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31刘志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微视频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

刘志辉

摘要:将微视频技术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有许多优点,如视频内容短小精悍,教学目标明确,便于教师将原本复杂的知识点细化后透彻讲解,同时动态的视频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提升课堂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微课;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69-03

一、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一线劳动者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中职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中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是一名中职一线教师,也担任过多年班主任,可以说笔者与学生、学生家长有着长期的交流与接触。现今高考的功利性,让学生一旦进人中职学校,很多家长就好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目标。甚至有一些家长曾直言不讳地表达,只要学校管好学生不出去惹事就可以了,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长态度如此,学生自然也没有了动力,自暴自弃,自卑的心理笼罩着他们。

客观上讲,部分中职学生接受能力确实较差,他们在学习上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学习效率较低,成绩提高不明显。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时间没有分配好,学习中不得要领,同样导致学习缺乏针对性,成绩不理想。中职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大部分由初中毕业进入中职,由于中职课程按专业设置,与他们以前的学习有较大差别,教学内容比以前更复杂,教学信息量更大,日积月累,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学习兴趣会越来越弱。

从教学方面来看,中职教育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少中职学校仍沿袭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缺乏职业教育应有的管理特点,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课偏多,专业课偏少;理论课偏多,实操课偏少;统编教材多,针对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自编教材和校本教材少;甚至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其次是教学模式陈旧。不少学校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一堂课要输出大量的理论知识,这其中有些知识点还较抽象难懂,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当出现赶进度的情况时,这种现象就愈加明显。很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工作场所去;教学评价注重结论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不能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的考评。

二、微视频介绍

1.微视频课程的概念

微视频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学习主题、实验、任务等)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视频的核心组成内容虽然是教学视频,但仅有这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包括与该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学生练习、学生反馈以及其他教师的点评等辅助性资源。微视频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有所区别,但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微视频课程的本质还是“课”,它和其他普通的课一样,必须具备大纲、教案等要素。但我们的常规课往往是纵向的,知识更新较慢;而微视频课程是横向的,强调知识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它以解决某一任务为中心,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一般一节微课只有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

2.微视频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微视频的出现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它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真实的需求。微视频课程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微视频课程主题突出,指向明确

微视频课程是针对某门学科的一个知识点进行的教学。教师把教学目标分解得越细,学生的基础也就打得越扎实。所以,微视频的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目标也更加明确。

(2)微视频课程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微视频课程以微视频为核心,同时整合了课堂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多种资源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结合紧密的、情景真实的资源环境。

(3)微视频短小精悍,使用广泛

微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5-8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15分钟,这是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视觉驻留规律而得出的结论。为实现移动远程听课,需把微课上传到网络上,这就需要严格控制微视频的容量。一般要求微视频大小不超过20Mb,同时使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1v )。

(4)微视频课程采用半结构化设计,易于扩充

微视频课程不是简单的把各种教学资源堆砌在一起,它是以网页的方式把要教授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源进行结构化的组合,并在这些资源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同时,教师对这些资源还可以进行修改和扩充,不断地生长、充实,实现资源的动态更新。

(5)微视频课程交互性强,使用方便

微视频课程通常以结构化网页的方式把各种常用的教学资源集中在一个页面上,让用户一目了然,用户可以直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不仅可以一边观看一边练习,同时还可以点评或进行在线测试,使用非常方便快捷。

三、微视频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微视频在教学中的优势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微视频课程对于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素材

微视频课程因为采用了视频软件,所以有图像与声音,同时还具备完善的知识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可用于以下的情况中:

第一,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事先对照屏幕一边学习一边练习,有效完成教师预设的内容。

第二,课后复习:对于课堂中的重难点,学生可以打开微视频课程反复多看几遍,直到弄明白为止,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

第三,学习引导: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有些操作比较复杂,可以用事先制作好的微视频课程引导学生操作,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网上学习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事先把微视频上传到微视频课程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一旦中途碰到疑问,还可以把问题发到网站上,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从而在微视频教学平台上形成一个高效的网上课堂,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

(3)利用智能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实现泛在学习

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都配备有智能手机,甚至是平板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能实现视频文件的播放。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微视频拷贝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并充分利用简短的空余时间,实现泛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对内容较多的部分,可将微课制作成专辑,方便学生系统学习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里面,教师一节课通常要讲一个或者若干个知识点,容量较大,课堂难免显得枯燥单调,容易造成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透彻,最终导致学生不会应用或不能够活学活用。我们在课堂中引入微视频之后,微视频课程“短小精悍”,教师可以在制作微视频时,把复杂的知识点细分,使每个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置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如果学习内容较多的话,可以将一个系列的微视频课程做成专辑,便于学生有序点播并合理规划学习进度。

2.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微视频引入中职学校的优势毋庸置疑,然而一些地区一些学校过度追捧、盲目相信微视频课程的作用,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甚至运用微视频这一形式取代传统的大课堂教学,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有很好的收益,反而适得其反。

首先,微视频是教师结合某一节课所授内容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提前录制的一段视频或音频。这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对这节课的了解去制作,而忽略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没有学生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假设学生已完成的状态下进行。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室里可以没有学生,但教师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时刻预测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或情境,跳过答疑环节,并用过渡词假设学生已完成此环节教学,在总评讲解的过程中一一指出学生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多”与“少”这两个矛盾因素。“多”是说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少”是说微视频或微音频时间很短,大部分控制在 5~10 分钟,最多不要超过 15 分钟为宜。用简短的视频或音频去囊括太多的授课内容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或音频时,要慎重选择内容,最好是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否则教学就会拖泥带水,甚至不着边际。

其次,微视频课程尽管与常态化教学有较大的区别,但仍须切题。传统的大课堂往往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导入,然而微视频教学由于时间的限制,切题必须迅速,运用精美的画面或通过设置悬念来切题,把时间分给后续的内容。

再次,微视频课程在收尾方面也是很讲究的。教师要干脆利落,运用凝练的语言总结微视频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微视频课程比常态化课堂对语言的要求更高。在微视频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不重复讲相同的话,不讲与上课主题无关的话语,哪怕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所用的语言也不可。同时,由于微视频是事先录制好再播放给学生看的,教师语速的把握就很重要,语速不能快,要匀速,发音要清晰,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教师在微视频教学时还要把握内容的逻辑性,尽管微视频很简短,但是它的知识内容是自成体系的,也能顺利地过渡到其他知识点的讲解。

3.微视频应用于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笔者在教学中进行微视频教学的实践,结合学生的反馈,发现需要注意如下问题:(1)视频中如果对简单操作讲解过于详细,学生会出现不耐烦等反感情绪;(2)视频中操作时有用到快捷键一定要配合清晰的讲解,否则看视频的学生会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操作感到很纳闷,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3)对一些容易出错的操作要进行重复或者强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听到注意之类的提醒时,人的注意力还是会相对集中的,否则有可能会让人感觉到 “看了等于没看”。

四、结论

微视频是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它是网络普及化、知识多元化、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产物,它的各种优势使得微视频教学将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整体教学上的空缺,目前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无法自主选择教师,也无法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但微视频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状况,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及兴趣,自我上网搜索。同时,通过微视频平台的搭建,教师可以与不同地域的教师交流互动,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微视频课程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拥有的重要教育资源,它为中职课堂教学拓宽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冯文静.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张瑞,王朋娇. 利用微视频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J].学园,2014(35).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微视频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