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系学生视唱练耳需求研讨

2015-06-03王艺萤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即兴伴奏视唱练耳

王艺萤

摘要:本文以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14级二、三班学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需求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视唱练耳作为辅助科目发挥其深层次的意义展开探讨,希望借此课题,更深入地研究视唱练耳民族教学法,更卓有成效地帮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关键词:视唱练耳 民族教学法 内心听觉 即兴伴奏 表演能力

一、民族声乐系学生的具体需求

(一)民族声乐系2014级二、三班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上课之初进行了一次笔试(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其性质、单个和弦及其性质、单声部节奏听写、单声部旋律听写),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不同,进行了分类,并且根据程度调整了课堂进度。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班的学生,恰恰成绩都能居于中上。图表如下:

不难看出,这个班的及格率占84%,优秀率占19%,不及格率虽然只有15%但是也绝对不低。并且大多数学生的节奏把握不错,甚至旋律听写上来说都可以把节奏答案标记正确。但是音高位置记录不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的听辨能力一般。但是至少从表中可以看出笔者将要把握的“度量衡”——对学生有个大概的认知,这样对日后教学方面有了侧重点。

另外,在笔试中单声部旋律听写部分,有意设计了两道旋律听记题。第一道是视唱练耳教学以来一直应用的旋律材料如下图。

第二道则是以一首耳熟能详并且听记简单的流行歌曲主旋律作为旋律听写第二题题目。C大调,改编选自周杰伦《蒲公英的约定》。如下图。

呈上来的试卷旋律部分让笔者大吃一惊。作为第一次听的单声部传统视唱练耳旋律,学生们听得头头是道,临时升降记号的标记都没有错误。但是耳熟能详的流行歌《蒲公英的约定》,C大调,没有弱起,没有复杂节奏型,没有任何临时升降,完全听对的却只有3人,其中两个人还是通过简谱记谱。就是说,大家对于应试的技巧掌握得很地道,但是对于一个长度不规则,音型没听到过、并且发现在5遍重复弹奏内完全无法跟上速度,即使是很熟悉的旋律,马上方寸大乱。总结一句话——应试教育做得很到位但完全没有内心听觉。

(二)民乐系学生对视唱练耳的理解需求

学期伊始,笔者问了该班学生两个问题。1.你们觉得视唱练耳有什么用。2.你们喜欢视唱练耳吗?这也是笔者心理所想,现在的学生究竟有没有理解视唱练耳的真实含义。通过访问该班的学生,得出两个结论:对于一些“耳朵不好”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折磨”罢了;对于那些“耳朵较好”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也只不过是公共基础课,总之什么都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如何能让学生们把视唱练耳与其专业相结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民族声乐系学生对视唱练耳的演绎需求

视唱练耳,顾名思义有“练耳”也有“视唱”。笔者大致听了一下班里学生的视唱,由于联考和校考都不考,于是在考前培训的时候对视唱都没有得到重视,学生们唱得五花八门。作为声乐系的一种(民族唱法)没有表现力,会跑调,对气息的控制一塌糊涂,对陌生的视唱更是无从下手。还是那句话,没有内心听觉,并且对视唱练耳学习抱有形而上学的态度。

二、针对民族声乐系学生需求的解决办法

(一)内心听觉上

内心听觉作为视唱练耳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客观地存在于视唱练耳学习的内部矛盾中。如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会聆听自己的声音,如作曲者会在创作过程中调动内心听觉去感知音乐。音乐学习者却不能很好地运用内心听觉,这无论是对学习者本身或是音乐界都是一个悲哀。良好的内心听觉是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先决条件。

内心听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长时间对音色音高的记忆,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逐步形成。对于民族声乐系学生内心听觉的培养,笔者是有针对性的。既然是表演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演唱民族声乐唱法的学生,笔者刻意把民族性视唱内容作为课堂视唱项目,并且阻止学生拿到视唱就马上识谱的习惯——先用即兴伴奏把视唱有表情地演奏出来,再强调强弱,强调呼吸,用单声部的体现方法演奏视唱第二遍,第三遍再让学生开口唱。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视唱的精准度提高了,呼吸气孔在提示下能做得非常完美。这是让学生提高内心听觉的第一步。

当然内心听觉不止会运用在视唱练习上。在培养和弦内心听觉的训练中,运用了在笔者作为幼儿视唱练耳教师时所采用的教法——让学生三人一组,根音、中音、三音不时更换来在长时间的模唱进行中聆听自己所唱的部分,用内心听觉和实际听觉结合补出余下的和弦部分。当然在讲解七和弦的解决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举例解决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闲谈中说,现在她听见那种不协和的像是有属七和弦倾向感的音响出现时,就会不自觉地想着解决。学生终于不是刻板的学习视唱练耳,而是会把视唱练耳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了。

