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预习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2015-05-30雷修成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设计实践

雷修成

摘 要: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科学预习作业的特点,科学预习作业设计的基本环节以及预习作业的设计策略,即从基础型预习作业设计、实践型预习作业设计及趣味型预习作业设计及有效应用作探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初中科学; 预习作业; 作业设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25-003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预习作业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学生开展预习,这一点已成为许多学科教学的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编制学生的预习单(即预习作业设计)上,仍然存在形式单一,盲目、随意的预习作业现象。教师在预习作业设计上,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使学生在预习时缺乏思考与体验。这样的预习作业,收效甚微。如何让学生乐于预习,使学生的预习作业真正有效呢?教师对学生预习的帮助,往往体现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预习是为了学习而做好预先准备,即学习新课前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及心理准备,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新课,提高课堂效率。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尝试、质疑,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同化新知,降低理解新知的难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那么,预习作业有哪些特点呢?

(一)引导性

预习作业是一类引导性的作业,而不是一般的提前练习。预习作业是将学习要点拆解成若干个思考的“台阶”,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预习,以便利学习并暴露学生理解的过程。这些关于学习要点的基本理解的基础题,将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及关键变式,也可以视为是促进理解的作业。

(二)整体性

预习应该是对将要学的知识的一种整体感知,整体思考,整体感受。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应该体现知识的整体性。既要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联系新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了解,求疑及思考。

(三)实践性

科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科特点。科学课程注重探究,注重实验,注重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联系。科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体验。

二、预习作业设计中的基本环节

为了提高预习作业的有效性,在预习作业设计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结构或知识填空、新知体验、疑问电台等环节。

(一)学习目标

说明这一课时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目标的设计,与教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相似,从学生的角度稍作修改即可。

(二)重难点

预习中也要罗列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在预习过程及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所侧重。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通常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预习中重难点则是从学生的角度。

(三)知识结构或知识填空

(1)知识结构或知识填空,涉及的是学习新课所需的基础知识。既要唤醒处于“休眠”状态——已学的或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与新知识建立联系,针对新知识中的基础知识设计相应题目。在完成这部分预习作业前,要让学生通读教材,用约定的几种常用记号圈划出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如直线(一)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特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在学生对教材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将这些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或简单的问句的形式,加以落实。(2)科学知识有整体性,教科书在设计的时候是将一些整体性的知识分散在各册教科书中,例如电学知识等。另外,每一节课也有其知识结构。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所学知识,让学生编写提纲或知识结构是有必要的。

(四)新知体验

是预习作业设计的重点环节。知识结构及知识填空已经解决了预习作业巩固已有知识,了解新课基础知识的目的。新知体验要完成以下两个目标:将学习要点拆解成若干个思考的“台阶”,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预习,以便利学习并暴露学生理解的过程。科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体验。要针对新知设计具有以下功能的作业(1)设计“台阶”性预习作业,促进学生理解;(2)设计实践型预习作业,获得感性认知;(3)设计“趣味型”预习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五)疑问电台

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的疑惑或想要了解的或不能完成的问题寫出来,让学生对课堂保持求知欲。下面以案例一来说明:

案例一: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光的折射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2.初步了解光的折射规律。3.会利用光的折射进行解释。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难点】利用光的折射进行简单的应用和解释。

预习内容:

【知识填空】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_____回来,这就是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_____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观察图2-56填空并联系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光线、法线在_____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两侧;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____(偏离、偏向),折射角 入射角。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如果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

【新知体验】

3.做一做:将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有什么变化?将筷子慢慢直立,筷子又有什么变化?将其他一些笔直的物体也试一下,为什么有这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_____形成的虚像。

5.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实际上大海、沙漠上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疑问电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作业设计与实践策略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教育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能动过程,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是科学学科作业变革的理论依据,在预习作业中也要体现。

(一)讲基础,温故知新

要注重预习作业的基础性,注重科学学科的整体性。既要唤醒处于“休眠”状态——已学的或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与新知识建立联系,针对新知识中的基础知识设计相应题目。

例如:1.6物质在水的分离

在初一上学期时,我们已经了解过晶体与非晶体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吗?

1.你已知道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已知道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区别?

