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2016-01-13钱海忠蔡莉莉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手段培养模式

钱海忠 蔡莉莉

摘要: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部正在推进一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根本原因。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将会是成为各个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为此本文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和实施创新型教学手段两方面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复合人才 应用型本科 培养模式 教学手段

一、引言

经过近十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新的发展形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的变化,面临一些许多新问题。

第一,大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模式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增长较快,导致了教学资源相对而言较为紧缺。虽然各大高校都投入大笔经费用于教学基础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在校生的规模,还是明显不足,尤其软设施,如:优秀的教师资源。大众化的教育模式下,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在以课堂讲授为主导的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班级人数规模都比较小,教师可以有精力给予全体学生进行尽心指导,但是在新形势下,班级规模比较大,师资力量相对于较薄弱,这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新知识不断涌现,人才市场中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当前虽然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人走向人才市场,但是用人企业确难以招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需要向培养面向应用型人才进行转变。

第三,新型教学技术的出现。由于国内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校园网,用网络将分布在校内各处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学生可以在任意地方联上校园网,一些地方开始在数字校园的平台上尝试网络教学。当前在互联网也存在大量的公共课资源以及近年开始出现的慕课教学等等多样的教学技术的出现。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大力研究如何应用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

正是基于以上一些新特点、新困难,本文结合金陵科技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培养面向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试点,从人才培养、应用创新型教学手段以及应用型人才的认证三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以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高校培养模式还得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且面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命线,对于将要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地方高校而言更为紧迫。软件工程专业正以图1所示的培养流程进行试点,先本文对每个环节逐一探讨相应的培养环节。

图1 应用型人才培养流程

1.通识教育环节

根据自身多年来对学生的访谈及教学经验来看,许多学生进校时对所学专业并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有些学生的高考自愿都是自己随意填写或家长代填。入学后,如果专业与学生的兴趣相差甚远就会导致该生对该专业有较大的抵触心理,甚至厌学,这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因此在通识教育环节中应该非常有必要对相关进行专业教育。虽然许多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后都进行了专业介绍,但基本都是针对本专业进行介绍,难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专业教育应该能够从行业的发展历史、技术革新等方面加以介绍而不局限于一个专业,使学生充分理解各个专业所学内容及今后可以从事的行业。

打通专业壁垒,让学生有选择的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我们称为第一次分流。不分专业的实施公共基础课等一些通识课程的学习,待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可以让学生有所选择的挑选专业学习,这样即保证了学生兴趣与专业相符,又能以兴趣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专业教育环节

虽然现在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方法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要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计划。

(1)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地方高等院校更应该发挥其与地方市场紧密接触的优势,充分调研,把握本地及周边市场各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使学生所学知识即是行业所需之求。在专业教育中每个专业就一套培养方案,正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例如作者所从事的软件工程专业来看,学生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有些从事软件服务外包,有些从事嵌入式软件,还有些从事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产业链等等。不同的从业方向,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不同的对待。因此在专业教育环节,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

(2)课程群及课程群配套实验建设。每个专业的课程中都会有一些课程是紧密相连的,应该把这些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来考虑建设,着力打造一些精品课程,利用建设精品课程,带动这个课程群的建设,辐射专业建设。对于课程群涉及到的实验环节,需要打破传统的针对每门课程单独设立小实验及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精心设计一些比较适合课程群的教学需求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几门课程知识的实验案例。如:软件工程专业中,语言类课程与、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课程可以结合起来,设置一个小型应用系统案例,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内容,既融会贯通了专业知识,又切合实际的培养了动手能力;再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分析实验》及《数字电路实验》也可以结合起来做。

3.行业专项技能环节

学生通过专业教育环节,可以再进行一次分流,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行业方向。在行业专项技能环节将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用型。作者所在的学院正围绕南京市软件产业的发展对软件工程专业按就业方向,分成了几个具体的行业技能培养模式。如何更好的达到本环节的培养目标,可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实施教学环节是培养流程中最具体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中教师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地方高校里具有行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本校教师、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积极聘请企业中应用人才到高校进行兼职。

(2)毕业设计与实习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环节是综合考核一个毕业生能否充分利用全部所学专业知识,而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此环节也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前奏,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更加注重该环节的建设,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大与区域内企业合作,注重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在实习基地实践学习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因实习内容来源于行业实际项目,这种方式更能真实的反应出学生的专业技能;二是实习基地的实践能让学生切身体验行业生产实际状况,了解专业对口的工作;三是为基地企业发现人才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实现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打破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信息收集、加工的主体。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学生将会面对网络提供的最新动态、丰富的、图文并茂的知识。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有效提高,专业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也得以加强,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教学资源丰富及时空的无限性

实施网络教学时,教学资源可以不仅来源于本校已有的教学内容或教学课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获取分布在互联网上世界各地著名高校开放的教学资源。师生不受时空限制,通过联网的学校办公室、图书馆、社会甚至在家中即可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

2.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网络教学注重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学习,因此它为学生创造性地提供了多途径、多方式学习知识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学生可以自主的查找课程计划,查询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同教师、专家或其他学生直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访问网上各种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将不会仅限于学校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扩大了知识层面。实施网络教学,这为高校创造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条可借鉴路径。

3.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学生可以从网络教学资源上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正是由于网络教学这些优势,才造就了当前基于网络的多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时,我们需要吸收、运用这些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弥补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局限性,大多数学生都能乐于接受此种形式。

四、应用型人才的验证

本文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验证不是指通过相关机构的认证,而是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学生能够就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金石。本文认为学校应该把毕业的学生看成是学校的名片,时常与他们沟通走访,这样既能凝聚学生与母校的感情,使学生更爱母校,增进学校文化底蕴,又能通过走访使学校更了解行业变化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因为本校毕业的学生更清楚本校的教学实际,更能精确指出不足之处。当前地方高校需要做好毕业生工作档案跟踪及信息反馈工作,同时积极调研学生就业单位,使得培养人才流程成为具有反馈的、良性的循环过程。

五、总结

培养应用型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是广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的办学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加大力度去培养更具有竞争力,更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本文着眼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的教学手段等层面,探讨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和模式易于实施的,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任丽婵.我国大众化以来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2]王洪,高林,杨冰.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J].教育与职业,2006(12)

[3]许寒梅.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经济师,2013(1)

[4]游坚平.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选择[J].经济师,2007(12)

[5]柏伟等.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6]陈小虎等.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7]康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8]韦明伺.浅谈网络教学能否取代课堂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

[9]周福春.网络教学探索[J].成人高教学刊,2005(2)

[10]魏刚,李月月.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新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

[11]雷丽萍,李京京.朋辈辅导在应用型大学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传承,2011(29)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教学手段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