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2016-05-04张海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

张海勤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 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疗法;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以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死亡率比对照组患者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股动脉介入疗法, 经桡动脉介入疗法手术时间短, 成功率高, 术后并发症较低, 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疗法;经桡动脉介入疗法;高危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64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危重性疾病, 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比较高[1]。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导致动脉血管发生阻塞, 患者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危重冠心病凶险、急促, 致残和致死率非常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就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应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高危冠心病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48~76岁, 平均年龄(61.23±5.45)岁。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45~74岁, 平均年龄(62.34±5.5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疗法治疗, 具体如下:①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措施。②选取股动脉搏动位置按照seldinger方式进行穿刺, 置入桡动脉鞘管。③取2500 U肝素注入患者体内。④拔除桡动脉鞘管, 采用止血器进行止血和加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 具体如下:①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措施。②按照seldinger方式选取腕横纹的近心端动脉搏动最强位置进行穿刺, 并且置入桡动脉鞘管。③取2500 U肝素注入患者体内。④拔除桡动脉鞘管, 采用止血器进行止血和加压。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卧床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动脉血栓、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便秘)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以及卧床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8±4.18)h, 平均住院时间(18.26±4.22)d, 平均卧床时间(8.28±3.27)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7.28±2.93)h、(32.38±4.28)d以及(15.23±3.7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动脉血栓1例(3.33%), 出血血肿2例(6.67%), 迷走神经反射1例(3.33%), 尿潴留便秘0例(0),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例(16.67%)、6例(20.00%)、4例(13.33%)以及4例(13.33%), 并发症发生率为63.33%,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死亡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死亡2例(6.67%), 比对照组患者的8例(26.67%)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医学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属于危重病症[2]。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致使患者的血管发生阻塞, 从而中断患者心肌血液的正常供应, 引起非常严重的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具有比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近几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 冠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冠心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抑制手术治疗等[3]。其中经皮冠状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以其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以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经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手术时间短, 平均住院和卧床时间少, 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经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术后并发症较低, 更加安全、有效;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经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相比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疗效明显, 术后并发症较低, 是高危冠心病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海源, 韦宝敏, 周柳芳, 等.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 36(6):838-839.

[2] 马金生.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6):1258-1260.

[3] 尤威, 叶飞, 陈绍良, 等.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9):736-739.

[收稿日期:2015-11-24]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效果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效果观察
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