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研究

2015-07-20峰曾昭清张立新徐宝良蓝海英伍向滨吴小燕刘会焕尤传利何晓燕张志刚邬萍姜英娟王盈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心身妇女儿童心理疾病

秦 峰曾昭清张立新徐宝良蓝海英伍向滨吴小燕刘会焕尤传利何晓燕张志刚邬 萍姜英娟王盈力

“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研究

秦 峰1曾昭清2张立新3徐宝良3蓝海英4伍向滨4吴小燕5刘会焕5尤传利6何晓燕6张志刚7邬 萍7姜英娟8王盈力8

【摘要】目的 防治孕产妇心身障碍和预防心身疾病。方法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天津市北辰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天津市河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设立“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开展研究。结果 取得“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模型。结论 本研究目前取得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内乃至国际“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孕产妇;心身;门诊;临床路径;PPM;焦虑;抑郁;心率变异性

Objective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pregnant women’psychosomatic disorder and prevent the psychosomatic disease. Methods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Dagang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Guangzhou Yuexiu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Tianjin Beichen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Y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Tianjin Hebei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 and Yantai Municipal Yantai Hill Hospital established pregnant wom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linic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y achieved the pregnant wom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linic model.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ternal psychosomatic health clinic.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Psychosomatic,Outpatient,Clinical pathway, PPM,Anxiety,Depression,Heart rate variability

1 研究背景

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心理疾病对大多数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1]。心身疾病即是由心理疾病诱发的一种躯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器质性病理损害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心理疾病不但可以诱发心身疾病,还可以引发某些精神类疾病[2],其本身也具有危害性重和发病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孕产妇受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普遍。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64%的孕产妇在围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3],其中焦虑、抑郁障碍表现最为明显[4]。焦虑、抑郁障碍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但两种障碍也会出现共存的现象[5],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躯体功能障碍[6]。有研究表明,孕产期焦虑抑郁障碍不仅影响胎儿发育[7-8],也会引发妊娠期并发症[9],对分娩方式、产程以及新生儿的健康亦有影响[10-13],还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几率[14]。

当前的孕产期检查除传统的常规项目外,还应该进行“心身健康”管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和由其引发的某些躯体化功能性障碍,达到防治孕产妇“心身障碍”的目的,实现提高孕产妇以及胎儿和婴儿健康水平的目标。

本研究参考和借鉴已有成果,为“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研究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天津市北辰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天津市河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设立“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开展研究。

3 研究结果

取得“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模型。

3.1 科室架构

3.1.1 指标 (1)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2)设施完备。

3.1.2 措施 (1) 设立相应的科室并悬挂标准指示牌和门牌。(2)引进适宜技术。(3) 配置检测和治疗等相关设备。

3.2 岗位标准

3.2.1 指标 (1) 配备3名以上医护人员。(2) 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职业规范。

3.2.2 措施 (1)每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次以上。(2) 每季度举办职业规范学习活动1次以上。(3)每年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全国性经验交流活动1次以上。

3.3 管理规范

3.3.1 指标 (1)精细化管理。(2)医疗质量控制。

3.3.2 措施 (1)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并认真落实。(2) 定期组织开展门诊阶段性发展评估和岗位绩效考核工作。(3) 成立领导小组并对科室工作随机检查。

3.4 临床路径

3.4.1 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为孕产妇。

3.4.2 诊断依据 参照《焦虑障碍防治指南》[15]及《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16]。

3.4.3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分值在7~13或EPDS(爱丁堡抑郁量表)评估分值在9~12[16-17]。(2)无精神类疾病和器质性疾病。(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4.4 治疗原则 (1)坚持以孕产妇安全为前提。(2)保证胎儿及婴儿安全。(3)综合治疗。(4)分级治疗。(5)全病程治疗。

3.4.5 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及《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应用以下两种治疗技术:(1)PPM临床干预[18]。(2)自我心身调理干预。

3.4.6 门诊期间检查项目 (1)基本检查。HAMA、EPDS检测各2次。(2) 辅助检查。HRV(心率变异性)[19]监测2次。

3.4.7 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发生重大生活事件,出现精神类疾病、器质性疾病,退出本路径。(2)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3.4.8 临床路径表单 临床路径表单见表1。

3.5 转诊指征

3.5.1 初诊转诊指征 (1)HAMA评估分值14分以上、自主神经系统呈现功能紊乱,向精神科转诊。(2)EPDS评估分值13分以上、自主神经系统呈现功能紊乱,向精神科转诊。(3)因诊断需要到其他科室进一步检查。

