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渔场”

2016-05-30毛玲娇

考试周刊 2016年37期
关键词:渔场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毛玲娇

摘 要: 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顺应学科的特点——科学探究。文章巧妙利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设计方案”、“结论应用”三个环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让科学课堂“活”起来,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科学教师的共识。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顺应学科的特点——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结论应用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如何将发散思维训练融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我认为应巧妙利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设计方案”、“结论应用”三个环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现科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和谐美。

一、新课导入,以“情境”为发散点

在课堂中我做了一个用电吹风吹乒乓球的演示实验,一看到这个实验,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在电视上看到过用大风筒向上吹气球的装置,有的说在儿童节目《大风车》中看到过。

学生1:是啊,可是,为什么气球不会掉下来的呢?

学生2:它刚要落的时候,是风又把它吹上去了。

学生3:为什么那么大的风不把它吹到别处去呢?

学生4:肯定不是风吹的,而是另有窍门。

……

我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分组讨论。在一双双求知的目光中,我告诉大家,学习科学知识能使你们解开一个个“为什么”之谜。接着我表扬刚才提问题的学生,并鼓励他们在看到自然界中自己身边的各种现象时经常问问为什么。

在学生兴趣进一步被激发时,我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在不由自主地提问过程中初步感悟科学课。其实,我设计该教学环节的目的就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一般而言,老师创设的情境的对比度越强烈,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提问的主动性。

二、设计实验,以材料为发散点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了解一定的科学概念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磁铁游戏》一课,让学生玩“巧取试管铁钉”游戏时,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不许倒掉试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取东西,那怎样才能把铁钉取出来呢?他们经过开动脑筋,互相启发,将试管取钉的问题和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知识挂上了钩,从而通过实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方法。最后他们采用用磁铁在试管外壁先吸住铁钉,再沿着管壁向上移动取出铁钉的方法。

又如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中,为学生提供大烧杯、试管、单孔胶塞、玻璃塞、塑料瓶、纸饮料盒、气球、透明胶带、线、红墨水、热水和冷水,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充足的实验材料启发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共想出十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亲历实践中学习知识。

三、拓展延伸,以“应用”为发散点

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强化知识的最佳途径。所以在知识应用阶段,要为学生提供易于发散思维的材料、情境或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启示》这课时,让学生根据生物的一些特殊本领进行发明设想,解决生活中的不方便问题。有的学生受壁虎断尾再生的启示,要研制提取一种药,使损坏的机器、受伤的人体在短时间内修好、愈合好;有的学生要利用壁虎脚的特点研制出用于擦洗摩天大楼的机器人;有的学生要利用蚊子叮人不疼的现象研制打针不疼的注射器……

四、利用多媒体,以“展示”为发散点

网络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如果学生只停留在搜索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在学习科学中的成果。此时,互联网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因特网指导学生申请个人空间主页,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科学学习站点,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制成网页,在校园网甚至在互联网上发表交流。

例如在学了《地震》一课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有关的地震知识制成网页,介绍地震的形成、危害、预报及预防知识。通过校园网、因特网向外界发布,并利用论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充实,使网站更完善。这一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的精神,而且让他们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是受益非浅。

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美的享受。

如在教《水与生命》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边播放美妙的音乐——《蓝色的多瑙河》,一边出示与水有关的一幅幅图片,这时教师开始朗诵一首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的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生命如此生动;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清新的小诗、美丽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深深吸引了学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我却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等于把什么都为学生想好了,那样实际上降低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他们不愿多想,总在期待老师给他们讲现成的答案。等到需要他们想的时候,往往什么都想不出。黑格尔有句话说得好:“别的东西都能代替,人的思维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渔场”,让学生自己去“渔”,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渔场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蕲春赤东湖渔场突破蛇鮈繁殖技术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