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5-06-03张红漫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摘要:近年来,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为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它是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加强声乐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缺乏的现象已经显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综合教学实践,说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途径

人文素质是人们人文修养和综合品质的表现以及发达程度,它主要涵盖人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方式等方面,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人类发展总结出来的价值有“科学”与“实用”、“人文”与“理想”,这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相对而言,“科学”可以提供的是方法,是一种工具,而“人文”表现出来的是来自人们精神层面的素养。缺失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造成人的价值观偏差。所以在坚持发展科学的基础上,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作为一个新的目标要求。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的、来自人的精神追求层面的涵养。它的重点是在人性、情感、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做人的素质。其涵盖内容广泛,包括道德、人格、追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与“科学主义”相比,人文素质关注的是自身价值体系的提升;与“技术理性”相比,人文素养追求的是价值和目的;与“实用主义”相比,人文素养强调的是“理想主义”。

二、人文素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文素质与声乐教学的关系

音乐是一门带有感情色彩的听觉艺术。音乐能够表达人的内心、净化人的灵魂、熏陶人的情志。大学中的声乐教学需要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不单单要学习音乐技术,还要建造人文素质,他们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如果想要培养高水平声乐人才,就必须要重视人文素质的作用,探索人文素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魅力,为不断涌现出声乐表演和创作的人才打好基础。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独立音乐风格的形成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音乐风格决定了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节奏和情感表达一个音乐作品,展示着歌唱中不同的一面;

2.对强化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品位起着关键帮助。声乐强调的不仅是声带的优越性,而是需要音乐素质来决定声乐学习中所达到的高度;

3.对学生在音乐理论的把握和理解方面得到训练和升华。声乐艺术凝聚了艺术历史中沉淀出来的智慧,是一套科学的歌唱理论和方法。需要足够的音乐素养才能将其融会贯通。

三、大学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设置合理的声乐课程

在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学科自身系统性研究不够健全,所以高校声乐教学有必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定位,结合声乐教师的实践经验合理强化教学机制、深层教学改革。声乐课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涉及的学科内容较为宽泛。如果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打破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重新安排课程体系。例如:语言训练课程可以安排歌唱训练和台词朗诵两部分,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反复揣摩让他们得到深层次理解,提高其音乐素养。而针对声乐技巧课,应该建立在足够扎实的声乐基础知识的条件下,严格要求学生遵循声乐艺术的规律。而在声乐实践表演课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表情、气质和形体方面的提高。

(二)转变创新教学观念

声乐教学中,应该推崇创新的观念和形式,对传统教学方式应该不断改进,建设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我寻找,摸索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类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歌曲的创作能力要在较强的基本理论知识的配合下完成。所以应该从点滴基础要点抓起,在学生不断巩固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从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第二课堂大胆延伸教学内容,拓宽思路。另外可以安排自行设计演唱,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演唱经验。

(三)加强学科综合

声乐教学应该站在多学科的角度展开教学,充分加强学科综合,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不受单一学科的局限,深层次咀嚼音乐作品的内涵。第一,可以加强声乐教学与整个音乐学科之间的综合。其中包含与曲式课程的综合,从曲子的结构排列、旋律的高低起伏和独具的风格特征感悟声乐。还有与音乐审美课程的综合,通过聆听,感受声音可以发出来的不同韵味,其中分为圆润、干净、有气势等。另外也可以与和声课程综合,通过伴奏品味和声中的层次、强弱等信息。第二,可以加强声乐教学与姊妹艺术间的综合。比如,影视、舞蹈、文学、美术、戏剧等门类的综合,将很大程度上拓展声乐教学的宽度,有效推动声乐教学中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第三,可以加强声乐教学与历史、哲学、地理等学科的综合。例如:教唱《二泉映月》时,通过讲述盲人阿炳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命运与人生、正义与邪恶的思想内涵。

(四)挖掘音乐作品文化意蕴

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对提升声乐教学中的人文素养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第一,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知道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这很自然的为声乐学习中注入了情感因素,远比空泛的说教更有意义。第二,声乐作品是音乐与文字的有效结合,很多音乐作品的歌词都彰显出较高的文学价值,所以进入作品意境,理解作品的文化精髓也很重要。第三,增强文化意识,清楚音乐形象。比如:名曲《茉莉花》的曲调婉转优美,其中所表现的正是水乡的细腻柔和。只有教师将这些文化内涵讲出来让学生了解,他们才能在声乐演唱中将曲子的意蕴演绎的淋漓尽致。第四,注重涉猎多元音乐文化,开阔视野。在声乐学习中,借鉴经典曲目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他们拓展了解音乐文化。

三、结语

声乐教学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乐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学习声乐艺术,并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声乐教学还应该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声乐教学,培养优秀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分析[J].艺术探索,2011,(06).

[2]郑淑梅.音乐教育的新使命[J].中国音乐教育,2013,(01).

[3]邓林.把握音乐形式的文化脉络[J].中国音乐教育,2012,(01).

作者简介:

张红漫,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高校声乐教学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美声唱法
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声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