3.5.2 随诊转诊指征 (1)出现精神类疾病,向精神科转诊。(2)出现新的严重临床疾患,向其他科室转诊。

3.6 随访机制

3.6.1指标 (1)经过门诊治疗后的孕产妇在3个月内失访率<20%。(2)对可随访的孕产妇进行自我心身健康调理指导有效率达到100%。

3.6.2 措施 (1)要求孕产妇严格执行医嘱,提高孕产妇自我心身调理的依从性。(2)按时复查孕产妇家庭调理记录单并进行指导。(3)定期随访孕产妇及家人,了解和评估孕产妇家庭自我调理的质量。

3.7 宣教策略

3.7.1 指标 (1)孕产妇通过各种形式接受孕产期心身健康宣教率达到 100%。(2)孕产妇及家人通过多种形式接收到心身健康知识资讯。

3.7.2 措施 (1)通过孕妇学校、产科门诊、产科病房等平台,开展宣教活动。(2)定期举办孕产妇心身健康专题讲座。(3)定期开展大型孕产妇心身健康公益活动。

4 讨论

“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科学合理设置科室,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方案,按照规程运行。临床路径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具对孕产妇心身健康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和由其引发的某些躯体化功能性障碍,针对符合第一诊断的孕产妇,运用适宜技术进行安全、速效治疗,同时采取随访、宣教措施,增强分级治疗和全病程治疗的可操作性,提高孕产妇及家人对孕产期心身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对于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孕产妇及时转诊,保护孕产妇及胎儿和婴儿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研究初见成效,随着研究的深入,将进一步取得成果,为国内乃至国际“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表1 临床路径表单

参考文献

[1] 张启兵. 心身疾病说的起源概念及误区与应用[J]. 中医药学刊,2003,21(5):731-732.

[2] 杨树伟,张会敏. 心身疾病现阶段诊断及防治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64-66

[3] 谷香珍,薛慧英. 孕妇情绪障碍对分娩及产后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80.

[4] 洪勤英,裴小龙,张惠莲.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1044.

[5] 童建明.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4):241-244.

[6] 陈向一,杨德森. 广泛性焦虑症的心理生理学特点[J]. 新医学,1998,29(9):459.

[7] Neggers Y,Goldenberg R,Cliver S,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social profile,health practices,and pregnancy outcomes[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6,85(3):277-285.

[8] Hansen D,Lou HC,Olsen J. Serious life events and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a national study with complete follow-up[J].Lancet,2000,356(9233):875-880.

[9] Johnson RC,Slade P.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and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is there a relationship?[J]. J Psychosom Obstet Gynaecol,2004,24(1):1-14.

[10] 芦小娟,温砾,醋红娟,等. 选择性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及对孕妇、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5):1500-1501.

[11] Carey JC,Rayburn WF. Nuchal cord encirclements and risk of stillbirth[J]. Int J Gynaecol Obstet,2000,69(2):173-174.

[12] 匡军秀,魏敏,白骏. 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5.

[13] 刘小翠,侯希芳,林炫劲,等. 孕妇心理干预对产后情绪的影响[J]. 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38-40.

[14] 陈焱,汤月芬,漆琨,等. 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的随访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 上海医学,2006,29(2):85-88

[15]吴文源.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72.

[16]丁辉,陈琳,邸晓兰. 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6):572-576.

[17] 汤月芬,施慎逊,陆雯,等.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2):83-89.

[18] 秦峰,张立新,孙静,等. 应用PPM治疗孕期焦虑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73-75.

[19] 阎克乐,张文彩,张月娟,等. 心率变异性在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261-265.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013-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010

作者单位:1 100006北京,全国防治孕产期焦虑抑郁领导小组;2 710000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 30027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4 510055 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5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6 225002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7 300150天津市河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8 264000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通讯作者:秦峰,E-mail:bgs_010@126.com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linic of Pregnant Women

QIN Feng1ZENG Zhaoqing2ZHANG Lixin3XU Baoliang3LAN Haiying4WU Xiangbin4WU Xiaoyan5LIU Huihuan5YOU Chuanli6HE Xiaoyan6ZHANG Zhigang7WU Ping7JIANG Yingjuan8WANG Yingli81 National Matern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Leading Group,Beijing 100006,China,2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Xi'an 710000,China,3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Dagang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Tianjin 300270,China,4 Guangzhou Yuexiu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Guangzhou 510055,China,5 Tianjin Beichen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Tianjin 300400,China,6 Yangzhou Municipal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Yangzhou 225002,China,7 Tianjin Hebei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Tianjin 300150,China,8 Yantai Municipal Yantai Hill Hospital,Yantai 2640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心身妇女儿童心理疾病
我受够了!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前言
——绿色心身治疗技术在老年心身疾病中的运用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
多措并举 泉港妇女儿童事业结硕果
省“两会”代表、委员 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社会风尚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