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何适应新课改

2015-07-29王静瑜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新课改初中数学

王静瑜

摘 要:传统的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中学数学教学方式转变的新课程改革,提出初中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初中数学逻辑,服从性强,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所有数学的基石。定理,公式,规则,逐渐从基本概念的玫瑰。因此,掌握基本概念,理解概念的本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和教师,知识之间的沟通,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可以让学生爱上老师并喜欢数学。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65-02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教学以往的那种被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向着多元智能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求。但很多老师对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要求没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教学中造成了一些误解。从人类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实践,它是生产工具和科学实验,人类的斗争。四天的现代化,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努力学好数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数学教学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中学。

1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1.1 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的思考

一般来说,相比其他学科,数学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比较平淡,这几乎是数学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个点。新课标下,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索,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期,但同时也是学生逆反心理突出的时期,所以,和学生的沟通技巧以及方法是老师需要注意的,让学生能够听取建议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是一种个人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写作教学应该营造一个让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的环境,自由释放学生的天性,将个体的生命力展现出来。不过,长久以来,学生个性的发展被忽视掉了,而强调的更多的则是知识、模仿和记忆,使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受到了限制,这种机械、沉闷的教学方式是毫无活力和灵活性的。

1.2 注重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

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的推理过程,思考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而这些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所忽视的。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方法,并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先让学生预习一下,然后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点是关于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几何在今后的学习中重要的基本定理的应用。到最后,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勾股定理的完整故事的讲解,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3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

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数学在高考升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还是应该多加重视,如适当地调整结构,可分配任务,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平面几何的时候,一个题型通常有多种解决办法,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同时,对表现好的个人或者是小组进行表扬,表现不佳的则进行引导和激励。在课程内容的变化方面,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的“复杂、困难,以及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而是让学生从简到难的遵循渐进地学习,让学生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学习和合作。掌握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核心。抓住核心知识,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数学系统是非常强大的,不仅有一定的顺序的数学命题,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一章,总结,理清知识体系,掌握单核心知识,死记硬背是学数学。例如,在全等三角形这部分知识里,应该首先明确定义,然后确定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三个公理。把这三个公理:公理统一的认识各有三个元素(包括至少一个侧)等,制成三角形根据每个公理的条件下,它的形状和大小是唯一确定的(这也可以用剪纸叠加的方法来证明这些公理),重点内容,每个公理条件只能确定在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形状和尺寸被确定为三角形,然后三角形的每一条边,每个角和其他元素,如三,三线,三高角平分线,内接圆半径,半径已经确定,导致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同时,通过三角形全等公理也可以直接确定发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三定理。三个原则是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

在三角形学完后,也可以根据定义的三角函数和三角形建立角度的关系。由两个三角形全等公理确定,联想得出的三角形理论依据。一个三角形有解的条件必须满足的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是唯一确定的前提下,但前提是三角形全等公理成立的条件。目前已知的两边和对角线的一侧,在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是不是唯一的定义。为了澄清这一点,为解决这个三角形必须讨论,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或两个解或无解,不会有什么困难。抓住关键,这种官商勾结的联想,知识,认识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认识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必然会有收效。

1.4 注重数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传统倾向,得分高的人就是杰出代表,以防止其他学生。新的课程目标不只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求数学老师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只看分数的评价体系显然与教学目标相违背,所以,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思维方式。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1.5 更多的实践,总结解题的方法

各种数学问题很多,要学好数学真的应该多做练习题,但如何避免沉迷于题海,把握正确的方向,从而与学习效果的半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应明确:数学毕竟不是做练习,练习,只有掌握“双基”,作为一种手段。如果题目做,做的是错误的,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浪费了精力,没有回报。在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典型习题)后,应该检查一下,使用这些概念,定理或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的运用,在有其他办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服务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为协会或类似的地方过去,然后将它们概括为相比,沈联系沟通,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做这项工作对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两种常用基本方法。

2 在下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错误思想,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是,新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也为教学增加了活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些老师对新课程的目标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误解。以下就对这些误解进行简单地介绍,以便让学生在新课改下在学习上有很大的进步。(1)要么就是过度干预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么就是觉得新课程改革就是放任学生学习,什么都不用老师管,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反而使学生的积极下降,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毕竟有些问题学生是无法独立解决的,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课程改革的新一轮发展中受益。(2)情境教学片面追求,情境教学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但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有所丰富,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一味地追求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沉浸在教学环境中,就会使学生忘了学习数学的目的,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以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环节的学习。(3)滥用多媒体。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为大多数的老师所接受。对此,有老师甚至认为新课改就是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然而,数学作为强有力的逻辑主语,有些数学知识只能通过在黑板上素描出来才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教学额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和辅助工具的措施称作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则由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而定。通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教學,启发式,发现,问题教学,也可用于辅助教学挂图,模型,材料,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教学方法的思考,首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借鉴他们的学习表现,从学生觉得无聊无趣的地方入手,从最苛刻、最难理解但是有容易掌握的地方进行突破,而这些往往都是具有教学价值的地方。其次,老师应采用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接受的,且有利于学生积极性调动的和创造力培养的,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最好的教学形式。如果授课内容本身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家的成长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新颖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如果是对公式定理的证明推导仅限于教材,学生不好理解,可以挖掘新的策略变化,以丰富的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的科学知识;如若是需要深度分析的例子,学生无从下手,则需渐进式的引导,举一反三,尝试开发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前提下,讲解该方法的基本技巧。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教学水平才能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新课程再也不是知识训练营,也不是机械式的灌输教育,而是课堂上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思维飞跃和激发的灵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林巧燕.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06(6):132.

[2] 孙庆利.初中数学新课程与教师的适应发展[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3):100-103.

[3] 农秀丽.初中数学新课程与新型数学教师的培养[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3):104-108.

[4] 李同胜.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展与反思[J].山东教育,2002(32):25-27.

猜你喜欢

实践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