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2015-07-20李明芬范小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血脂

李明芬 范小红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李明芬 范小红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患者的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结果,探讨这几项检测指标与急性脑梗的相关性。方法 对53例急性脑梗患者和56例对照者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组中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均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 与正常组健康者相比急性脑梗发作时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升高,其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脑梗预后的一个灵敏指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hemorrheological,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lipid results,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item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53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nd 56 control subjects of hemorrheology,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lipid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in whole blood viscosity,hematocrit,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lipids were higher,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of healthy person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emorrheology,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increased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Hemorrheology,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Lipids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脑梗死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脑梗死的发病涉及血流动力学、血流状态及血管壁等多种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反应因子参与了动脉硬化过程,本文测定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来分析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且发病8 h内入院。患者有脑梗死症状,后经CT和MRI证实,符合脑血管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神经内科医生确诊为脑梗死病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9.0±10.1)岁。对照组为我院体检科体检者56例,经检查无心脑血管病,其男性2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3.5±8.0)岁。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排除发热、肿瘤、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肝肾损伤及近期服降脂药等患者。

1.2 方法

脑梗死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在标本合格情况下,用YDA-ⅣA血液粘度计测血液流变、Sysmex1800i测红细胞比容、魏氏法测血沉、韩国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仪测超敏C-反应蛋白、日立7180进行血脂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测定8项指标,脑梗死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果见表1。

表1 血流变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观察结果 (x-±s)

3 讨论

脑梗死是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疾病之一,其重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标之一,血液粘度增高,必然引起血液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而引起血栓、梗阻等病理改变。脑梗死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全血粘度和红细胞比容升高[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要高于正常对照组,这是因为在脑梗死的形成病因中,最重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相关,Pasceri[2]等经研究发现其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的致炎症效应,因此确认CRP水平升高作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短暂对立危险因素。且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在发生脑梗后6个月内的死亡率也越高。因此,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指标之一[3]。血脂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血液粘度成正比。因此高血脂患者血液粘度增高,更易于血栓形成,而导致脑梗死发生。在本次测定中也有脑梗死患者血液粘度和血脂接近正常,说明其他因素也可引起脑梗死。

总之,全血粘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改变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对血液粘度增高和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及高血脂的亚健康人员应及时给与干预,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这些因素有助于对脑梗死的早发现、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文贞,方玉珊,郑俊忠. 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特征[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110-111.

[2] Pasceri V,Chang JS,Willeron JT,et a1. Modul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mediate monoeyte the moattaettant protein一 1 induction inhuman endothelial cells by anti-atherosclerosis drugs[J].Circulation,2001,103(21):2531-2534.

[3] 丁攀峰,马林,李雪元,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HbA1c和hs-CRP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62-63.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116-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088

作者单位:150056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Analysis of Hemorrheology,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Lipid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LI Mingfen FAN Xiaohong Second Hospital of Harbin City,Harbin 150056,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