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新课程过程性教学分析

2015-07-04李彩兰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过程性初中数学情境

李彩兰

摘 要:过程性教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对教学这一过程的构建。学习和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本文从过程性教学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了过程性教学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过程性;情境

一、过程性教学概述

过程性教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对教学这一过程的构建。学习和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传输信息,学生占主体地位主动的接收信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就体现为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性教学,则是利用过程的这种传递特性,对于教师与学生传播信息的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构建,让交流的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让学生在更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

过程性教学的概念还可以从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教师视角下,过程性教学强调教学的主导性;学生视角下,过程性教学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传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吸收知识;知识层面上,强调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探讨性过程,并不是某一种揭示,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二、初中过程性教学特征及教学方法简述

数学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规律性,在实施过程性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初中数学过程性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合作性、活动性和问题性。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教学策略。

1.情境构建法

过程性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主导性,教师的功能重在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产生疑问呢?情境构建法无疑是教师的常用选择之一。在数学课堂的情境构建教学法中,一般可以分为问题情境构建和引入式情境构建。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生活环境或者学习环境中去具体地看待数学问题。例如:在初中数学的二元一次方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问题情境:假设你去同学家做客,你想要同时买苹果和梨去探望,但你总共只有50元钱,梨子8元一斤,苹果5元一斤,那么你可以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呢?由此构建一个问题,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式中含有两个未知数。而引导式情境则大多用于让学生去展开联想性,例如:在三角形相似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之初,教师可以将大小两个苹果的图片让学生评论,当学生明白苹果图片相似而不是相同的时候,对于相似的概念会具象,由此引导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2.合作探究教学

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是一种对于规律探索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教学能够让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进一步扩大。例如:在对初中数学“定义与命题”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幸运52”的幸运抢答关卡,在教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它是一种方程;它是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它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答案: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幸运52”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思考。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经历给名词下定义并逐步明确的过程,最终清楚地表述名词的定义。之后通过引导式教學与学生一起探讨某一些词语的定义。例如:“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是“数轴”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是“全等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产生思维模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式探究学习。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考虑了以下问题:a.把活动设计成左右的对比模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习材料进行类比的思考;b.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3.活动性教学

活动性教学正是站在过程性的角度上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直接体现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定义与命题”的拓展训练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有些命题中条件和结论能够互换,且命题是正确的,而有一些命题却是不正确的,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黑板上板书一些条件和结论,让学生自由准备几张卡片,但教师说出条件的时候,学生就应该举起正确命题的卡片,如果举起的卡片不正确,且不正确的次数超过3次,则会在下课后在讲台上进行唱歌表演。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条件和结论有时互换是正确的,有时互换却是不正确的,当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就变成了另一个命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开放的数学思考,体现这节课的“数学味”和“过程性”。

三、结束语

过程性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过程性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理解过程性教学的特点和要点,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泽忠.对于全面培养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措施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宁连华.数学推理的本质和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3(8).

[3]洪利民.从三位教师的争论谈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J].数学月刊(中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过程性初中数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论数学教学的三大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