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专业本科生航海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30张勇明谭笑胡德生

科教导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张勇明 谭笑 胡德生

摘 要 文章分析海上专业本科生航海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强化综合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航海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为学员航海基础素质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海上专业本科生 航海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50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Navigation Foundation

Course of Marine Undergraduate

ZHANG Yongming, TAN Xiao, HU Deshe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03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t problem of navigation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of marine undergraduate, the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raised with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to navigation quality cultivation.

Keywords marine undergraduate; navigation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海上专业本科生航海基础课程包括航海基础和航海实习,其目的是培养学员海上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航海基础素质,为学员毕业后胜任海上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更加突出实践,校内与海上相结合且海上特色更明显。因此应针对课程和学员特点,深入开展教学内容、组织模式、教学方法等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员扎实的航海基础素质。

1 航海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航海基础课程重要性认识程度需进一步强化。教学计划人员、教员及学员普遍重视专业课程,而对航海基础课程存在“学得差不多就行”的认识,特别是对于海上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将会影响学员航海基础素质的培养效果。应从国家海洋战略、学员个人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深化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员重视程度,为学员良好的航海基础素质培育奠定基础。

(2)航海基础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需进一步优化。如何紧扣海上任职需求导向,针对航海基础课程特点,优化航海基础教学内容体系,是航海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应综合考虑学员四年培养期内不同时期的特点,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海上教学的分工,搞好教学衔接,突出实践教学特别是海上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为优化学员航海素质结构、强化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提供支撑。①

(3)教学组织模式及方法需加强创新。当前航海基础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创新不足,存在“凭经验干、商量着办”的情况。如何针对校内和海上教学特点,建立统一高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是航海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教学组织模式中的教学方法单调,新教法、新训法应用不足,也是影响教学效果,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2 海上专业学员航海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2.1 完善航海基础教学内容体系

2.1.1 海上任职对航海素质培养的需求

海上专业学员航海基础教学改革的需求来源于学员航海素质要求,而学员航海素质由其海上任职需求决定。学员毕业后第一岗位任职及未来中长期海上职业发展,要求学员必须具备扎实的、适应海上工作与生活、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航海基础综合素质。海上任职对学员航海素质培养和教学内容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航海思想素质。航海思想素质将影响学员毕业后是否愿意立足海上职业长期发展,如果学员扎根海上的意愿不强烈,将影响航海业务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其作用发挥。航海思想素质是海上任职对学员航海素质的首要需求,其对学员航海业务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培养效果能起到牵引和强化作用。良好的航海思想素质促进了海上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形成,为学员扎根海上生活、自我规划中长期海上职业发展愿景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航海业务素质。离开航海业务的实践,航海思想、生理心理素质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达到培养效果,学员最终也难以认同、适应海上职业。航海业务素质是海上任职对学员航海素质的核心需求,学员航海思想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必须紧密结合航海业务来开展。航海业务素质不仅影响第一任职岗位,而且影响学员对未来自身海上职业发展的正确规划。

三是航海生理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航海生理心理素质作保证,学员毕业后将难以适应长期的海上工作与生活,则航海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就没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航海生理心理素质是海上任职对学员航海素质的必然要求。航海生理心理素质培养应注重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海上训练相结合。特别是航海实习期间的海上实际任务参与,是职业生理心理训练的高级形式,是学员毕业后快速适应海上工作和生活的保证。

2.1.2 教学内容体系的完善

优化海上专业本科生航海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任职与未来海上职业发展潜力的需求;应按照四年培养期统筹设置教学内容,强调持续培养,各年份的培训培训应具有继承性和进阶性;另外,对于有潜质、兴趣强烈的学员应提供课外训练机会。

针对当前航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海上任职需求为牵引,从学员航海思想、业务、生理心理等方面全面梳理教学内容需求,按校内理论、校内实践、海上实践分类完善海上专业本科生航海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学员在校理论学习、校内实践与部队实践应交替进行,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在四年培养期内形成航海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循环,有利于学员航海素质的提高与内化。

校内理论教学包括地文航海、天文航海、航海仪器、航海气象及船艺知识、航行法规等,其中船艺知识、航行法规等内容可安排在新生入校后完成。校内实践教学包括模拟海图作业、船舶模拟操纵、岗位模拟训练、船艺实作等。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应充分发挥学员航海俱乐部的作用,确实体现航海教学中的学员主体地位,另外,相关课程完成后学员可参加国家规定的航海相关证书考核。海上实践教学包括天地文导航、仪器导航、海洋环境保障、岗位见习等,实习期间在重视航海业务训练的同时,应通过岗位见习、参观见学及平时管理,强化学员航海思想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的锻炼,促进学员航海综合素质形成,提高学员适应海上工作生活的能力。

2.2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航海理论教学方面,以素质教育要求为导向,针对航海业务、航行法规、海洋环境等航海理论教学内容,提出以船舶执行实际任务为背景、以船舶航行案例为牵引的航海理论案例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方法包括:结合船舶日常航行案例,开展海上相遇规则等航行法规知识与应用案例教学;结合亚丁湾护航等航行案例,开展中国海、印度洋等区域海洋环境专题研讨教学;结合编队出访等航行案例,开展地文航海、天文航海、航海仪器等航海业务教学;结合航海事故案例,开展复杂条件下航行等航海业务案例式教学。

航海实践教学方面,采用分层构建方法,建立从校内模拟到实船驻训再到海上实习的多层递进的航海实践教学组织模式,注重规范校内模拟、实船驻训、海上实习的教学内容与组织实施,明确各实践教学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内容对接要求。组织模式内容具体包括:基于航行想定,在校内课堂内开展模拟海图作业、模拟舰艇操纵训练等;利用导航工程、雷达工程等校内专业实验室优质资源,开展航海仪器实践教学;利用实船平台,组织学员按船舶部门开展实船驻训,包括组织部署、装备熟悉、船艺实践等;按航海业务、海洋环境、岗位见习等分类完善实习教学内容,按多教室同步教学、多岗位轮换见习、多形式参观见学等全面改革实习组织模式。

2.3 强化综合评价

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建立全程记录、适时反馈、综合评判的学员航海素质评价考核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学员航海素质培养与评价数据库,全程记录每一名学员的航海素质培养与考核情况;建立多层次的学员航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多届学员培养期内航海素质教学全程数据记录为基础,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评判学员航海素质培养效果;实现评价体系的多渠道反馈,包括适时向学员反馈前期学习与评价情况、由用人单位反馈毕业学员航海素质培养效果等。

学员航海素质培养评价应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应建立包括航海思想、航海业务、航海生理心理素质在内的多层次、多科目、定性定量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考虑航海实践教学的复杂性,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3 小结

以海上任职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学员航海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培养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模式与方法、综合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出教学改革对策,对强化学员航海素质综合培养、提高学员对未来海上岗位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基金:海军工程大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学员航海实践教学改革研究,NUE2015113

注释

① 邢辉.我国航海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0(1):20-2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