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5-12-21姚涛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教学】

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姚涛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西安 710119)

摘要:“国际货运代理”是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操作性强,紧贴行业发展形势,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完善和丰富了整体课程教学体系,也推动了校企合作的较深入发展,但仍存在着如学生的参与问题、课程教学项目的仿真性问题、实施过程的监控问题、平时成绩的管理问题等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模式改革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收稿日期:2015-1-16

基金项目:2013年度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13Z45)。

作者简介:姚涛(1980-),男,陕西澄城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从事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7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对国际货物运输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这催生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也对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对进出口货物运输的组织和管理属于国际物流的范畴,作为培养这一类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来说,就应该对涉及到具体业务的专业核心课或专业主干课“国际货运代理”足够重视,应该按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改革、调整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有800多所,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有100余所,大多将“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作为这两个专业的主干课,且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工学结合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全仿真教学模式等,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相当大的帮助。笔者一直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循序渐进的进行了改革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1.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即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外作业,课程考核成绩以期末笔试为主,平时成绩进行适当折算。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十分熟悉,且对各种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代理流程也要基本掌握,对各种货运单据要能够独立完成填制,教师教学准备的工作量较大,但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对学生课程技能考核的全面性也不足。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是缺乏合作办学企业的中西部高职院校居多,教师的专业背景以交通运输学或国际贸易学居多,但大多没有行业企业的一线工作经验。因该课程的理论性一般,但实践性较强,而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考核,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国际货运代理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项目化教学理念为指引,根据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即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步骤。高职院校和企业专家分析得出典型工作任务是海运进出口货运代理、空运进出口货运代理、国际多式联运方案设计以及针对销售部的揽货业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若干个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揽货能力、整箱货海运进出口货运代理操作能力、航空货物进出口货运代理操作能力、拼箱货海运进出口货运代理操作能力、国际多式联运方案设计能力、租船货运代理操作能力等。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因为有众多货代企业的合作与支持而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对货代工作岗位进行具体分析,设计的教学项目必须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实践中每个货代企业所侧重的运输业务种类和代理货物的种类都是不同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走入形而上学的误区,会因为教学项目的陈旧和代表性较差等问题而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 全仿真教学模式

“国际货运代理”这门课程操作性比较强,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引入了仿真教学模式,将学生按照一个仿真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所需要的人员数量进行分组,引入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客户信息和操作平台,分部门进行操作演练。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海关、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局、船公司、集装箱堆场、拖车公司、保险公司等部门,基本掌握整个货代流程。但这种全仿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要编写出仿真的背景案例,配齐整个流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单据,要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都比较熟悉,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所以一般要求一个3—5人的教学团队来配合完成整体教学,但大多高职院校熟悉该门课程的教师都只有1—2人,要完成如此庞大的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勉为其难。

三、“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在“国际货运代理”的课程教学中,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全仿真教学模式进行融合,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来说,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按照课程进度,将课堂讲授、项目化教学和仿真教学进行适度使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1.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本课程虽然操作性很强,但还是有不少内容需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完成,在这些内容中,又有的内容是介绍性质的,需要大量的补充资料,那么就可以安排每3—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自主完成学习,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笔者将主要内容设计为八个项目,项目一是国际海洋货物运输的组织者:船公司;项目二是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和港口,这其中包括中国的主要港口。当前全球货物贸易的80%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所以项目一、项目二均是有关于海洋运输的。项目三到项目七是通过书面任务或实训软件来完成的,在下一部分进行详细介绍,项目八是在学习完全部课程内容后,综合运用课程知识来分析国际货运代理案例。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则包括了不能用项目化教学来完成的一些其他基础知识,这其中有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货运代理合同、各种运输方式基础知识、集装箱基础知识、国际货运代理责任及其事故处理等。另外,对代理报关与报检的知识也进行简单介绍,详细内容及实训任务在“报关报检实务”课程中完成。

