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2016-06-20盖郁博李春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预防高血压

盖郁博 李春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盖郁博 李春媛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率为8%,与对照组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预防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效果较好。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高血压;心房颤动;预防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尤其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更为高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2]。因此,针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预防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35~75岁,平均(50.5±1.5)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10.5±1.5)个月。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②无肝肾功能衰竭;③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过敏史或使用禁忌证。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③器质性病变者;④既往有室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史者。征得患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血压(mmHg)超声心动图指标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 左心房内径(mm)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mm)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mm)左心室质量指数(g/cm2)对照组 50 129±8 79±8  33.2±1.5  10.3±1.2  62±5  46±5  10.7±1.6  122±25研究组 50 127±9 76±8  33.2±1.5  10.3±1.3  61±5  46±5  10.8±1.5  122±24 t值    1.03  1.05    1.01  1.01  1.01  1.02  1.01  1.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德国,批号:20140943)治疗,初始剂量每次40 mg,1次/d,依据降压效果遵医嘱可在20~80 mg调整,单日最大用药剂量≤80 mg。研究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0439)治疗,初始推荐剂量每次5 mg,1次/d,维持量可为每天5~10 m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新发房颤率、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其中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发房颤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贝那普利治疗,新发房颤4例,新发房颤率为8%;对照组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新发房颤5例,新发房颤率为10%,两组患者新发房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4,P>0.05)。

2.2 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压及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房颤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控制功能无法正常运转,致使心房收缩效果大幅下降,造成心室出现快而不规则的跳动[3]。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由于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其体内的外周血管运行过程中阻力显著增大,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荷,最终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异,诱发房颤[4-5]。因此,预防房颤的重点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消除或降低高血压带来的不良影响[6]。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来阻断心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酶活性下降,从而促使心脏维持在生理循环之中[8]。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效应从而降低血压。此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还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和血管重塑等效应,对于房颤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均可以起到降低血压、预防新发房颤的作用,但是何种药物作用更好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系统性分析两者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新发房颤的预防效果,能够为临床更加合理用药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10]。

本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持续治疗6个月后,新发房颤率分别为8%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替米沙坦、贝那普利均可以实现良好的预防新发房颤的目的,并且患者血压、心脏功能同样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治疗患者疾病及开展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预防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周宇子,华潞.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酯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10(1):26-29.

[2] 周倩仪,马楷奇,郭意欣,等.天麻钩藤饮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1(4):206-212.

[3] 李红.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5):245-247.

[4] 孙丹,张薇薇,辛乃冰,等.伊贝沙坦、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4(S2):425-426.

[5] 胡耀中.厄贝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0):40-41.

[6] 袁园.坎地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0):57-58.

[7] 宋宏雁,景江新,方志敏,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合剂减少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24):137-139.

[8] 申洁.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减少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8(19):2089-2091.

[9] 何秉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何异同?何时可合用?何时不可?[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10(8):709-715.

[10] 万里燕,崔建,李亮,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预防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45(42):3987-3990.

Observe th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ith new hair the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Gai Yubo Li Chuny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ith new hair the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 Select a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May 2015 of 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s the research object,under the consent of the patients' informed cons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am all the 50 cases,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telmisartan,team adopting the captopril treatment,to observ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team new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rate of 8%,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0%,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ood pressure and echocardiography index,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ith treatment can obtain ideal new atrial fibrillation prevention effect.

【Key words】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Hypertension;Atrial fibrillation;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19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预防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