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7-18尹记辉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尹记辉(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分析

尹记辉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肠套叠患儿作为观察目标,根据患儿发病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将其分为甲组(n=54,间隔时间<12 h)、乙组(n=44,间隔时间为12~24 h)、丙组(n=30,间隔时间≥24 h),3组患儿均接受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3组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甲组、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

肠套叠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指人体肠管中的两部分发生了相互套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回肠末端肠管套入结肠中引起的回结肠型肠套叠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肠套叠。肠套叠具体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情况,多数小儿肠套叠都是急性发作。肠套叠发生之后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病时间过长导致小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从而发生肠坏死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肠套叠患儿作为观察目标,现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肠套叠患儿作为观察目标,其中男性患儿75例,女性患儿53例,患儿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3.5±0.2)岁,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间隔2~85 h,平均时间(44.7±2.5)h,根据患儿发病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将其分为甲组(n=54,间隔时间<12 h)、乙组(n=44,间隔时间为12~24 h)、丙组(n=30,间隔时间≥24 h),3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3组患儿均接受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在数字胃肠机的监控下,首先要检查患儿是否存在空气灌肠禁忌证,如腹膜炎、休克等,针对无禁忌证患儿需要在开始灌肠治疗前,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0.5 mg/kg,以实现镇静患儿的效果。将18F的Foley导管插入患儿直肠之中,球囊内注入15 mL气体,以实现扩张球囊的效果,防止出现气体或者Foley导管自肛门处泄露的情况,初始气体压力控制在8 kPa范围之内,一旦发现患儿存在肠套叠情况,套入肠管就会出现局部软组织密度影情况,并向充气结肠远侧逐渐突出,从而在充气结肠上端存在杯口征,此时需要将气压上调至13 kPa范围,但不能超过15 kPa。复位操作过程中一旦遭遇阻碍,可选择间歇性注气法,并对腹部包块进行按摩。若见腹部团块已经全部消失,则表示肠套叠复位治疗取得了成功,气体灌入≥3个回肠时,患儿则可保持安然入睡的状态。

1.3 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中得打的全部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予以分析处理,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将其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3组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甲组、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3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3 讨 论

肠套叠是临床中比较常见和多发的肠梗阻疾病,小儿患者是其高发人群,其中年龄≤2岁的患儿发生率最高,高达80%左右。回盲部出现游离情况,肠蠕动开始出现异常,最终导致肠功能出现失调的情况,阵发性腹痛、腹部肿块、呕吐、血便是肠套叠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小儿患者发生肠套叠之后,及时采取空气灌肠复位或者钡剂治疗,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度,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把握时机,并结合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效果,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3]。一般情况下,临床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是对患儿进行空气灌肠。空气灌肠的方式是替代硫酸钡灌肠诊断和治疗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与硫酸钡灌肠相比,空气灌肠的方式患者无需吸收过量的放射线剂量,在灌肠过程中一旦发现肠穿孔的情况,很可能导致钡剂溢入腹膜腔之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而且就算钡剂灌肠复位取得成功,钡剂在结肠之内也非常容易导致结块,导致排便受阻。空气灌肠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是方便操作,价格也比较低廉,缩短X线透照时间,可显著减少患儿对辐射剂量的吸收率,而且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儿因肠穿孔而导致的病死率[4]。空气灌肠复位也具有很多禁忌证。例如高热、精神萎靡不振、休克或者全身状况不佳的患儿不可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已经出现明显的腹膜炎症状或者胃肠道穿孔的患儿也不可进行空气灌肠[5]。

以往使用的单次充气复位治疗方法,复位的成功率仅在70%左右。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肠套叠患儿的空气灌肠复位术得到了良好的改进,若初次复位不成功或者效果不明显,可在患儿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的45~60 min内进行再次复位,这样可保证套入肠管得到完全复位。其原因在于初次空气灌肠复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套叠肠管痉挛情况,使水肿得以消退,当进行延时再次空气灌肠时,应用较低的压力就可实现复位的效果。所以可提高空气灌肠治疗的成功率,这一观点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Sanchez等人[7]也在相关研究中证实通过再次复位的方式,可显著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成功了,减少手术治疗的患儿数量分,故针对不存在休克症状或者腹膜炎、肠穿孔的可以肠套叠患儿,可在初次复位失败的情况下进行延时空气灌肠治疗的方法,以提高肠管复位空气灌肠治疗的成功率。另外,救治过程中,还必须选择适宜的治疗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本组研究之中,所有患儿均接受延时再次空气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甲组、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明确,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伟东.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4):5178.

[2] 张夏芳,杭岚,许琳琳,等.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后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162-163.

[3] 傅文宏.药物性二次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整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26-28.

[4] 周中成,刘海峰,费建国,等.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分析与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13,25(6):127-129.

[5] 江根喜,赵华平.简易空气灌肠复位装置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基层医院中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50-50.

[6] 宋小林.小儿肠套叠手术时机与预后关系分析[J].中外医疗,2012, 31(9):74-75.

[7] Sanchez TRS,Potnick A,Graf JL,et al.Sonographically guided enema for intussusception reduction: A safer alternative to fluoroscopy[J].J Ultrasound Med,2012,31(10):1505-1508.

中图分类号:R726;R5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151-0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