(二)实践能力

这个学期主要大纲内容是讲解单行谱表的和弦连接。在音程连接、高低声部的听写、功能记忆这些“折磨”过后,学生提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老师,我们一帮学民族声乐的,能听出来这些连续不断的和弦,到底有什么用?”笔者紧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你跟别人说你是学民声的,那么给我们唱一个吧。这里没有人会伴奏,没有音响,没有光盘,只有一台钢琴。这时候你怎么办?”在学生陷入沉思的空当,笔者又接着杜撰了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现在是某个培训班的声乐老师,有一天我等她下班,坐在里面,我听着她在讲《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然后我就听着她的伴奏:

此时学生已经听出端倪,夸张一点的已经笑得前仰后合。笔者接着说:“旋律是会了,但是我要是家长,我能把你打出去。因为你这是误人子弟,有这样的老师怎么让我的孩子有乐感?”这时学生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又弹了一遍,如图2-2:

笔者认为:旋律没有变化,为什么我这么弹就好听了呢?笔者也根本就没用那些复杂的即兴伴奏,只用了单纯的几个和弦啊,这就是和弦连接的作用。

从此学生们都仔细地听和弦连接,因为笔者还会在所学知识结束后补充一些仅仅用和弦功能进行的即兴伴奏,这让那些平日里旷课不用心学习的学生有了一些兴趣,并且笔者鼓励原创。

当然除了即兴伴奏这方面影响学生兴趣外,笔者也经常在课堂上随性弹奏一些流行歌曲,仅作为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有兴趣,让枯燥的视唱练耳课堂开始跳跃,并且还会在这个时候讲解一些重要的和弦比如DVII7和弦的紧张感和D7和弦的解决倾向。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最后一道旋律题便是在听写旋律的基础上标注简单的功能进行(目前只有T、S、D),虽然只是简单地进行,但是在学生心中已经刻下了正格进行、变格进行的模式,方便其日后的和声课程学习。

(三)表演能力上

本着对视唱练耳的热忱,认为视唱练耳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表演学科。单声部、二声部、多声部的视唱最能体现视唱练耳基础课的艺术性,有表情有肌理的视唱,更是一种视听盛宴上的享受。那么视唱课堂上,就玩出了一些“新花样”。

1.Cosplay式教学

Cosplay是指利用服装、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电影等艺术作品的角色,而且不止要形似,还要神似。作为一名老师,不停接触新思维更是扩充视唱练耳课堂的必要通道。

就如有一首视唱曲目应用的是《魔笛》①的选段。笔者截下当时的影音资料,给学生们讲述魔笛的故事背景,以及漂亮的女高音《复仇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烧》。这时学生们都被出色的花腔女高音所吸引,再结合影音资料来唱视唱,笔者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刚刚剧中人物,把台风和表现力加在一起,暂时忽视唱名,用哼唱的形式跟着资料演唱,再逐渐把音量调小,最后由他们自己演绎,效果绝好。笔者称之为“Cosplay式教学”。

2.乱点鸳鸯谱式教学

该教学法应用于二声部视唱。笔者是由周杰伦的《珊瑚海》作为学习二声部视唱的楔子。首先认准了班上有一个特帅特爱表现的男孩子,由他来点女伴合唱。女生二声部学的非常快,这就刺激了男生努力唱好迎合女伴。这种搭配,乱点鸳鸯谱,不仅促进了班级的和谐和课堂气氛,又影响了学生们的内心听觉,再者,由于几组搭档的表现较好,也刺激了班级的其他同学。都是表演专业的,谁也不服谁,就是这个理性斗争精神,也让视唱练耳课堂逐步往好的方向发展。

三、“需求调研”对民族声乐系视唱练耳教学的积极意义

视唱练耳的教学宗旨,是发展人的音乐听觉,通过听、唱、读、写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独立思考、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可以更真实地从情感出发,体会、感受音乐。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纸上谈兵的对学生做一些基础概况的总结概括,并没有认真聆听他们真正想要学习的是什么,真正想要做到的是什么。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哪怕这个孩子正在放弃自己。这是“师德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深入学生去调查去研究

当然,笔者只能做到的是2014级民族声乐系二、三班的调研,整个民族声乐系,乃至整个C级程度的视唱练耳所能调查到什么程度什么深度,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实践大量的采访并且准备大量的材料去完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已经明确了我们的目标。

注释:

①《魔笛》莫扎特歌剧。

猜你喜欢

即兴伴奏视唱练耳
论视唱练耳对于节奏的训练
浅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初论老年人如何学习钢琴即兴伴奏
如何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合理应用即兴伴奏
浅析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