,清华也陆续推出系列慕课,上海交大紧随其后,并与近日自主研发了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首次打通了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的慕课学分互认。此后,慕课走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及大众的视线,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慕课不仅揭开了课程全球化的崭新一页,而且意味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慕课由于自身的缺陷,如学分认可,课程完成度等,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此,利用现代学习理论,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探索慕课结合传统教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为以老师为主体,通过黑板或多媒体的形式传授知识。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和老师是面对面的教学,因此,对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管束作用。2.传统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掌控的同时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传统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例题、提问、讨论、启发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但传统教学法存在很多问题:以大学数学教学为例,基本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加粉笔,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无味,对知识点难以理解和吸收,同时板书会浪费大量教学时间。其次,传统教学的授课内容对一些自制力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会相对单一,而且教学资源和教学学习材料会显得相对缺乏,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及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再者,传统教学的受教对象有限,主要是面对学生的讲解和传授,而对于一些没有经济能力上学而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受教者而言,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慕课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大规模性: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而是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教学资源;2.完全公开的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协议;3.网络课程:不再是面对面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上课更有主动性。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时,学习精力会相对被动学习更加集中,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学习进度,对难的知识点,可以放慢或者倒退多听几遍,而对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可以自主跳过。2.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学生什么时候上课,上多长时间的课,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即使平时的10分钟的零碎时间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3.优质资源的共享是多元融合。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不受区域的影响,打破了专业、年龄、学校、国界的区分,大家在共同的平台上互相学习,讨论,营造了新型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慕课课程证书得到了高效承认,弥补了我国现今教学资源的不足。但慕课同样存在很多不足:1.慕课教学不能体现传统课堂师生互动间的欢快气氛及大家共同学习,互相进步,互相感染的氛围,同时对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2.不能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目前慕课还处在发展阶段,很多课程资源还比较缺乏,同时,慕课的制作成本及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要做出一堂好的慕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4.慕课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研究表明,不超过百分之10的学生能完成全部课程学习。

二、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及慕课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较:1.课程设计及制作视频手法的差别。传统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制作手法上有些死板,基本都是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设计和制作,这样的课程设计会让学生上课觉得很无趣,同时大部分制作出来的视频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学生没有观看的兴趣,当然也有很多名师制作的传统课程设计和教学视频更适合我国学生的学习。慕课的设计和制作手法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及自由性,在学生及受学者看来,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和视频更具有吸引性。2.教学方式的不同。传统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注重“教”,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因此,教师很自然地对学生的“学”没有注意太多,也不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类教学。在慕课平台上,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学生及受教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在专门的论坛讨论和学习,不论地理位置,全球不同的思想在这里发生碰撞,学生及受教者不论学历、年龄、能力都能参与进来,进行测验,与大家及教师沟通,激发学生及受教者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慕课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自制力差的学生学习。3.知识结构的不同。传统教学的视频主要是以课时为截断点,一集一集地进行讲授和播放,因此检索形式只能依靠关键词和简介,但是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因此会浪费大量时间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慕课是以小块知识点为核心及截断点,每集视频为一个知识点,因此学生及受教者在观看及查找的时候效率会更高,同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4.慕课教学对整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要求很高,但传统教学一般是一个班级一个课程一个教师,因此相对注重单个教师的教学能力。

虽然传统教学和慕课教学比较显得很弱势,但是通过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的优缺点可以知道,慕课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校园氛围和师生间的共同生活和锻炼对一个大学生的成长和后续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校园里的学习和网上在线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三、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评估的研究

为弥补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各自的不足,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提出,慕课结合传统教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专业特点及学生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对于学生素质较高的一类综合性大学及理工类专业,可以考虑采取“慕课模式+课堂研讨”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素质一般的二三类大学或学院及以人文、社科为主,或者需要实验的学科专业,可以考虑应用“传统教学为主,慕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以我校学生为例,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为500分上下,总体平均水平和国内一流大学或者一本高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不高。因此,虽然我校为工科类院校,但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大部分教师的自身条件,对于我校学生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而对有些知识点相对简单,可以考虑让学生课后通过慕课进行自学补充,并在下堂课以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课后进行了相关学习。当然,我校也可以通过选拔,实施小面积的慕课分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通过提问、追问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网上平台所学知识点的讨论,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开口,多总结,最后对学生的学习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可以考虑设计如下教学评估体系: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不再是原来的三七开,可以考虑为五五对开,即学生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中平时作业20%,网络课程学习表现20%,课堂表现10%。

调查研究表明,传统教学班级和混合式教学班级在浅层次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深层次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有显著差异,混合式教学班级课外学习人数大概为54%左右,传统教学班级课外学习人数仅为10%左右。此外,在一些好的985类的高校,有大概79%愿意选择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仅有21%学生愿意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但对于二三本院校,学生可能更愿意接受传统教学模式。

结语

本文给出慕课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优缺点,并根据高校现状提出慕课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及对高校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2]李冬琴.“慕课”潮流之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课堂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4(83).

[3]张景兰.“以学为主”的“慕课”理念对高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启示[J].淮南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

[4]陈亚峰,马连志,乔海霞.MOOC环境下的中职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技术,2014(11).

[5]周东华.关于慕课理念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6]李蓓.高校慕课(MOOC)发展模式新探索[J].文教研究,2014(7).

基金项目:南昌工程学院2014年校级教改重点资助项目(2014JG005)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慕课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