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域分析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2015-05-09孙静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域

摘  要:公示语在外来游客日益增多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视为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所以公示语翻译中的失误不容小觑。笔者以公共场合的公示语作为语料,借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中的语域理论,分别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个方面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的各种错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此项研究,笔者认为将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语域分析应用于翻译研究及翻译实践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功能语言学;语域

作者简介:孙静(1987-),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2

引言:

根据CNKI检索结果来看,公示语的翻译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角度也是多种多样。从功能视角探讨公示语翻译的也不在少数,但大部分论文(含硕士论文)借助的是德国功能学派的理论,几乎没有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视角进行探讨的。其次,大部分论文都仅仅是就事论事,依据个人经验提出一些翻译原则或是翻译策略,并没有学者提出一个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模式对译文进行分析评价。本研究借助于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不仅可以关注到翻译字词层面的对等,还可以将译文放大到社会文化的语境当中进行考察,使公示语翻译能够更好的传递信息,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做好公示语翻译关系到树立国家形象及促进对外交流,解决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真诚地希望能够唤起越来越多的人对公示语翻译质量的重视,使其更加规范和谐。

一、公示语翻译研究现状

“公示语”一词首先出现在200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六期发表的《谈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一文中。[1](27)公示语翻译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公示语是一种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特殊应用文体,更因为近年来其在我国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正如黄友义所言:“对外宣传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提供准确等效的公示语翻译对提升城市形象有着积极作用[2](31-33)2004年9月初,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曾为规范上海公共场所译名而组建“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对上海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商务印书馆也曾于2004年出版发行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单丽平编审、陈祝秀教授等人编写的《汉英公示语词典》。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颖所主持建立的全国公示语翻译语料库于2008年7月8日并网运行,目的是为我国国际化都市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优质智力服务,迄今为止已6年有余。2007年5月,吕志发教授、王颖教授所著的《翻译理论与实务·公示语汉英翻译》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探讨了公共提示、规则要求、景点解说、地图示意等24种别的公示语翻译。2011年,吕志发和蒋璐合著的《公示语翻译》除了分类别探讨公示语外,还研究了公示语的字体、大小写、省略等问题。另外,吕志发和蒋璐、王同军合著《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主要针对奥运会期间的公示语和外国人对误译的心理感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专著为公示语翻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

语域理论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韩礼德的定义,语域是某一文化成员所选择的通常与某个情景语境相联系的语义组合。它是社会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一个接口。它的各个成分实现的是社会意义,而本身是由语言形式体现的。[3](111,115)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会遇到语言上的问题,更会遇到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问题。所以将语域理论引入翻译领域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按照功能语法理论,语域是由多种情景特征,主要是语场、语式和语旨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

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根据语场不同可划分出了如文学语篇、科技语篇、广告语篇等一些特点较为鲜明的语篇类型。语式指的是语篇信息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的。根据语式不同一般可将翻译划分为口译、笔译。旨体现的是说话人\作者与受话人\读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篇中人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对语场、语式和语旨的正确认识把握是译者选择正确翻译方法与策略的基础。只有保持语场、语式和语旨的一致性,才能保证语言在具体使用中与其使用场合、使用目的和交际对象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保证信息传译中语域的适切。

三、公示语翻译中的语域对等

(一)语场对等

1、英译应避免繁琐

公示语通常出现在空间有限的公共场所,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具有临时性,因此公示语语言必须简洁明了,以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信息。另外,中文重形合,英文重意合,中文公示语多由对偶句式组成,前后句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有整饬之美,但英文公示语简明扼要,并无多余信息,注重语言功能的传递。对于公示语翻译来说,我们要力避繁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让潜在的译文读者能够准确无误的理解信息,无需耐心思考即可明白意义,这样才能达到翻译效果。在实际翻译中,有些译者没有考虑到英语国家公示语的行文特征,按字硬译,甚至以句子的形式出现,造成译文冗长,语场错位,如以下四例:

(1)乘客专用,请勿载人

原译文:Passengers Only, Not Using for Any Other Purposes

建议译文:Passengers Only

(2)需要帮助,请按按钮

原译文:If you need help please press the button

建议译文:Press For Assistance

(3)妇女、儿童优先

原译文:Children and Women Should Go First

建议译文: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4)此处有炸药,注意安全

原译文:We have explosive here. Pay attention to your safety.

建议译文:Danger!Explosives!

2、汇的选用要与语场相适切

场会有一套独有的语言系统,这包括一些常用的词汇句式、语法结构以及语篇模式。作为译者,必须对源语和译语在这几方面的特点,尤其是在词汇选择上做到心中有数,使其与语场相适切,这样才能顺利较好地完成双语的转换。

(1)餐厅

原译文:refectory

建议译文:Restaurant

(2)宣传部

原译文:The Department of Propaganda

建议译文:Publicity Department

(3)华都少年溜冰俱乐部

原译文:Huadu Juvenile Skating Club

建议译文:Huadu Skating Club for Teenagers

在(1)中的“餐厅”被译为了“refectory”,殊不知,“refectory”指的是“寺院、修道院中的食堂”,在这里应该选用普遍使用的“restaurant”。在(2)中,“宣传”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的,甚至是正面的,而对应的译文“Propaganda”却是含有贬义的,意为为某种目的有计划地散布消息或思想。在(3)中“少年”一词被译为 “Juvenile”,该词多表示贬义,常含年少无知及幼稚之意,其常用于法律文本,如“Juvenile court”(少年法庭),在英文中可表示“少年”的有“teenagers”和“adolescent”,两者均为中性词,前者指的是13-19岁之间的青少年,后者指的是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男少女。“少年俱乐部”在英语中的对应词通常为“Club for Teenagers”,所以,“华都少年溜冰俱乐部”可译为“Huadu Skating Club for Teenagers”。

