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篇章的迁移归纳学习法

2016-06-29王淑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提炼归纳迁移

王淑珍

【摘 要】语文浩如烟海,如何带领学生归纳提炼语文素材和总结规律?迁移归纳法不失为很好的手段。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从立意的角度迁移;从手法的角度迁移;从题材的角度迁移;从作家的角度迁移;从时代的角度迁移。通过相通相近的作家作品风格的比较阅读和归纳阅读,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提炼,从而识记知识、活学活用、深化理解,探寻规律。

【关键词】迁移 归纳 提炼 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48-01

语文广博的篇目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的范例,提供了分析、理解能力深化拓展的范例,同样,也增加了识记的压力。如何融会贯通地归纳、整理语文篇章,从归类中总结提炼精髓、总结规律、深化理解,迁移归纳法不失为很好的做法。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五个角度引领学生灵活处理语文篇章,效果较好。

一、从立意的角度迁移归纳。取立意相近的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归纳出作者的相近思想、情怀、追求,从而窥见中华精神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借鉴类似文章的写作方法。

比如,将《我的空中楼阁》《赤壁赋》《醉翁亭记》《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我的空中楼阁》里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闲适、朴素简单生活的追求,与《赤壁赋》中“惟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有异曲同工之妙。《醉翁亭记》通篇所传递的“山水之乐”与《与朱元思书》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也有相似的乐之追求和向往。

又如,《游褒禅山记》《雨中登泰山》《望岳》,这三篇诗文,都与山有关。三座山的题材,前者表达“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慨,后两篇泰山诗文,则表达的是别样的雨中天气下游泰山的独得喜悦、登泰山小天下的豪迈的情感。情感虽不一样,但是全与山相关联。这样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相似联想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关联知识。

《雅舍》和《陋室铭》也可以联读。立意都是陋室中有高雅的精神追求,有独得之乐。

二、从手法的角度迁移。相近的手法归纳,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总结出规律,既习得方法,又记住素材,还能从总结中得到乐趣。

比如:语文经典篇目中有很多关于声音描写的。比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空后因》。这些篇章中对于声音的描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感”这一比喻修辞的应用。同感的基础是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声音,作者产生了丰富的视觉效应,所用的比喻皆新奇、大胆、贴切,神来之笔,如临其境,叹为观止。

又如,经典篇目中有很多是关于人物“怒”时的描写。《唐雎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崤之战》《陈涉世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这些篇章中人物的“怒”都体现出一种“士”的气节,大义凛然,光明磊落,侠肝义胆,有礼有节,读来振聋发聩。这其中的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场面描写和动作描写,都是值得精细学习的:“怒发冲冠、目呲尽裂”的经典之怒相;“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之慧语;镇关西受完鲁提辖三拳之后惨烈的受伤感觉的描写,形象地令人感同身受!还有林冲忍无可忍终于杀死三个恶人的场面、动作描写,在风雪中,英雄末路、无法回头、逼上梁山的悲凉,植入读者骨髓,透骨寒气袭来,不禁替英雄叹息!这些篇章,描写之精当利落,拍案叫绝。在阅读中,可以带领学生精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从题材的角度迁移。中学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父母亲情的文章,情感真挚朴实,令人唏嘘落泪。将这些联系起来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亲情,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亲情感受变得深厚的情感历程。

比如,老舍《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林海英《爸爸的花儿落了》,朱自清《背影》,林觉民《与妻书》,袁枚《祭妹文》。这些篇目有父母,有兄妹,有爱人。带领学生将这些文章串联一起阅读,会让学生充分感到,亲情在任何时代,都是血浓于水的深厚、朴素、真挚。同时,让学生体验,相同的题材,在不同的年龄,写出来的分量是不同的。可以说,情感的深刻,与岁月、与经历,是成正比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旧题新做的意义。

四、从作家的角度迁移。相近思想追求的作家,往往作品有相似相通之处。人格近,文格通。

比如: 辛弃疾、 岳飞、 陆游 。他们的诗作在讨伐入侵异族的豪气上,是有着相似之处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满江红 怒发冲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等,诗人所表达的郁愤难平、壮志难酬,都令人千秋扼腕叹息。

再比如:李清照 、柳永、 秦观 、晏殊等等。其词婉约细腻,是婉约派的词风代表。他们的词联系起来读,可以领略词人细腻的情怀、深挚的情感、强烈的爱恋和忧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明月不谙离恨苦,斜月到晓穿朱户”,字字珠玑,撩人心魄!

五、从时代的角度迁移。相同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作家由于思想观念的相近,文章尽管风格迥异,但是情感却一定是相通的。大的浪潮,大的变革,大的时代风云,必使得人们爱憎分明、大义朗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建国前的作家,处在了巨大的历史动荡时期,在民族出现生死存亡的大背景下,大浪淘沙,出现了很多大师级人物。他们有民族气节,有郎朗樘樘之风,有忧国忧民的家国忧思,有热血澎湃、血溅轩辕的气节。因此他们的文章有匕首之锐利、有清风之正气、有善良的哀叹,有哀婉的清泪。虽然风格不同,但是情感是干净的,是纯粹的。

这个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后,作家大量涌现,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冲击、论辩的第二个高峰,势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的百家争鸣时代。课本上大量这个时期的作家作品出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读 鲁迅 ,读郁达夫,读朱自清 ,读茅盾,读巴金,读丁玲、读柔石,等等。还有很多诗人,郑愁予、徐志摩、朱祥、查良铮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大手笔地迁移阅读,是一种归类阅读、比较阅读,是归纳,也是总结,是深化,也是提炼。这种迁移归纳学习法,可以帮助我们打破篇章的序号册级,带领学生融会贯通。这样,规律抓到了,知识也用一条线索贯穿起来,书也就阅读越薄了。

参考文献:

[1]《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丛刊(电子书)》张晓希 /2014-03-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2]《初中文言文比较阅读》 王镔 主编 /2014-03-01 /延边大学出版

猜你喜欢

提炼归纳迁移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感悟数学思想,领略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