3.试画出海波和沥青受热熔化的曲线图。

海波熔化温度曲线(已知熔点:48℃) 沥青熔化温度曲线

《物质在水的分离》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初一上学期已经学过晶体和非晶体的有关知识。此时要唤醒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因此,可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上。

(二)布“台阶”,渐入佳境

预习作业是将学习要点拆解成若干个思考的“台阶”,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预习,以便利学习并暴露学生理解的过程。这些关于学习要点的基本理解的基础题,将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及关键变式,也可以视为是促进理解的作业。

例如:水的密度(二)

学习目标: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1.密度的公式:_____。密度定义:_____。

2.判断: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

3.一根铜棒的密度为ρ,质量为m、体积为V,把它截成三段,其中一段的密度、质量、体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把铜棒放入太空,铜棒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都为零,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预习题是有梯度的:题1,对书本上密度的公式及定义的初步了解。题2,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作进一步的判断。题3,设置一个问题背景,是对密度特性的展开和深入。预习作业不一定让学生全对,错误的话,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探求正确的答案。

(三)实践型预习作业:重实践,获得感性认知

实践型预习作业是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常采用的方法,目的就是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自身边,让学生养成用科学的观点看生活,明白科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

1.实验型预习作业——体验表象。教材中有许多与实际联系的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将一张卡片放在玻璃杯上,将一枚硬币放在卡片上,用手指弾击卡片。观察硬币的运动情况,并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们会发现硬币并没有随卡片运动,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

例如:《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预习题: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先用左手托住纸片,将杯子倒转过来。当左手拿开后,水是否会流出来?为什么?

發现纸片和水并不会像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像杯子有吸引力一样,把纸片紧紧的吸附在杯子上面。这种与他们原有认识相冲突的现象,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些同学会失败,这样促使他们与其他同学们讨论失败的原因。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对大气压的存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将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这样的小实验在科学课里还有很多。比如《二氧化碳》,鸡蛋浸没在醋里会上浮,《摩擦力》筷子提米实验、《声音传播》制作土电话等。可以是很简单的、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都能体验的;可以是有一定难度的,一些学生完成不了,能引起学生间相互讨论的;也可以是以观察报告的形式。

预习实验都应注意的是:1.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的。2.实验不能太难,大多数同学能完成,能观察到的,且所需材料简单常见。3.与课堂重点难点相联系。4.实验的安全性要高。

2.观察型预习作业——认识科学

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体现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掌握科学知识重要的方法。

例如:《月相》一课的学习。在学习月相的前一个月布置一个不大不小的任务:观察这个月的月亮,并把观察到的月亮形状画下来。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这样的观察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渴望接下来学习的知识能解释他们发现的问题。很好的达到了预习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

3.调查型预习作业——丰富储备。通过调查来认知,是科学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方法,对于学生储备科学知识,联系实践、体验生成等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例如:《进化与遗传》第1课时。

(1)调查并比较自己与父母的性状,填入下表中:

(2)通过对比,自己有哪些性状与父亲相似_____

哪些与母亲相似__________

(3)哪些性状与父母不同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自己就发现了问题。有些同学第一次知道舌头也会有不同,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学生自己还会拓展开来,去调查其他亲戚或同学的性状。在课堂上有发言权,学生学得更认真。

(四)趣味型预习作业:激情趣,寄学于乐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业要想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完成,就要使作业激发学生的热情。

1.尝试型预习作业——发现问题。让学生尝试做新课内容有关的易错的作业,通过学生的犯错,让学生会注意自己的错误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物质的酸碱性》

模仿性练习,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如下:NaCl=Na++Cl-。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

Ca(OH)2=_____+_____;AlCl3=_____+_____;

学生能写出盐酸的电离方程式,对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会出现一些错误,不知道将2放在哪里,离子团不清楚、化合价没掌握的同学也不能写出。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2.爭议型预习作业——激发兴趣。学生的基础材料就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科学概念,把握科学规律。在预习题的设置中,应选择与学生原来认知有“冲突”,与实际相联系又能反映课堂重点难点的问题。

例如:《物质的变化》

从生鸡蛋到熟鸡蛋,是什么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问题)

例如:《惯性》

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

例1中鸡蛋是学生所熟悉的,生鸡蛋到熟鸡蛋,是什么变化?学生却不敢确定,到底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好像没有又好像有。此时可以引入蛋白质受热变性这一知识点,会让学生印象深刻。例2也是会让学生产生争议的预习题,借助争议让学生产生求知欲,达到预习目的。

3.探究型预习作业——增强技能。探究学习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发现规律,提出和解决质疑。

例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白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记录: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学习是科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的,让学生能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科学,掌握科学的知识和实践运用的方法,是我们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在预习题中也可以针对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合理的设计一些学生能够解决的探究型预习题,让学生逐渐熟悉掌握这一方法。

三、结束语

科学预习作业,在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结构或知识填空、新知体验、疑问电台等基本环节的基础上,要根据科学预习作业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策略,使学生在预习时就感到兴趣盎然,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怀着求知的欲望迈进知识宫殿的大门。让学生依旧保持着那颗爱探索、爱思考、爱问为什么的心,这是学生的快乐,也是老师的心愿。

参考文献:

[1]张丰.《以作业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11

[2]《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布鲁纳.《教育的适应性》,1971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作业设计实践
微课不微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