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6-12范增顺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102400

中外医疗 2016年3期
关键词:维生素C辅助治疗临床疗效

范增顺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 102400



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分析

范增顺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102400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感冒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及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感冒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临床疗效

病毒性感冒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感冒类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临床上对于病毒性感冒的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西药在病毒性感冒的治疗中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其药物副作用也较大[2]。因此,为改善病毒性感冒临床治疗效果,以在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治疗的100例病毒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分析临床治疗结果发现,采用该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感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血常规化验确诊为早期病毒性感冒患者。将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22~64岁之间,平均年龄(32.5±10.2)岁。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23~63岁之间,平均年龄(31.9±10.6)岁。两组患者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显示,其一般资料及病情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病毒性感冒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国药准字H32023645,规格100 s),退热治疗,增加饮水等。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利巴韦林颗粒,规格0.15g*12袋,国药准字H51023510,)抗病毒,及早期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C钠胶囊,国药准字H20052413,规格112 mg*30 s)辅助治疗。利巴韦林200mg/次,口服,2次/d;维生素C200 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口服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用药方式及用药剂量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d时间[3]。

1.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患者用药治疗48 h之内,其体温恢复正常,鼻塞、流涕、咳嗽、纳差、呕吐、腹泻等病毒性感冒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食欲好转。有效:患者用药治疗48 h之内,其体温基本稳定,鼻塞、流涕、咳嗽、纳差、呕吐、腹泻等病毒性感冒临床症状均显著减轻,且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食欲有一定的好转。无效:患者用药治疗72 h之内,仍然存在发热症状,鼻塞、流涕、咳嗽、纳差、呕吐、腹泻等病毒性感冒临床症状无改善,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4]。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痊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的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感冒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所的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s),h]

观察组对照组tP组别27.26±2.79 41.79±6.15 17.562 0.029退热时间28.79±5.74 45.32±7.10 13.562 0.032 65.14±6.30 70.31±8.44 11.655 0.034感冒症状改善时间 治愈时间

2.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有1例由于营养利巴韦林出现皮疹,经应用抗过敏药物后得到缓解。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大约有71%以上的病毒性感冒均是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5]。利巴韦林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因此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应用了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病毒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利巴韦林具有非常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并且具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对于内毒素导致的发热症状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改善效果;能够对抗化学刺激物及组织胺所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现象[6]。不仅如此,临床相关研究还表明,利巴韦林还具有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从而发挥较强的溶菌效果;还可以增强机体体液免疫能力,促进CD4/CD8水平。因此,该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应用了利巴韦林进行抗炎、抗病毒[7]。

维生素C是一种营养素,在机体内能够参与氨基酸的代谢过程、神经递质的合成过程、胶原蛋白以及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均有维生素C的参与;不仅如此,维生素C还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凝血功能的作用;还能够促进铁在场内的吸收作用;促使机体血脂水平下降;增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维生素C还具有参与解毒的功能;能够抗组织胺,组织致癌物质的生成等作用。因此,维生素C作为一种无毒性的营养素,在机体内能参与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并且能够发挥多种作用。维生素C在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机体制造干扰素,这种干扰素是一种具有较强抗癌活性的物质,该干扰素的大量生成能够破坏病毒,从而减少白血球与病毒的结合,维持白血球的数量。并且由于维生素C为水溶性物质,如果摄入过量会随水排出体外,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副作用小。

本文通过对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率达到96.0%,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对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患者感冒退热时间、改善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维生素C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表明临床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应用价值。这一研究结果与高峡[8]研究中96.3%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当,且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相当。

综上所述,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因此,临床中应认真分析早期病毒性感冒症状,及时加以确诊,治疗期间采用维生素C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丹.病毒感冒患儿100例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199.

[2]孙立新,任敏,周马.秦皇岛市流行性病毒性感冒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22):2279-2280.

[3]刘春梅.小儿病毒性感冒治疗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7下):566.

[4]宋瑞芳.病毒性感冒的传染控制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7):149-150.

[5]郭殿香.浅谈抗感冒药物的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174-175.

[6]江红梅,李金芝,尹静.抗感冒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22-123.

[7]左营.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07-208.

[8]高峡.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82-183.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Vitamin C in Adjunctive Therapy of Early Virus Flu

FAN Zeng-shun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Liangxiang Hospital of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102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vitamin C in adjunctive therapy of early virus flu.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irus flu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irazole and large doses of vitamin C,the control group were merely treated with virazole.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reatment rate was 96.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0%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fever reducing time,cold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heal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Vitamin C in adjunctive therapy of early virus flu can quick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Key words]Vitamin C;Adjunctive therapy;Early virus flu;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1(c)-0142-0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03.142

[作者简介]范增顺(1973.6-),男,北京人,本科,主治医师,感染疾病科,主要从事医院传染病诊治工作。

收稿日期:(2015-10-21)

猜你喜欢

维生素C辅助治疗临床疗效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补充维生素C对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RO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