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教育文化的孕育及构建策略初探

2015-05-09黄文婷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

摘  要:党校教育文化是全新的行业文化内涵,其党校教育的发展就已经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内涵和文化底蕴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主流,社会需求对党校教育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党校教育文化进行构建和优化,以便促进党校教育文化的发展。本文就党校教育文化的孕育和构建的现实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党校教育文化孕育和构建的策略,从而为党校教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党校教育文化;孕育;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黄文婷,女,1981年10月出生,工作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委党校,本科学历,教师。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1

引言

文化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文化进步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文化模式和机制转变。在党校教育文化的孕育和构建中,需要对其教育文化进行优化整合,并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党校教育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责任。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的分析研究,在当今时代中,还需要对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构建党校教育文化[1]。

1.党校教育文化孕育和构建的现实需求

党校主要是培养执政党领导干部的场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党和社会意识文化来培养社会中坚力量。但是在实际中,人们对党校教育文化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使得教育文化缺位现象比较严重。首先,党校教育文化内涵的缺失。党校教育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但是针对党校教育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至今,均没有确切的说法。其次,党校教育文化中通常会以知识来代替文化。通常将知识与文化两者相混淆,分不清知识与文化的内质差别,只是一味地将知识和文化等同起来,认为传授知识就是在传承文化。通过使用知识育人来替代文化育人的本质。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过分重视,反而忽视了领导干部的人文素质培养。另外,党校教育文化具有自我封闭的现象[2]。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互动系统,党校教育文化在育人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封闭的校园内进行,需要对全社会开放,以便培养出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但是,现如今的大多数党校仍然沿袭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比较封闭,文化视野短浅。最后,党校教育文化比较形式化。文化育人的重要任务是务本求实,以便获取长远的发展优势和条件,从而更好的促进党校教育文化的发展。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不热衷于形式主义。党校教育文化的孕育和构建需要摒弃现有的不良作风和习惯,不能只是徒有其表。针对这些问题,总体来说,就是党校教育文化中的文化意识缺位,由于文化意识是现今的主流,同时,也是党校教育文化孕育和构建的前提条件。在孕育和构建党校教育文化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党校教育文化的内涵。其文化的核心是人,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将人的创造主体、兴趣以及价值观念放在生产位置的主体上,需要重视教育文化的构建和孕育。其中一切的生产活动以及经济活动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构建党校教育文化的时候,需要将文化背景和文化素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形成加好的文化创造力,抓住文化力的核心[3]。另外,教育主要是文化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可以让文化力产生出较大的改变能力,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现象,是面对全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教育文化需要着眼于人的社会本位,对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发挥出作用。在当今党校教育文化的孕育和构建中需要对教育文化进行细致的研究,充分了解党校教育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构建。

2.党校教育文化孕育和构建的策略

在进行党校教育文化孕育和构建的时候,需要在整合方法方面进行考虑。在思维方面,需要突破原有的主流文化局面,转变对多维度变化的关注上,并且通过辨证、批判性的选取,以及通过结构化的处理,对不同文化的精华进行借鉴和优化整合。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的统一的教育文化内涵。在进行整合的时候,需要对党校教育文化的主导价值观进行明确规定,并且构建党校教育文化的总体结构,对每一个环节和层面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规划。为了有效的进行整合,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4]。首先,分析原则。该项原则要求党校教育文化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文化状态以及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由于我国已经出现多元化的文化,这为新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源,同时,在资源的取舍方面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需要根据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对文化出现的条件以及合理成分进行研究,以便明确教育文化的特点和特殊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取舍。在借鉴方面不只是简单的借鉴,还需要对有利的资源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和资源,以符合党校教育文化构建的形式。其次,需要遵循综合原则。在每个环节的分析评价基础上,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其综合的原则是形成结构和关系的原则。需要对各种文化的形态和关系性质进行研究分析,并掌握各种关系网络,对其相互作用以及性质进行了解。党校教育文化的构建和孕育主要是以自身发展和需求来构建的,通过对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将一些真正适合以及需要的精华部分以一个主结构的方式来综合。并且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定位,以便形成一种符合党校教育需求的文化模式[5]。

3.总结

党校主要是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主要场所,随着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需要将其重要责任放在党校教育中。在党校教育文化的孕育和构建中,需要根据现实社会情况进行分析,对党校教育文化进行细致的研究,以便提高党校教育文化的内涵,促进党校教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J].教育改革,2012,14(05):157-158.

[2]刘旭东,何波.教育文化略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4):215-216.

[3]龙树森.新世纪党校教育面临的几点不适应[J].创造,2011,14(05):154-155.

[4]刘加植.党校教育要讲辩证法[J].福州党校学报,2011,16(02):547-548.

[5]张广昆.“四个如何认识”在党校教育中的定位[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2(04)::132-133.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
优化教学,提高质量
谈谈宽松和谐式小学语文课堂构建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三点意见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内部治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