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路径探析

2016-06-07潘静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潘静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不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途径,也意味着人才培养过程中新增的知识元素,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实现我国21世纪新型人才战略计划的重要起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而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在课堂上单纯依赖教师讲授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合作学习”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合作学习;路径探析

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动手能力差,在课堂中与信息技术要求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改良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实现学生手脑结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阶段是较为典型的方法,对促进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观察创新、逻辑思考等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合作学习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课堂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单一性传播、互动性缺乏的弊端,有效地提升了学习效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合作学习”很好地利用了课堂中社会心理学的原理,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动地记忆、记录,而是主动地探索、寻求。

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学生构成团队形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相互配合。这一过程的开展是以班集体制为背景的,它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大框架下,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忽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打破教师垄断课堂信息来源的局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同时,基于课堂教学环境下展开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动手能力强、掌握速度快,而有的学生则学习较为吃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平均分配小组成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快速提高自己,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操作课程,如指法练习、排版练习等,考虑到学生上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序、混乱的情况,通过小组划分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合作,并引入竞争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小组分配要结合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展开,一个小组人员构成是否适当,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创设情境,游戏引导

信息技术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以老师讲解为辅、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因此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如果课堂节奏把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通过适当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向正确的方向靠拢,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利用游戏引导的方式展开。

如,小学生中有的喜欢童话故事,有的喜欢恐龙冒险,有的喜欢汽车比赛。老师可以按其兴趣的不同分组,将事先准备好的童话故事人物、恐龙图片和汽车图片分给各个小组,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恐龙和汽车,用“画图”工具为其涂色,并将涂好的图片保存在自己建立的专属文件夹中。完成之后,由各个小组成员选出最好的作品,将其打印出来作为奖励,送给这几个学生。对于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组也给予奖励。学生作品的评价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给予小组成就的表扬更能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

2.取长补短,科学分组

小学生发育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能力强,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速度快,而有些学动手能力弱,学习中会产生自卑的情绪。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都要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能力、性别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灵活分组,使小组中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活泼主动的带动内向胆怯的,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学习中去。

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专长,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如:擅长电脑操作的负责查找资料,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协调小组工作,喜欢讲话好动的学生担任讲解等,这样充分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一段时间后,再互换角色,使每位成员都能得到锻炼。

3.整理归纳,有效拓展

小学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盛,信息技术又是一种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学科,这就为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每一节课程之后,教师要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新的问题;包括在现有的知识层面如何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如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等。如学生学习完PPT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可以提供相应的动画素材,让学生进行拓展性联系,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成为辅导者,大大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上课形式,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大力推动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运用,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韩鹏.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

[2]李冬金.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

[3]严良贞.强化教师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