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5-10-21张春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效阅读兴趣有效性

张春红

摘 要: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关乎语文教学的质量的高低,而且影响到整个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进一步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改革实践的始终,一直处于重要位置。然而,在实际的语言教学,阅读教学的目标往往难以达到,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往往无法实施,一个学期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不能有效地独立阅读。此外,许多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甚至阅读兴趣越来越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有效性 高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63-02

大量的阅读,涉猎汉语文字,是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培育民族文化,形成人文精神,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它的作用不容质疑。但閱读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批判性思维,内化的过程,阅读行为习惯对阅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如何控制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我认为:如果阅读像空气一样存在于同学的周围,如果学生对阅读像氧气一样重要,如果学生对阅读像每天洗脸,阅读的兴趣,已经不需要讨论。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邻里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二千年前的智慧,妈妈已经知道。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阅读环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学校做的非常好。很久以前,我们的学校和家长,社会共同致力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展览活动,与学校和新华书店合作,请著名作家进校园等,都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我们走在校园的任何角落看到积极推动儿童阅读的旗帜标志,如: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让我们一起读!等等。在课堂上:图书角满是书本,学生包也有各种报纸和杂志,在窗口黑板报墙板透过阅读文化。在提倡看课外书,早上晨读,中午活动提倡看课外书,每周还有一节阅读课。身处如此浓郁的环境中,孩子想不阅读都难! 如果与孩子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不想读书都难!如果每次孩子说话都涉及到一些与阅读有关的话题,自然的孩子会专心读书。记得我们学校的刘老师介绍经验,曾提到,他和孩子们聊天的内容通常是在一本书上的观点和感情的等等,这样,无论是读书的孩子或不读书的孩子,在老师的影响下,将重点放在阅读本书。我的做法是:积极引导语言。“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一定看了××的书!”好,“我昨天放学回家时,我看见一个女孩读一本书,在操场上,别的孩子玩一边等校车,只有她,读一本书,真佩服她!”我们班××的文章很好,感觉风格有点像奶奶冰心,怪不得老看她捧着《象母》在读,真的是读进书里去了。”“今天中午,杨明州读书最认真,下课了都不知道。”“孩子,今天一个班的语文老师表扬你们了!说我们班阅读时,一个小小的声音都没有,很好!老师听了之后,心里也特别高兴”“孩子,你真幸福,有这么多的书要读!珍惜!”等等,也不是故意想说这些话,只是当我们真正将阅读融入我们的生活时,自然而然阅读就走进了我们的交谈中。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要把眼、脑、耳、手结合起来。快速阅读培养学生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用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记忆力、思维等方面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另外,在你阅读的时候:(1)如果阅读是为了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那就需要选择慢节奏的精读、研读。对应于这一目标,注意力的投入需要较多地偏向理解及相关的思维过程。简单的反复阅读是不能达到目的的。(2)如果阅读是为了获得一般性的信息,则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并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阅读本身的信息加工之上。(3)当阅读的目的变为查阅某一特定的资料或信息时,阅读速度还可以大大加快。此时的阅读的注意力可以只集中于将要出现的特定信息,而对其他信息只需保持一个较低的辨识水平。快速阅读的技巧就是一眼看上去,能够阅读多个字,看到一堆字就知道文字的意思,不用去过多思考,习惯性的看上去就直接理解文字大意。所以速度就上去了。同时,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快速阅读的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主要是复习课本的效率,读的速度快,相同的时间可以重复读好几遍,自然记住的就快了。但是,快速阅读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习惯,很多人以为学习了理论知识,就能够领悟到快速阅读的方法,其实不是的。快速阅读既然是一种方法,那么首先要懂得方法,其次,快速阅读还是一种习惯,那么既然是习惯,就需要练习,只有勤加练习,才有可能提高。所以,建议平时要多刻意的在实战的时候多训练自己的速度。

背诵是阅读的延伸和强化,作用不可低估。梁衡曾说:“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由此说,“死记硬背”也不失为一条学好语文、增加底蕴的终南捷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阅读中背诵要做到如下几点:(1)选准章段。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大纲中推荐背诵的古诗词,必背不疑,一字一词不差毫厘,标点符号也不例外。写景状物文辞优美的、人性文气久揣不透的、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语段也要背下来。(2)背书如吞。理解的要背,不理解的也要背,要尽可能多地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性篇章和优秀时文,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吃下去,沉积到他们的记忆中去。至于意境主题之类的东西,学生大致了解即可,尽管学生对此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这是必然的,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那些东西就会像堆积的冰块一样渐渐融化,形成汩汩小溪,源远流长。(3)背诵结合。如果说背是为将来积累财富,那么,诵则是及时行“乐”,即时享用。当背则背,当诵则诵。有些精美语段或文章如当时就有所理解或感悟,不妨“摇头晃脑”地吟诵一番,只有如此吟诵,含英咀华,方能领略文章的各种精妙。自我感觉已“诵”出滋味的,也就不必非背不可。阅读,包括“阅”和“读”两部分,对于小学生要以“读”为主,就是要读出声音。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记忆。然后,再辅助其它方法,如:复述文章要点、背诵相关章节等。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一定要在文章的选取上下功夫。文章的选取要点:(1)最好是较短篇幅,不宜过长;(2)有生动的故事内容,提高兴趣;(3)包涵一定的词汇,提高文字水平。右脑中拥有高速的右脑记忆能力、快速的理解力、正确的直觉能力。在学习中里用到右脑,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理解力,更为重要的是以右脑的生理条件为左脑的学习负担解压,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重要意义。“速读记忆”(快速阅读和记忆)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由于人眼、人脑的器质优势,只要通过训练,源活潜能,要达到一目一行、一目多行就不是难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之后,接下来就是付诸于行动了,一定要多读、多揣摩、多做题。关于写作能力,在我们掌握了快速阅读的基础上,素材、知识的积累就不是问题了,问题在于多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一个成功的阅读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夯实语言基础;二是课堂的效率,即全过程;三是课堂的生成,即丰实的课;四是正常上课,即普通课程;五是完善的课堂,这是真正的课。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一个好的语言類或一个良好的阅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在教学的内容充分研究教师的教学智能设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即教学方案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必须忽视课本大纲的“铁律”,但必须对学生实施智能教学。(2)课堂气氛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发展学习能力。(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部手段无法替代的,所以在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用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鲜美丽的事物,引导和鼓励,通过组织,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4)静态和动态。一些公开课,比赛课,课堂上活动连接一活动,一个高潮接一个,花团锦簇,十分热闹,学生总是兴奋的参与活动。这样的课就是好课吗?我认为,不。好的课堂应该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动静相宜。课堂是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但也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感觉在语言,阅读和思维的发展静静地思考,这是一堂好课的必要前提。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多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多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关键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如果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的创新,培养学生的个性,把阅读教学从一个单一的掌握知识变为培养创新阶段。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就能把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好。

参考文献

[1] 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 罗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 陈赛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4] 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 曹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高效阅读兴趣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走进阅读的世界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立足场景运用,建构高效阅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