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构建与应用

2016-07-18独军利范念龙

西部金融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

独军利 范念龙

摘 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运行和融资环境指数构建的基础上,选取衡量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数量、价格和风险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等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构建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从稳定性、趋势性、应用性等方面对不同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使用CRITIC法构建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小微企业监测指数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指数;CRITIC法

一、引言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务院历来重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要求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国内外在定性方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比较多,而在量化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鲜有涉及。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一个融合“量、价、风险”等因素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为宏观决策提供可持续的监测指标,综合反映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

二、研究文献综述与评价

(一)国内外企业融资成本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理论阐释诸方面。麦金农(1973)和爱德华·肖(1973)提出的“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管制造成金融抑制,使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发挥,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梅耶思和麦基里夫(1984)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了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发现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人的反向选择,客观上将限制企业的外部融资。博格和尤戴尔(1998)提出“关系型融资假说”,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通过长期和多渠道的接触可以使银行了解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尽管我国对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的研究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明显提高。钟朋荣(1999)通过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比较少的自身缺陷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盛松成(2011)用典型调查和金融统计数据相互印证,说明了中小企业对融资状况感受较差的原因,并从加快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轻企业税负、推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巴曙松(2013)研究了金融转型中的小微企业融资创新问题,并指出了我国小微企业未来的融资发展方向。于华金(2014)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融资贵不仅仅是利率因素造成的,更多地与小微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和不透明性有关,中介费用也影响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重要因素。薛欣迪、王秀山(2015)对辽宁省4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揭示了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从资金缺口、借款渠道、可接受的融资成本等方面指出了小微企业融资堪忧的现状。

(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量化实践

在小微企业融资状况量化问题上,国内个别单位和研究机构都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邮储银行联合经济日报社利用小微企业客户数据和相关调查数据,编制了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渣打银行用全国近600家中小企业月度调查结果数据编制了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用来衡量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信用现状和未来三个月的预期状况。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农商行,编制并发布了上财-上海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综合指数(FEI),从融资成本、规模、需求、约束等方面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问题。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从2012年开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企业端了解其融资状况,最终形成资金状况指数、融资环境指数、融资成本指数以及未来一季度的资金状况等数据成果。知名的金融搜索平台融360结合在线数据,编制了中国小微企业普惠指数,是国内首个以指数形式来衡量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现状的指标体系。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在如何量化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上还不多见。FEI指数和人民银行企业民间融资调查虽有所涉及量化融资成本问题,但都是通过企业端的调查获得,未能综合利用中介机构端的数据。为形成对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有效监测,本文基于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标准化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监测信息系统数据资源,构建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

三、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的构建

(一)指标选取

本文根据现有可获得的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遵循科学性、可测性、可靠性三原则,最终从8个备选指标中确定6个指标进行指数构建(见表1)。

本文在指标选择选取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来源的多样化,尽量从多角度来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最终选择了2个数量指标、2个价格指标和2个风险指标,力图从数量、价格、风险“三位一体”地构建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在6个指标中,2个价格指标(新发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和1个风险指标(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属于逆向指标,为了使指数构建更为科学,并保证不同指标之间量纲统一,本文对其进行取倒数百分比变换,最终得到所需数据。

(二)指数构建

1、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数

(1)适用性检验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之前,需要考察原始变量是否适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KMO检验,KMO值为0.579,证明所选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求特征根

根据特征根来看,有3个特征根大于1,抽取三个主成分的时候,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1.099%,因此,抽取三个主成分即可满足分析需求。

(3)主成分抽取

通过抽取3个主成分,得到三个主成分的模型为:

(4)综合得分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每个主成分的得分,每个得分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消除了各变量之间量纲不同的影响。鉴于本文选择了三个主成分,所以取前三个特征根的占比为其权重更为合适,确保了权重之和为1。前三个特征根分别为3.159、1.284和1.023,所以三个主成分的权重分别是0.578、0.235和0.187。

最终得出主成分分析法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计算公式:

2、变异系数法构建指数

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得到指标的权重。基本做法是:消除各项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的影响,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为:

根据各个指标权重,计算每个时间点上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最终得到按照变异系数法构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见图2)。

3、CRITIC法构建指数

经过计算,得出各个时间点上观测的综合监测指数得分,并得到按照CRITIC法构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图3)。

四、指数构建方法选择和适用性分析

(一)三种方法比较与选择

1、稳定性。从三种方法的表现看,CRITIC法与变异系数法走势几乎一致,稳定性均较好。主成分分析法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

2、趋势性。从趋势看,2014年以来,三种方法编制的指数均有一个先向下而后向上的趋势。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趋势更为接近。主成分法虽然趋势性很突出,但显示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与调查中企业感受一致性不强。

3、应用性。从权重计算过程看,CRITIC法权重确定过程相对简单,综合考虑了指标本身以及其他指标之间的信息,在权重确定上更为科学,较能真实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化趋势。变异系数法权重确定过程全赖于指标本身的标准差和平均数大小,与其他指标关系不大。主成分分析法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较为复杂,所得数据波动性较大,不能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整体趋势。

综上所述,通过稳定性、趋势性和应用性的比较,本文选择CRITIC法构建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

(二)指数适用性分析

从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以下简称指数)与相关指标走势来看,用CRITIC法构建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将数量、价格、风险因素充分进行了综合评价,很好地体现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整体状况。

结合指数来看,2014年以来,整个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呈现波动向上趋势。2014年11月,小微企业融资状况达到了低点,此时人民银行宣布非对称降低基准利率,恰逢其时。之后三个月,指数连续上升,在2015年2月达到近期高点。但随着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利率的反弹,导致融资状况出现连续下降。随着5、6月份央行降息政策的连续实施,指数于8、9月份连续出现向好局面,接近历史高点,说明本文所构建的综合监测指数与相关指标所反映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契合度较高,能够综合评价和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变动情况。

五、监测指数的应用方向

基于稳定性、趋势性和应用性比较,运用CRITIC赋权法所编制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更符合实际情况,能更好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变动特征。在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监测中,可以运用构建的综合指数进行持续监测,跟踪分析研究货币政策调整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具体来讲,本文构建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可用于:

多维度衡量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在衡量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整体情况的同时,还可以从纵横两维度进行监测。一是纵向反映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变化趋势。二是编制全国及各个省市的区域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指数进行横向比较。

预研预判小微企业融资状况。以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综合监测指数为基础,预测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变动趋势,及时发现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发放贷款,保障融资成本防止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加剧。

参考文献

[1]麦金农.经济发展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格致出版社,2015.

[3]Berger,A.N,Udell,G.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ourna of Business,

1995,68,351-282。

[4]盛松成.为什么银行和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感觉不一样[N].金融时报.2011-09-15.

[5]于华金.融资贵不但是利率因素[J].中国金融.2014,(18):15-19.

[6]林川成.?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路径探讨[J].中国外资.2011,(21):90-91.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mall micro-enterprise

financing situati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index

DU Junli FAN Nianlong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bout small micro-enterprise running and financing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elects some indicators about small micro-enterprise financing situation of quantity, price and risk. In this pape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RITIC method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small micro-enterprise financing situati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index. By comparing different methods from stability, trends and application, the paper finally constructs a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 financing situati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index by using CRITIC metho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index, and explor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pplications .

Keywords: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 financing situation; index; CRITIC method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中国文具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的创新策略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