(二)语式对等

1、口语体与书面体

语式指的是语言交际渠道以及语言所要达到的功能,包括修辞方式,可以分为书面体和口语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一般而言,译者无权改变源语的语式,即正式的书面语不能译为随意的口语体。公示语因在公众场合出现,多为正式语体,所以在选词过程中应多选稍正式一点的词汇,避免过度口语化,如“请勿将身体伸出扶梯外”的原译文“Do Not Reach Your Body Out of Escalator.”就略显口语化,建议改为“No Leaning Out of Escalator”。另外,由于公示语和广告一样,其受众是各行各业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普通大众,因此,我们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采用一些生僻难懂的词汇和冗长的句式,如“请勿跨越”的原译“Prohibition Surmounts”建议改为“No Climbing Over”。“注意防滑”原译文“Advert Skidproof”建议改为“Caution! Wet Floor!”。

2、修辞方式的再现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采用押韵修辞法是汉语公示语的一大特点,在简洁等效的基础上,如果译者能够在译文中重现押韵修辞则是再好不过了,如下:

(1)疲劳驾驶,害人害己

原译文:Be Careful in Driving

建议译文:Drive Alert, Arrive Alive.

(2)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原译文:A drop of wine for the driver, two lines of tears for the family!

建议译文:Dont drink and drive!

(3)来也匆匆, 去也冲冲

原译文:Come in hurry, Go in hurry

建议译文: Come in a Rush; Leave with a Flush!

以上三例中,“疲劳驾驶,害人害己”“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全部压尾韵,而相对应的三个建议译文不仅实现了结构对称,而且全部展现了原文中的音韵美:Drive alert, Arrive Alive中,Drive, Arrive, Alive三个词压尾韵,Dont drink and drive!中drink和drive押头韵,“Come in a Rush; Leave with a Flush!”中“Rush”和“Flush”押尾韵。

(三)语旨对等

语旨指交际参与者的角色关系,包括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施的意图等。在一定的语域中,交际双方不同的角色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公示语译语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异域文化的外籍人士,译语应充分考虑信息受众的心理感受。中国管理部门爱强调权威性,动辄用“禁止”“不准”等字眼,如“禁止车辆通行”“禁止宠物入内”“禁止喂食”“禁止嬉水”等。我们也许习惯了,但在外国人看来,如果到处都是“Forbidden”、“Prohibited”“must”等,会显得非常粗暴、不讲礼貌,应尽量避免类似的翻译,如“售票时间已过,停止入馆”原文已经很不礼貌了,但多少还能说是中性的,英文译成“stop receiving visitors”就显得非常粗暴无礼。到底该如何翻译这些禁止性公示语呢?我们看以下几个例子:

(1)文明游览,依次排队

原译文: Please be a decent visitor and queue one by one

建议译文:Please Queue Up

原译文完全按照中文字面进行硬译,过于繁琐。“Please be a decent visitor”口气像训诲,失去了原意,“one by one”有点想跟儿童在讲话。

(2)送客止步

原译文:Passengers Keep Away

建议译文:Passengers Only

原文表示只有持票旅客方可入内,送客到此为止,译文不但没有表达对送客的禁令,反而连旅客都要赶走,这显然不合原意。“keep away”一词过于生硬,毫无礼貌,让人心生厌恶。

(3)老年人优先上车

原译文: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

建议译文:Senior Citizens First

说到“老年人”这一词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头脑中首先出现的英语对等词可能是“old man”或“old people”等。同汉语文化不同,英美人很忌讳“老”字,“老”就意味着衰迈,甚至死亡。因此,在英语中,他们尽量避免用“old”一词。为表示尊重,英美人最常用的是senior citizen和elderly people来指代“老年人”。

结语

综上所述,语域理论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为公示语的翻译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等值尺度。当然语域三变量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作用的。很多公示语翻译不是只体现其中一个变量。我们只是为了说明方便,将语域三变量分开讨论。更多时候,公示语翻译同时体现了语域三变量。译者需要将这三个变量有机地融入到译语中去,力求译语和源语在语域上实现等值。相比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言,语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译者的主观臆断。熟练掌握汉英公示语的语域特点、准确识别语域,有助于译者选择得体的翻译策略,从而提供合适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邹彦群,满颖,孟艳梅. 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J]. 上海翻译,2011(4):27

[2] 黄友义. 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 中国翻译,2005,26(6):31-33

[3] Halliday,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EdwardArnold,1978:111,115

猜你喜欢

语域
从《杨柳风》谈语域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野淘宝体冶
约束原则和管辖语域的不足
意义隐喻与语域的关系——基于自建英语新闻语料库的研究
翻译研究的语域分析模式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
场域:一个与语境、语域、语体相类而不同的范畴*——兼论布迪厄语用学思想对修辞研究的意义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