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考话题复习中的应用探究

2015-05-09李娜

英语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词汇复习思维导图

李娜

思维导图在中考话题复习中的应用探究

李娜

【摘要】传统的中考复习是将初中三年所学的五本教材进行逐本复习讲解,这样往往达不到真正复习的效果。然而,通过话题复习将初中三年的知识进行有效地组织、重整,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教师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在日常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教学反思的前提下,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将话题复习从词汇复习、语法复习和写作复习三个方面展开,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英语“五易”,提升中考英语复习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话题复习;词汇复习;语法复习

一、引言

(一)思维导图的涵义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巴赞认为,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存储在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可以使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两者产生和谐的“共生现象”,记忆内容比较深刻、快速、有效。思维导图的绘制并没有定式,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每个人想问题时,思维都有跳跃性,产生丰富的分岔,如果把内容按顺序列出来,思维很可能被打断,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而采用画图的方式,不仅可以用图标来愉悦学习者的心情,还能在每个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内容。在画思维导图时,人会不断有新思想、新发现和新感受,这会鼓励思想的潮流无止境地涌动。大脑在不断的刺激下,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力达到巅峰状态。

(二)话题复习的涵义

Brown(2001)认为,现代语言教学呈现“综合”(Integration)的趋势,提倡全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并提出主题式教学(Theme-based Teaching)的思路。他认为,“主题式教学”蕴含着有效学习的原则:自动化、意义学习、内在动机、交际能力等,这些对提高中考复习效率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初中三年整体知识的复习,应该建立在梳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话题进行高效复习,强化知识的灵活应用。

戴军熔(2010)指出,话题复习教学是指以话题为依托,把语言知识的复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价值的理解、文化意识的体验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其中,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话题为中心的立体复习框架的构建是以话题为主线,通过整合同类话题构建知识网络,并围绕话题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言技能练习和综合语言实践,其目的是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稳步提高英语的学习实践水平和复习效率。

毛克民(2014)指出,话题复习教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它倡导以话题为主线,围绕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进行立体、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开发。话题复习打破了传统的耗时多、收效微的复习模式,有机地把知识整合在一起,增强了语言运用的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话题复习中的应用

在中考复习阶段,复习课若只是一味地进行语法或句法讲解,对于提高复习效果毫无裨益。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Gorforit!(新目标)初中英语的话题复习为例,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话题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讨论整合话题。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将知识梳理一遍,更好地做到了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导图话题词汇复习

众所周知,单词的记忆包括记忆单词的音、形、义,但目前很多人对单词的记忆还只是停留在拆音和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对于单词联想和具体应用记忆比较少。结合思维导图,将词与词联系起来,很容易通过某一个词的学习,达到复习和巩固其他单词的效果。在话题的中心词的指引下,通过思维导图将各个分散的相关内容串接起来,进行词汇的话题分类教学。正如冒晓飞(2013)所述,围绕单元话题的词语集被称为单元主题词汇,其包括主题单词、主题词块(短语、句式),是单元的核心词汇,也是该话题的重点词汇。教师应创造相应的情景,将主题词汇通过学生的使用进一步强化其应用能力,使词汇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和学同步增长。

笔者以话题School Life中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的词汇复习为例,如图1所示,将Language Learning的词汇分为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用品四部分,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将其涉及的词汇进行整理和记忆。

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分散的词汇总结到一起,分类展开讲解和背诵。对学生而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背诵词汇的速度,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分析,还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灵活使用。另外,教师有了思维导图就能够将词汇分块教学,帮助教师强化词块剖析,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其应用在话题词汇复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复习的有效性。

三、整合话题语法复习

图1 

花晓梅(2013)指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学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是基础。思维导图能够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的语法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将那些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编织成一个网络系统,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学生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将该语法知识相关的东西内化到大脑,付诸于具体的实践应用中。下面以思维导图在被动语态教学中的应用来展开分析。

首先,给出和被动语态相关的任务,让学生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Chinese___________________(expect)to shake hands when meeting each other.

2.Students __________________(suppose)to study hard at school.

3.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 allow)to play computer on weekdays.

4.The flowers ________________(water)by the girl.

5.A farm ____________________(visit)by us yesterday.

6.Some trees _________________(plant)next week.

7.Teenagers should ____________(allow)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8.Is the room _________________(clean)by Rick?

9.Yes.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tidy)by Rick and his deskmate yesterday.

10.When was the telephone _______(invent)?