在项目一、项目二、项目八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作为主角,而是让位于学生。项目一、项目二的知识,因为难度不大,所以教师仅作概要性的介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感兴趣的船公司、航线和港口等内容用PPT进行展示和讲解,教师进行简要评价;对于项目八的内容,教师根据小组数量设计不同案例,各小组现场抽取,分组讨论,并按顺序依次答辩。在完成这三个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尤其是现场展示的环节,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教师的教学也会有不少帮助和启发,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PPT文档,可分享给其他学生,也可作为教学资料留存。

这一部分内容的详细教学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1“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项目化教学流程示意图

2. 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书面任务为主向实训软件为主的转变

项目三到项目七的教学内容以书面任务或使用实训软件完成,具体的教学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2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实训项目化教学流程示意图

在这五个项目的实训教学中,项目三到项目五的内容可以不使用教学软件完成,主要训练学生对班轮船期的查询方法、运费的计算方法、货代合同的磋商方法、提单的缮制方法等的掌握情况,各项目内容并不复杂,学生普遍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讨论后能够顺利完成。但项目六和项目七是整个实训教学的重点内容,将学生根据货代流程中涉及到的货代公司、船公司、海关等部门按小组分配角色,使用物流综合实训室所购买的厦门忆学公司的国际货运代理软件完成,这两个项目需要采用全仿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赴货代型企业获取典型的一手资料、一手案例和全真货运单据,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编写和调整,然后输入教学软件,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工作流程,并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现场控制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赴合作企业: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程邦达)青岛总部和西安分公司走访调查,获取了不少教学资料,依靠教学团队的力量,组织专业教师相互协作完成。

3. 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书面考试向“以赛代考”的转变

传统的课程考核采用期末笔试的方法,但因为笔者将课程内容分为了八个项目进行讲授和实训,所以课程考核也不能简单的使用笔试方式,而是根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在完成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每个项目根据其在整个课程中的重要程度不同而赋予不同分值,总分仍为100分,将各项目得分加总即为各组最后得分,也是小组成员的最后得分。具体项目分值如下:

表1 “国际货运代理”项目化教学分值表

这样,将“国际货运代理”的整体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为一项考查基础知识与货代技能相结合的教学竞赛,在完成全部八个项目的教学并给定最终得分后,课程“以赛代考”也即宣告完成,根据各组得分排定名次,并设置一定比例的等次奖励,在最后一次课时表彰奖励。

四、“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小组的分组问题

一般的分组是让学生自由搭配,便于互相讨论和形成意见。笔者在“国际货运代理”的课程教学中尝试一种新的分组方法,即根据班级学生名册,每隔四名学生指定一个小组长,然后让小组长选择本组第二名成员,再由第二名成员选择第三名成员,第三名成员选择第四名成员,每次选择时倒转先后顺序,最后每组可重新确定组长,笔者以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由搭配的同时又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然而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分组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经常出现意见分歧现象,有的小组成员过分强势并坚持个人意见,导致其他成员心生不满,进而情绪沮丧,对待项目和小组的态度明显消极,参与热情锐减;有的小组过分孤立个别成员,致使其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未参与项目;还有个别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从一开始就抱着“搭便车”的心里,基本对小组成绩没有任何贡献。所以,这些由于小组分组问题而出现的各种学生参与不够的问题值得在以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予以重视和纠正。

2. 实训任务的仿真问题

这是五个实训教学项目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最实际的问题,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项目三到项目五中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和数据均来自于教科书和其他高职院校的参考资料,并没有来自货代企业的一手资料。即使是操作性极强的项目六和项目七,背景案例也并没有完全根据海程邦达的实际情况编写,只是涉及到的货运单据基本来自于企业,对于填制好的单据,将填制的内容抹去后使用。教学实践证明,教学项目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与实训任务的仿真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在以后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将海程邦达的工作实际编写成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料,如何提升实训教学任务的仿真性,这是关系到本课程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符合国务院提出的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

