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体育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2015-07-04彭友龙赵贵北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体育教学

彭友龙 赵贵北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努力掌握有关学生体育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理论知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个性心理品质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体育个性及心理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个性;心理品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要让学生在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培养体育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养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培养终生体育意识”。由此可见,注重对中小学生体育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一、“体育个性心理品质”的概念解析

所谓“体育个性心理品质”,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所独有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体育思想、行为和运动面貌的总和,它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倾向性和动力性四个特征。整体性,指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中有关体育的思想、行为、情感、意志以及性格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他们之间形成一个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又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独特性,指中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有内外之分。内部差异即指体育个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譬如体育兴趣、特长发展的不平衡;外部差异即指性格、意志和情感上的差别等。倾向性,就是中小学生特殊的体育心理需求,譬如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爱好兴趣等。动力性,就是中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人体本身所具有的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既可以使中小学生的体育行为稳定成型,也可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而导致定型消失。

二、“體育个性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和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个性心理品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要想对学生实施成功的体育教学,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所在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以指导一次班级排球比赛为例:首先,教师要了解上场的每位队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做到知人善用,才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凸显团队在比赛中的整体优势。其次,是对场上核心“二传手”的确定,要详细了解他的性格、能力、气质等心理特征,以保证在进攻和防守时,与场上的其他队员融为一体。譬如性格外向的人,兴奋时扣球会起跳过早,要求二传进行传球时要动作迅速,尽快出手,并且还要适当降低传球的弧度,避免传出的排球过于靠近球网;而对性格内向的队员,传球的速度则应适当放缓,传球的弧度也应该适当加大,以保证其扣球时对击球点判断的准确性。第三,对腼腆怯场的队员,应该多鼓励,多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尽快适应比赛的节奏等。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参赛队员集体的技术和战术优势。

三、发展和培养学生“体育个性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1.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赋予了体育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自觉担当“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对于中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和具体表现,决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而应该多学习和了解一些有关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理论知识,因材施教,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为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良好意识奠定基础。

2.创造良好的课堂体育氛围。新课程要求对体育教学提出了要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积极探索,运用开放式、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平等、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参与体育练习,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

3.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首先要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他们明白体育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并逐渐使学生萌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感,继而让他们更加热衷于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第三,要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教学来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体育技巧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学情,采取分组教学、个别指导、友伴群体教学以及分层次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到因材施教。

5.重视对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球类战术配合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设计进攻和防守的方法,加强他们体育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努力掌握培养学生体育个性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让中小学生的体育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其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德顺,刘永刚.新体育课程标准与学生个性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5).

[2]孙振刚.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7(6).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体育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