其次,学生做完后,教师给出答案:1. are expected;2. are supposed;3. are not allowed;4. are watered;5. was visited;6. will be planted;7. be allowed;8. cleaned;9. was tidied;10. invented。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这些答案的特点,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助动词be+V-ed(动词的过去分词)结构,即要学习的语法规则——被动语态。接着,如图2所示,在练习题的帮助下,将“被动语态”四个字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展开分析,从定义、构成和用法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被动语态的理解。

第一步,搞清楚被动语态的定义。第4题花儿和浇水之间是被动关系;第5题农场被参观;第6题树木和种植之间是被动关系;第7题青少年和允许是被动关系。因此,学生就会总结出来:被动语态指的是主语和动作之间是被动关系。

第二步,探索出被动语态的构成。通过观察这10道题的答案,学生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即助动词be+V-ed(动词的过去分词),可以得出肯定句的构成。再观察第3题are not allowed的答案时,可以看到否定词not放在助动词be(are)之后,所以,被动语态的否定句是直接在助动词be后面加not。第8题是被动语态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将助动词be(is)提到句首,首字母大写,然后加上其他。第10题是被动语态的特殊疑问句,由特殊疑问词when加上后面的一般疑问句构成。

第三步,让学生思考被动语态的用法是什么。正如第6题“明年将要种一些树”,到底是谁明年种树,执行者不明确,也没有必要强调执行者,因此用被动语态。

图2 

图3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通过习题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被动语态的思维导图构建。如图3所示,将被动语态从定义、构成和用法三方面进行分析,将规律性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总结,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再通过做被动语态的练习题,进一步将被动语态落到实处,做到知识“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图5 

四、精炼话题写作复习

在复习School Life话题时,与其相关的子话题有:School Rules,School Trip和Language Learning等。笔者在这里就以School Rules(校规)的写作为例,将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进一步阐明。

首先,针对校规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搭建起写作的大框架。正如吴红(2012)所述,搭建起支架后,学生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语词结构,厘清写作思路。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给出学生最基本的写作框架,如图4所示,在学校要做的事和不许做的事,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高度上审视自己的文章。

其次,帮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相关校规,然后相互讨论。李文中(2003)指出,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词汇教学,注重常用词语的搭配和用法,适当运用这些词汇表达本土文化和社会生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图5所示,学生会联系实际,补出相关内容。在学校要做的事情:穿校服、尊敬他人、努力学习等;在学校不许做的事情:穿自己的衣服、举止不礼貌、在课上玩、不学习。

最后,在思维导图的提示下,学生再添加上相关句型,比如,be(not)allowed to do,be(not)expected to do和be(not)supposed to do等和祈使句。另外,使用连词,如and,but,however等,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运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独立创作语篇提供直接的语言输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展示自己的理解力,又能将琐碎凌乱的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化知识为能力,最后应用到写作中去。

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篇章构思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篇章构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阔了写作思路。通过思维导图开发学生的左右脑,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为其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反思及启发

在思维导图解决词汇复习的前提下,将语法的规范表达通过思维导图方式进一步讲解清楚,最后将词汇和语法相结合,运用思维导图支架进行写作训练,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更深一层地强化英语的语用价值,使学生更容易达到“五易”:易懂、易说、易写、易背、易用。易懂:将难懂的文字转换成图片,看起来更直观,更易懂;易说:有了思维导图,学生就能够根据图示快速地复述出文章内容;易写:有话可说,自然就可以有话可写,在说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其篇章构架能力,提高作品质量;易背:有了思维导图这个大框架,学生能够发挥其想象力,将与话题复习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起来,不仅仅看到知识的点,更能够抓住中考复习的面;易用:结合思维导图这个框架,学生将话题复习从词汇到语法再到最终的写作,逐层推进、由浅入深,固化知识点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达到语言灵活输出的目的。

本文通过思维导图与话题复习在词汇、语法和写作三方面的灵活应用,激活学生封闭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围绕话题的主线进行复习,学生边讨论、边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好比与所学内容进行面对面沟通,该如何定位,如何将知识归类,划分到哪个部分等等,这对学生来说都非常实用,更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思维导图和话题复习的结合能够节约课时,强化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达到真正复习的目的。

引用文献

戴军熔.2010.基于话题的立体式语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6-12.

花晓梅.201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学外语教与学,(12):17-19.

李文中.2003.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主题词研究[J].现代外语,(3):284-293.

毛克民.2014.九年级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3):39-43.

冒晓飞.2013.初中英语单元主题词汇教学实践与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33-37.

托尼·巴赞.2004.开动大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吴红.2012.例谈初中英语写作支架的搭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6-9.

Brown,H.D.2001.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作者信息:710071,陕西西安,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372422741@qq.com.cn

专题·课堂

猜你喜欢

词汇复习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一轮复习中词汇复习的主要策略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词汇复习中的运用浅探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点滴体会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有效策略探析