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

2016-07-14汤伟珠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结课小学数学艺术

汤伟珠

摘 要:结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虽然短暂,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却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省略号”式结课、“感叹号”式结课、“问号”式结课,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余音绕梁久不绝”。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课;艺术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一样,一个好的结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总结概括的作用,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结课,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一个好的结课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增强结课的设计意识,让结课为整个课堂教学“画龙点睛”。

一、“省略号”式结课——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能够给学生留下悬念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采取“省略号”式结课,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效。

1. “扩展式”结课。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习得的数学知识量会渐渐增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扩展式”结课让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例如,《加法交换律》一课的结课,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了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性质后,出示了以下几道题让学生试做:

85+23+15 12+56+88

67+48+2 26+18+24

学生做完以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这些题目的过程,并谈一谈做这类题目时运用了什么数学性质,有什么好处。学生表示,在算以上几道题时都是先把能凑成整百、整十的两个数先加起来,再加上另外一个数,这样计算就简便很多。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对加法交换律进行拓展。在只有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的,如果是三个数连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不变。利用加法的这个性质,可以进行加法算式的简便计算。

这样结课,学生不仅对加法交换律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体验到了加法交换律的数学应用价值,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为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探究式”结课。新课程特别强调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数学新知的环节运用探究式学习是很常见的,也是探究式学习运用最广泛的。其实,在结课时,也可以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式设计,采取“探究式”结课的方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结课环节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然后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呢?”笔者请学生思考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能不能用剪拼的方法求出。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有的学生说“可以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是180×2=360度”;有的学生说“五边形可以分成三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应该是540度”;有的学生说“六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是720度,因为可以分成四个三角形”。

这样的结课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从而让他们的数学学习“回味无穷”,进而呈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二、“感叹号”式结课——趣味横生,耐人寻味

一堂数学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精神已经很疲惫了。“游戏是有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采用趣味横生的游戏式结课,能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场“快乐的游戏”,从而放松他们的心境,让教学高潮再一次迭起,给数学课堂画上一个耐人寻味的感叹号。

1. “动手式”游戏结课。“手是智慧的创造者”,在结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些“动手比画式”的游戏活动。这样既简单易做,又生动活泼,既能给学生欢心,又能给教师舒心,从而给课堂教学起到“一两拨千斤”的功效。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结尾,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动手比画游戏活动。

(1)为了让学生巩固深化“长方体有三组对面相同的长方形”的空间观念,笔者让学生玩“降龙十八掌”的游戏。这个游戏就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一个长方体,用两个相对的手掌比画长方体的上下面、前后面和左右面,接着教师说一个面,让学生动手比画与这个面相对的面,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2)为了让学生巩固深化“长方体有12条棱”的空间观念,笔者让学生玩“食指神功”的游戏。这个游戏就是让同桌的两人伸出两手的食指,合作比画前后、左右、上下三组相对的棱。教师一发令,学生就开始比画,比一比哪一桌同学的速度快。

课堂上,学生高高兴兴地玩着“降龙十八掌”和“食指神功”这两个游戏,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铃声响了,可他们却还不愿意停。在玩这两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在脑中对长方体面与棱的特征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的结课游刃有余、轻松高效,奏响了课堂结尾的最强音。

2.“互动式”游戏结课。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结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互动式”游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游戏中结束新课的学习。

例如,笔者教学“约数和倍数”一课时,在结课环节给学生设计了“找朋友、出教室”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笔者手里拿着一些数字卡片,然后给学生出示这些数字卡片,如果这些数字卡片与学生的学号存在约数或者倍数关系,这些学生就先下课。

(1)笔者先给学生出示一张数字卡片2,这时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离开了教室。

(2)笔者又分别出示了上面写着数字5和3的卡片,学号是3和5的倍数的同学也同样离开了教室。

(3)这时,教室里只留下学号为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然后笔者提问:“老师要拿哪一张卡片,你们就可以都下课了?”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出示1,这样我们的学号就都是它的倍数。”

在这个互动游戏中,笔者把倍数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的学号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通过游戏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问号”式结课——存疑启智,激发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结成“问号”,这样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让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够在课后延续。

1. “启动思维式”结课。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终极目标。因此,小学数学结课设计要有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引领他们进一步思考。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是这样结课的——

①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小明在与地面形成45度角的滑梯上滑滑梯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小明在干什么,自己平时有没有滑滑梯,并让学生指一指滑梯中的角,让学生体验到角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②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小红在与地面形成20度角的滑梯上滑滑梯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小红在这个滑梯上滑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感悟小红在这个滑梯上滑的速度会很慢,原因是这个滑梯与地面所成的角太小了。

③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小华在与地面形成80度角的滑梯上滑滑梯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小华在这个滑梯上滑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感悟小华在这个滑梯上滑的速度会很快、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原因是这个滑梯与地面所成的角太大了。

在以上结课案例中,笔者不仅使学生深入明确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而且设置的相关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启发实践式”结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结课环节,教师要根据新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学《测量》一课时,笔者在结课环节让学生思考如果要测量出一个操场的长和宽,应该用什么尺子比较好?该如何开展测量活动?学生想到了用米尺、卷尺、皮尺来测量。笔者并没有给学生规定用什么“尺子”来测量,而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决定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开展测量活动。于是,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以下问题,辅助学生开展测量活动。

①用什么尺子来测量操场的长和宽比较好?

②如果你只有一条5米长的绳子,你能测量吗?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③你有办法测量出操场上篮球架的高度吗?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以上结课,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后实践的欲望。给学生设计的三个帮助性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活动。“用什么尺子来测量操场的长和宽比较好”是启发学生合理地选择实践测量的工具。“如果你只有一条5米长的绳子,你能测量吗?”是暗示学生开展实践测量活动的方法。“你有办法测量出操场上篮球架的高度吗?”则把学生要开展的实践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短短三句话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课后实践的质量。

总之,结课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把课结成句号,而应该把课结成省略号、感叹号和问号。这样的结课才能让课堂焕发艺术魅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

猜你喜欢

结课小学数学艺术
纸的艺术
阅读教学三部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