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5-10-21王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王欢

摘 要: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阅读与鉴赏”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足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位置。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一致的状况,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借助广泛阅读巩固阅读技能。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關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学法指导 广泛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5(b)-0153-02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载体。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将“阅读与鉴赏”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足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位置。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来自学生的感悟、理解;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培养。后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1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获得的五个方面的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等等。对照这些要求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深切感觉到传统课堂“以本为本、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明显脱节。因此,改变教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使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2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良倾向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二是机械模仿某些学校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前者有很明显的“教师主体”色彩,从字词段到文章主旨、美句鉴赏,全由教师一人包办。学生无需动脑、无需参与,只需接受、记忆,整个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后者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什么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等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从理论上讲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却没有引导的行为与过程,只是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给予帮助,或者向其出示答案。学生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无序和低效,学习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课堂教学改革也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和照搬。

前者只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和学生体验,导致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后者徒有课改虚名,过分夸大了学生的自主而导致了教学的无序、活动的无效,将学生引入“放任自流”的误区,阅读能力同样得不到提高。

对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探究能力、鉴赏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3 通过学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法指导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捷径。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解读文章的途径与方法。

3.1 “五读法”,由浅入深理解文章

初读:了解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包括作者、文章体裁、创作背景、课下注释等,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环节,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情节,并根据情节的发展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并围绕人物或主题用短语概括情节的发展。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语言概括能力。

三读: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关键语句包括总领全文、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总结全文句等。理解重要语句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从整体角度解读文章。

四读:鉴赏评析,包括对文章内容、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手法、遣词炼字等多方面的赏析。这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和情感的敏锐感知,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五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并触发自己的见解和感想。鼓励学生对文章主旨进行多角度、开放性的理解,不拘泥于教辅和前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想英语当今社会的现象、文体联系,以增加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

学生掌握了“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能够辅助学生条理清晰地去阅读、理解一篇文章,使阅读活动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既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有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2 从文体出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中语文课文体裁丰富多样:诗歌(古诗、词、现代诗歌)、散文、小说、新闻、演讲词、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不同,阅读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教师要从不同的文章体裁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从文体知识入手去解读文章,把我文章的内容。比如,阅读小说,就要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小说结构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入手去解读,让阅读更有条理、有更明确的目的。这样,学生每看到一篇文章,首先要从文章的题材入手,并结合文体知识进行解读,使阅读活动更加有序,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3 以语文知识为把手,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把手。能够准确找到“把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以引导、互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体会、感悟、理解等多种方式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并将之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去。比如,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以及诗人通过意象、意境寄托的情感,不是仅仅凭借学生的感悟就能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要通过理论传授和具体分析让学生对其有具体而深刻的理解: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比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就是意象,作者赋予了常见事物以特殊的情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一钩残月寂寥斜挂于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梢”的清冷画面,这就是意境。诗人通过四个冷清孤寂的意象,营造了万籁俱寂、孤独清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官场失意的孤独寂寞,也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孤高傲世的文人情怀。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特点、遣词造句等多方面为学生展示解读文章的把手和切入点,并引导学生实现课内学习的课外迁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4 以广泛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广泛阅读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不二法宝。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阅读与课文体裁、内容、情感相近的同类文章,实现课文阅读知识的成功迁移;阅读优美的小品文,领略作者语言的飘逸空灵,提高对文字的审美情趣;阅读自己喜欢的诗词文赋,品味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文人的胸襟和情怀;阅读文学名著,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入手理解著作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让课内学到的阅读技巧在课外阅读中得以巩固和提高,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进而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利平.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09(S1):160-161.

[2] 郑树民.浅谈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3] 程素萍,王聪仙.高中语文教学中元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88-92.

[4] 张春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色”[J].语文学刊,2008(22):88-92.

[5] 张思祖.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下),2008(22):108-109.

[6] 代玲.论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8(7):15-16.

[7] 张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6):9.

[8] 褚兴中.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07(6).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