3. 平时成绩的管理问题

一般课程的学生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合成,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按照平时成绩30%加考试成绩70%的比例合成百分制的学生课程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有作业成绩、课堂考勤和平时表现三部分。“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在改革后,只有项目完成成绩,期末加总得到总成绩,这要求在每个项目完成后必须及时公布各组得分,以便提醒和督促学生在余下的项目有更努力的表现。在实践中,笔者因为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期望值比较高,所以普遍得分较低,这是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点,另外一个就是对参与度很低甚至不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怎样得分的问题,笔者曾经就这一棘手问题做过尝试,就是让每个组推举出一个参与程度最低、表现最差的成员,然后给这个成员小于60分也就是不及格的成绩,但后来各组均拒绝推举,所以这些同学依然得到的是和小组其他成员同样的成绩。即使这样,不公平得分的平时成绩管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的存在,也是课程改革绕不开的问题。

五、“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1. 通过总结回顾对本期学生进行充分动员

通过笔者的调查和反思,发现要解决学生参与度问题,就需要在项目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不仅需要详细说明项目如何实施、得分等问题,还需要通过视频或PPT,简要总结和介绍上期项目开展情况,强调课程教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然,这对教师是个挑战,需要注意留存教学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编制和剪辑。

2. 邀请货代型企业业务骨干参与设计实施

为了解决教学项目中教学资料和教学案例仿真性不强的问题,需要与货代型企业共同研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及,笔者在“国际货运代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使用的货运单据等教学资料大多来自海程邦达,已经具备完全仿真性,在此基础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教学案例的真实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邀请海程邦达的相关工作人员全面参与设计和实施教学项目,尤其是项目四到项目八的内容,可以邀请销售部、海运部、联运部和客服中心等部门经理和业务骨干,根据项目教学要求,将工作实际中的典型业务引入教学项目,在项目六到项目八的实施过程中全程参与,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将工作心得和经验与师生一起分享。

3. 将其他重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项目

如图1、图2和表1所示,本课程八个教学项目并未涵盖全部课程内容,货代企业、货代合同、集装箱基础知识、空运代理、陆运代理等内容均未被涉及,而这些内容也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因为本课程考核实行的是项目化教学的“以赛代考”模式,所以对学生掌握这些教学项目未涉及的重要内容的状况如何考核,是本课程后期教学改革中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将项目未涉及的重要内容有机的融入已有的课程教学项目中,或者设计新的教学项目。从教学实际来看,八个教学项目已经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在靠前的项目中还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在完成后面的项目时多少有应付心里,所以,还是应当考虑重新设计现有的教学项目,如在项目八的货代案例分析中尽可能的将其他项目未涉及的内容设计进去等,以继续推动“以赛代考”考核模式的改革,完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体系。

4. 通过课外辅导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如图1、图2所示,在八个项目中,只有项目一和项目二在准备阶段可以接受到教师一定程度的指导,因此在最后展示阶段基本没有太差的小组,其他项目因为准备时间较短,且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机会接受教师单独辅导,所以各组完成情况参差不齐,水平差距较大。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可以尝试在每次课后,开辟专门辅导时间,要求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汇报准备情况,并接受教师的辅导。教师通过课外辅导,掌握各组的项目完成进度和成员参与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对各组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保证整个课程体系若干教学项目完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而言之,通过“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教学、项目化教学和仿真教学的结合,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实现了本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也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效果良好,但如何改进出现的问题,在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认真参与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欧盟 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1-12.

[2]王贵斌,朱惠君.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赵阔.仿真教学模式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张金丽.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urricula′s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

YAOTao

(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710119, Xi′an, Shaanxi, China)

Abstract:‘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 is the core curricula of logistic management and custom clearanc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nvolves wide variety and intense operation that attach tightly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hence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roves necessary. The essay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author′s teaching mode reforming status in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though obtained obvious effect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enriched the entire curricula teaching system and promoted deep development of college-enterprise combination, there still exist projective problems a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emulation of curricula′s teaching items, monitoring in executive process, achievement management that need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in the later teaching mode refor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 Curricula′s Teaching Mode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