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武术校本课程的研制和应用

2016-07-26高灿玉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校本课程

高灿玉

[摘 要]武术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就为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形成以武术为核心的系列校本课程。本文在分析高中武术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存在问题恶基础上,探究武术校本课程深化开发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国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为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渗透在教学中。武术体育课程集文化和身体锻炼结合在一起,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素材。

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淡漠

武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积累,并发展为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体育课程来说多以西方体育为主,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却处于边缘地位。武术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将健身、欣赏、教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多功能价值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和冲突,人们的传统情感越来越淡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武术也受到了西方体育思想的冲击。中国体育无论是在民间和学校的传承都面临着不断地削弱,武术精神和武术文化也失去了原有的土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要求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武术作为重要的资源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素材,也成为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

二、高中武术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鼓励地方根据地区文化和学生特点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在开发的过程中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性,过分追求新课程改革的表面现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也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校本课程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缺乏专家的指导,缺乏课程组的评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目前的高中来说,一方面面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新课程监督,积极地模仿一些新型改革模式,从表面上追求更多的花样和活力;另一方面在高考的压力下,学校又将重点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在脚踏实地地搞应试教育,校本课程出现匆匆开发,草草收场的现象。

(二)随意性

中国武术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太极拳、洪拳、剑术、三节棍、太祖拳等,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武术内容,但是从实践中看,内容存在着随意性的特征。很多学校为了避免教育直属部门的监督,采用“人有我也有”的原则,要么随意拿《体育与健康》中的“武术”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要么参观和访问其他学校开设了哪些课程,本校也模仿开设,从而造成课程内容混淆,枯燥乏味,缺乏内涵,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教育价值也得不到认同;另外,一些学校没有考虑本校的教学条件、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的需求,随意拿各流派的传统武术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甚至用“封建残余意识”和“练武增功”的非科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单一性

武术校本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呈现出单一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武术校本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技术的讲解、示范和训练,忽视文化的渗透;二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中学武术课程大多采用的是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武术动作的要领,然后从各个角度进行示范,学生通过不断的模仿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各种武术活动中而没有变化;三是,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以测验成绩为主的定量评价和以教师为主导的终结性评价在武术校本课程中一致处于主导地位。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对学生的多元化要求,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三、武术校本课程深化开发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课程认识,明确目标

课程认识指的是学校领导、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以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这关系着校本课程的实践成效。如果没有校级领导对课程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如果没有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正确认识,就可能形成课程开发和实践的形式化和模仿性;如果没有学生对武术课程的正确认识,课程的实施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动力。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负责人,应该在正确的认识理念的支撑下,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武术课程的专业知识,并到全国各地武术校本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形成系统的武术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武术运动,加强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通过武术训练,掌握技击技术,提高自我防身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科学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战训练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论学习和身体训练,感受武术的魅力,培养敢于拼搏、敢于求职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二)课程内容强调提炼和整合

中国武术是丰富多彩的,功法五花八门,形式多样,套路种类繁多。这些宝贵的武术财富和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高中武术并不能囊括所有的武术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高中的学科教学特点精简武术内容,不断地提炼和整合,形成充满特色的武术校本课程。在本次的校本课程中,将武术教学内容分成五个主题,武术基本理论与武德修养的讲述;武术套路练习、散打基本技术、女子防身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主题进行具体内容上的筛选,并在考虑整个学期内容的基础上划分每一个课时的基本内容,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武术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武术基本理论和基本动作学习的基础上,从武术中选择几门具体的课程,如太极拳、剑术等具体的武术课程,形成以武术校本课程为核心,其他武术课程为支撑的武术校本课程体系。

(三)评价要多元化

课程评价是检验武术课程开发与实践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武术校本课程的评价绝不是为了筛选武术动作和武术技能高的学生,而是要突出评价对学生和教学的激励。这就需要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能、技能等显性的可以测量的要素,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感体验、心理素质等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在评价中不仅关注学期末的终结评价,而且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程中的表现,以表扬和积极的评价为主,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转变。同时,要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对武术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评价的单一主体无法满足课程评价的多样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评,正确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武术学习;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增加评价的乐趣。多主体互评和自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很多中小学得到了实践,但是在开发中也呈现出盲目性、随意性和单一性的不足。武术校本课程要从形式走向内涵,需要提高课程认识,明确目标;课程内容强调提炼和整合;评价的多元化,来提高中国武术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适合性,形成武术校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郭玉亭,龚诗勇. 中学武术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应用——以上海培佳双语学校为案例[J]. 搏击(武术科学),2014,06:68-71.

[2]汤俊波,刘鑫,杨博宇,孙馨. 普通高中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研[J]. 当代体育科技,2014,24:133-134.

[3]孙宏茹,马占武,袁源. 沧州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3:122-125.

[4]施明雅. 武术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实验小学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6:186+188.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校本课程
中国武术,中国魂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